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它不仅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
小说的腰封上印着一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初,我以为这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励志小说,可书中探讨的问题远远比我认为的更发人深省——移民身份、人生价值、家庭教育、种族差异、沟通交流。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下就纠住了我的心,莉迪亚还只是个刚满16岁的女孩,就溺死在离家只有五分钟路程的湖里。莉迪亚是怎么死的?这个悬念一直贯穿全书,也成为全书的主线。
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聪明、伶俐,一直是父母最为关注和疼爱的对象——尽管莉迪亚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而父母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们,因为莉迪亚遗传了父亲的黑头发和母亲的蓝眼睛。对,没错,父亲的黑头发!
父亲詹姆斯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詹姆斯童年跟着他父母利用假身份成为美国人,从小努力、刻苦并一路读完哈佛博士,甚至差点成为哈佛教授,却因为他长着一幅东方人的面孔,机会给了别人。他只好去另一所毫不起眼的大学教书。颇为讽刺的是,这样一个长着东方面孔的男人在大学讲授的是《美国文化中的牛仔》。
他始终自卑、缺乏自信,无法与周围的朋友们融洽相处,亦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正如文中所说:“他只认识几个熟人,没有朋友,在椅子上坐不稳当的习惯依旧没改,就好像随时会有人过来撵他走一样,他在劳埃德待了十二年,从来没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另类。
当他面带羞涩,第一次走上讲台后,一个地道的美国年轻女孩主动亲吻了他,并开始与他约会、恋爱甚至一起完成最亲密的交流。他的内心是多么震惊——“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始终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那个女孩子后来成为他的太太,就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
母亲玛丽琳
玛丽琳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美国人,她的母亲希望她成为一个会打扫屋子、照顾孩子、会给哈佛毕业的优秀丈夫做各种美食的既平庸又典型的美国家庭妇女。而玛丽琳的理想却是告别平庸,成为医生,而当时鲜少女性出来工作。
高中时,她要求校长把家政课(如何管理住宅等,而且她妈妈是全校唯一的家政课老师)换成手工课(教学生如何使用锤子等)。
大学时,她成为化学实验室16个学生里唯一的女生。并且“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已经在每次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讲师也早就收起了嘲弄的笑容。”当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标奋斗时,她遇到了詹姆斯,主动追求他,并且意外怀孕了,因此,她不得不中止学业,结婚、生子,继而管理住宅、照顾孩子。
是什么让他们相互吸引?
在詹姆斯看来,“玛丽琳不过是个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子而已,缺乏明显的特色。然而,这正是他爱上她的最初原因,因为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和自然。”在玛丽琳看来,“他的眼睛是棕色的,他的皮肤是茶色的,她从来没有见过像他一样的人。”
詹姆斯期待平凡普通,他选择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孩。
玛丽琳期待卓尔不群,她选择了一个特别的东方男孩。
婚后,玛丽琳接连生了两个孩子,成天埋进琐碎的家务事中,但她依然没有忘却自己想要成为医生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她甚至不惜暂时离别她深爱的詹姆斯、儿子内斯、女儿莉迪亚,选择离家出走,立志要完成学业才回家。
但,仅九个星期后,命运之手却再次将玛丽琳从追梦的道路上拽回家庭主妇的角色中——她第三次怀孕。她不得不回家备孕并生下第三个孩子汉娜。“就这样吧,玛丽琳告诉自己,放弃吧。你只能接受现实。”
而在玛丽琳离家出走的这些日子里,当时只有五岁的莉迪亚经历了什么?
她每天吃詹姆斯随便弄的速冻食品;抚摸母亲曾经在上面流下泪痕但依然“每天都会读的大烹饪书”;做恶梦;甚至有过一次被哥哥内斯推下水并迅速救起的经历(正是因为这次溺水事件,让莉迪亚一生都依恋内斯)。
糟糕的生活让莉迪亚暗暗下决心:
“如果她母亲能回家,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
玛丽琳回到家时,莉迪亚告诉妈妈她扔了大烹饪书。“这是一个征兆,玛丽琳认为。她虽然赶不上了,但莉迪亚还来得及。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
做饭时,玛丽琳给莉迪亚算计算题;睡觉前,玛丽琳陪莉迪亚看科学书;过生日时,玛丽琳送给她各种医学书、听疹器、人体结构图……
这就是莉迪亚从五岁开始的生活!我想你的心里也一定和我一样在抗议!在呐喊!但是,这——还——不——够——!——!
因为玛丽琳还有爸爸,詹姆斯。詹姆斯暗示莉迪亚要多给朋友们打电话,于是,莉迪亚拿起电话筒对着忙音的电话“谈笑自如”;詹姆斯带莉迪亚去学跳舞,莉迪亚独自站在舞蹈室的楼梯下诅咒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詹姆斯送莉迪亚与朋友一起去看电影,莉迪亚却独自待上一下午;詹姆斯送给莉迪亚的圣诞礼物居然是一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
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莉迪亚和他的哥哥是学校仅有的东方面孔,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更要命的是,“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绩和她的社交直接影响父母的心情,进而影响全家人的情绪。天!谁又愿意成为这个中心呢?
“她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伴着莉迪亚长大的,是长达十年的压抑。她母亲最希望她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她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孩子不是替家长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工具”
蒋方舟曾说:“任何孩子在童年时的优异表现,都是对大人的一种献媚。我不敢百分之百赞同这句话,但不可否认,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身为母亲,我读这本书时心里非常恐惧。扪心自问,我做得甚至不如玛丽琳。她从不责骂孩子,也从不拿别的孩子跟莉迪亚对比,她每晚陪孩子读书,跟孩子谈心,并且始终鼓励孩子。这不正和目前众多公众号里推送的育儿经验完全吻合吗?难道她做得还不够吗?又是哪里出了错?
