《传习录》跋
这是钱德洪为《传习录》所写的跋,所谓“跋”就是后序,对序言的一种补充。在王阳明所有弟子中,钱德洪最看重《传习录》。当然,凡是学阳明学的人,《传习录》是必读书。
钱德洪说,在整理王阳明的遗作时,将一些重复的语录删掉了。但我以为,删的不够。《传习录》中各段落重复的很多,“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格物”“万物一体”等概念,车轱辘话连篇。当然,这也可能是王阳明的弟子问的太多,王先生因材施教的原因。
同时也证明了一件事,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其实只在说明一个概念,那就是“良知”。
王阳明从1508年龙场悟道到1527年提出四句教,二十年时间,他提出的各种概念、理论恐怕连他自己都忘了,他试图找出一个概念让人快速理解他的学说,最后,他提出“致良知”。其实,致良知和良知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只不过,有人良知不明不肯致,非要加上个“致”不可。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简易明快,很容易上脑,但不容易上心,更不容易上手,知行合一的问题,始终是人类的大问题,这更显其学说之伟大。
我们今天学习王阳明,而不是别人,就因为他有事功,立言立功并驾齐驱,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完美呈现。
《传习录》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王阳明建立事功的法门就在这里。不过,特别要小心的是,找到法门后立即出门,抛开《传习录》,去实践中行动,去事上练,去致良知,这才算是真正懂了阳明学。
正如钱德洪所说,我希望阅读者能够不仅从知识见解上看待先生的学问,而要以切身体悟来把握。如何才算是“以切身体悟来把握”呢?
就是要以《传习录》中的心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开始时,你可能是有意识的,天长日久,你就会形成惯性,最后成为本能。因为《传习录》中所讲述的一切思想,都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不须外求,只要把它唤醒即可。
倘若做不到这点,你把《传习录》倒背如流,也是毛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