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也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颇多,主要的有: 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唐朝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纪念各族英雄人物。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坚贞不屈的白洁夫人,苗家的屠龙英雄保儿,采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莲花,岁暮捉鬼的钟馗,忠于爱情的蛇仙白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 《诗经·大田》“与其黍稷,以享祭祀”,以及《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④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这天要香场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说。吴越先民断发文身,以“龙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赛龙舟、抛筒粽娱神,以求部落昌盛。
我更倾向于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这一说法。农历五月,在古时被称为“恶”月,初五这一天是为“恶”日,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是月(即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后汉书》:“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远古人们的这种风俗,更主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集体的祭天活动,祈求农业丰收以及防止夏季疫病,祈求上天能够护佑百姓渡过“恶”日,永保平安。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意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传承过程中还融进了祝福、纳吉、游戏、踏青、竞技、美食等内容。
端午节的形成是多种历史要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历史作用。我们需要传承的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不是短暂的历史。端午姓“伍”还是姓“屈”?有必要争论不休吗?端午起源只是一种形式,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实现民族“文化共享”。积淀了千百年的民族共同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就足够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计较端午节到底起源于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