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上,由教师评判学生的回答“对”或者“错”,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而不是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牢牢控制着课堂进程,学生亦步亦趋,等待并接受教师的安排。
如果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暂不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让其他学生“接着说”。这样,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对话。所有学生的想法,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得以肯定,质疑,修正,完善等。课堂上的互动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具有反思性,循环性,相互依赖性的互动方式。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现在的教学实际中,学生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只听老师讲,只关注自己的回答,只想让老师提问自己起来回答问题,根本不愿意听,也不会听其他学生的回答。这样,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一部分积极踊跃的同学总想回答问题,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次都让这些同学回答,于是当没有提问到这些同学时,他们便表现得很不积极,不愿意听别人的发言、
2、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另一部分同学,由于其表达能力和表现欲的影响,不经常举手发言,即使举手了,也常常被淹没在那些举手大军之下,不易被老师发现,久而久之,不愿再发言。
3、学生回答问题后,急于得到老师的评价,老师的表扬和赞赏,可以让他高兴得心花怒放,甚至手舞足蹈,于是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内,他都沉浸在这种兴奋的情绪中,根本没有心思听老师、同学接下来在讲什么。
4、当老师提问一学生回答后,若没有评价,而是转而再问其他学生,他说的是什么?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说出他刚才的回答。可见,学生认为已经有人回答问题了,就不关我的事情了,于是就根本不会倾听同学的发言。
因此,在教学中,当我们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要学会适时地等一等,当教师能忍得住不说时,学生才能忍不住开始说,而学生的说,是要以听为基础的。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更仔细地听,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老师不去主动评价学生的发言,没有给学生传递任何信号,学生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至于 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即使有些想法会是错误的,但正是这些错误的想法,才能促进、引发学生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明晰、深刻。
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的那样:对于教师来说,“不讲”常常比“讲”还困难,因为,教师已经“讲”惯了。教师“不讲”,是为了给学生更多讲的机会,更多深入思考、充分交流的机会。教师“不讲”,意味着给出二十更多学的机会与学的时间,以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意味着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依靠学生组织学习过程,把每名学生的学习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接着说的意识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种指导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会说话,更在于让学生形成互动的意识。教师的指导,贯穿并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