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蒋蒋父母成长沙龙关于书籍《无声告白》的讨论,九个女人喝着茶聊着聊着图书馆都关门了。这样的父母成长课堂,不仅能让人成长,而且放松心情,像结识了一群许久没见的老友。
《无声告白》是一本几年前就火遍大江南的推理的小说,围绕着大女儿莉迪亚的死而展开的一次关于婚姻、教育的思考。
孩子只是上天给我们的附属品,长大之后自然会离开,去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而随时能够陪伴你,和你一起到老的只有伴侣。文中的詹姆斯和玛丽琳夫妻关系一般,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和家庭观。玛丽琳特立独行,希望与众不同;而詹姆斯因为长期受种族歧视,只希望能融入普通的白人社会;玛丽琳从小自傲、自我要求高;而詹姆斯骨子里却有着深深的自卑情节。即使这样两个个性不同的人相爱结婚,却并没有摆正心态,融入家庭。玛丽琳觉得是因为孩子、家庭断送了自己一次次的梦想,所以她痛苦、不想妥协又不得妥协,最后把所有的压力都放在了女儿莉迪亚的身上。一个不能相互包容相互妥协的家庭是谈不上爱的。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安于当下做好当下。如果大四那年玛丽琳的梦想够执着,她完全可以放弃孩子。当她已经有了两三个孩子之后,她更应该暂时的好好的去照顾孩子,而不是放下孩子离家出走,又因为孩子放弃了梦想重新不甘心的回来。专注当下,降低欲望,也许能让我们过的更好。
因为家中孩子们感受不到父母之间的爱,而父母对子女的不公平的爱,最后让一切爆发。把老二视为掌上明珠,老大老三直接忽视。导致了三个孩子之间感情的破裂,老大拼命读书想要逃离这个牢笼,老二压力过大走向了死亡,老三千方百计的想引起大家的关注。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这个家的未来,只是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是否长远的思考过?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越来越重视亲子教育,可是看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东西,却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们不是缺方法,也许改变旧观念,旧的思考模式,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亲子背后的根本问题难道不是夫妻问题吗?
今天的父母课堂,让我想起了樊登读书会里的《正面管教》《养育女孩》《亲密关系》,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试听七天,正式入会一天一元,帮你找到最有意思最受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