当家长用满是期待的眼神暗示孩子时,可曾想过,这对孩子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更会把孩子逼上叛逆的不归路。
她的成绩越来越差,性格越来越沉默,高二时每天下午跟“坏男孩子”杰克混在一起,甚至,学起了抽烟。却唯独没有学会对父母、兄长、朋友敞开心扉。现在,你一定觉得莉迪亚是投湖自尽的。是的,我曾经也这么认为。
然而,畅销书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晚,她独自走出家门,坐上小船漂至湖中心回顾自己的生活。她终于明白:一切的错,来自于恐惧,她恐惧再次失去母亲,她恐惧父亲对她不满意。所幸的是,她最终寻求到了自己的出路:她要与父母好好地沟通、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她决定摆脱父母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幸的是,她因自己的幡然醒悟而太过激动,使小船失去平衡最终落水身亡。
哦,这只——是——个——意——外。
“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置身于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莉迪亚害怕家庭支离破碎,她沉默地选择了对父母妥协;玛丽琳过的生活和她理想的生活相去甚远,她也选择了沉默,她知道,即使她说出来,生活也无法改变;哥哥内斯也拒绝沟通,拼命学习,想尽快逃离这令他窒息的家庭,甚至从小立志当宇航员,想逃到外太空。
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无辜,而莉迪亚更是无奈,她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承载着家庭气氛好坏的重大责任,她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害怕看到父母颓然的神情和失望的眼神。
无论任何事,只要坐下来好好的沟通交流,没有解决不了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莉迪亚却直到死前才明白。她的死从头就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让每个人都深深地陷入悲伤,甚至让她的妈妈变得歇斯底里。妈妈固执地认为莉迪亚不可能自杀,一定能找出真凶,殊不知自己就是真凶之一。
爸爸悲痛得难以自拔,无法给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只好沉迷于助手路易莎·陈的温柔乡。他以为在同样的东方面孔前,他终于摆脱了那种孤立无援之感。但他无法忘记女儿莉迪亚,他深爱的也依然是莉迪亚的妈妈。和谁在一起都无法改变他的肤色他的外貌,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自己要努力适应当地社会,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
“第一代移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新一代移民们外表的光鲜无以掩盖其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社会融合过程中的无耐、煎熬及蜕变的切肤之痛常常无以述说,无法找到出口,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本书扉页上的作者看上去是个温婉恬静的知性美女,我很难想象她怎么能写出这样悲痛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她的父母是从香港移民美国,那么作者就是正宗的香蕉人,除了外面的黄皮肤,内在的思维方式,语音语调,行为习惯已经完全白人化。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过类似于詹姆斯的经历和彷徨。每个作家都能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得淋漓尽致。
所幸的是,最后,每个人都得到了救赎。每个人都从莉迪亚的死带来的悲痛中苏醒。妈妈原谅了爸爸的出轨,拥吻在一起;哥哥揍了杰克后,同时也为他上了药;妹妹幸福地依偎在爸爸地身上,一副温馨柔软的家庭生活图景在我眼前缓缓铺开……
这样的结局还不算太差~
有时候我会想,既然莉迪亚明白问题所在,如果她平安回家跟父母沟通,故事会不会更完美?不,莉迪亚不到这个崩溃的临界点她不会跟父母沟通,童年的阴影对她的人生影响太深。而且,即使沟通,父母一定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以至于根本无法改变十年来的做法。
习惯太可怕!作者也明白,只有悲剧才有力量!才能唤醒每一位迷失自我的家长和孩子,他只能让“莉迪亚的死”这个令人悲痛的结局让每一个读者沉思、反省,进而改变。
中国有多少这样糟糕的家长?将自己年轻时无从实现的理想、抱负直接或间接地附加在孩子身上。忽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个事实,忽略孩子独立的人格,忽略孩子无声的告白……
詹姆斯和玛丽琳显然不是合格的家长,可他们也是可怜之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形成了两个不完整人格的人,他们非但没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更可怕的是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悲剧还在下一代中延续。只有从悲剧中开始反省、从自身中开始深思、从行为中开始改进,才能使家庭走出悲剧的怪圈。
如果说自己人格上的不完整、人生的缺憾,需要靠伴侣来补全,需要靠子女来帮忙实现,这无疑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爱之名强加期待,这不是爱,是害!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困惑,也一定会有自己绕不过的坎儿,这些都应该自己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也只能向命运低头,与现实握手言和。企图通过他人尤其是孩子来解脱自我不但是一种怯懦,更是对孩子残忍!
本书的市场答卷也非常完美,即使是两年过后的今天,这本书也依然位居亚马逊中国和当当网两大图书销售网站文学类作品销量的前十。这一定不是因为它曲折动人的情节,亦不是因为它细腻流畅的文笔。也许因为这本书让大多数家长,尤其是中国家长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给了读者一记闷棍,让你痛在心里却也在心里暗爽:好在我还没有错得太离谱。
“巴菲特与农民儿子”
巴菲特的长子,现年61岁的霍华德是美国中西部一位致力于解决世界人口饥饿问题的农民。你没有听错,全世界最有钱的人的儿子是个农民!一次,当记者问他可能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这件事是怎么想的时,他说:别耽误我种玉米就行。
我无法考证这条段子的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同时他还有作家、志愿民警、慈善家等身份却是千真万确的。我猜巴菲特至少也曾有那么一刻希望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续写股市神话,但这种念头在巴菲特脑中一定如流星般一闪而过,稍纵即逝。他始终尊重并支持儿子的选择。
看来,巴菲特不但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允许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他深谙教育的本质不是改变,而是尊重!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呢?我想,或许可以在这位黎巴嫩诗人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致孩子》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
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译注:冰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