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过《周易》后大概明白为什么中国是个无神论国家,历史朝代上都没有出现过大范围内的鬼神论或者宗教信仰。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其实是源自于自然学的,古时人们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总结出一套独有的规律。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曰:“《易》之为书也,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其中的“天道”是指自然事物的规律,所谓“人事”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看似是天书,实际上推演出来的却是大家身边的事情。第一个《周易》笔记意在简介这部书的发展历史、背景、基本的理念与扩充知识作为自己学习的一个记录,其中定有些许不对之处,还请有识之士纠正,在此感谢~
一、 三易的由来
《易经》起源于何时?至今已经流传六七千年了,很难找到佐证,传说是上古时期人皇伏羲根据【河图、洛书】所创。对于这种流传甚久的古籍来说要找到真正的作者已经很难了。《易经》是一部古代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东方文明的思维模式,最原始的一种哲学思想,最适宜指导生活的占卜体系。
《周礼‧春官》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作于伏羲,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易,虽不相沿袭,而实相贯通。
1《连山易》—夏朝
《连山易》留下的佚文较少,在中原地区没有出土文献,其主要内容难知。道教和水族的《连山易》内容主要是占卦、宗教等内容,只有文献价值,哲学价值不大。
2《归藏易》—商朝
从古籍记载以及出土简牍中可知,《归藏易》包括了:《初经》、《十二辟卦》、《六十四卦》、《齐母经》、《郑母经》、《本蓍》、《启筮》等几篇,有较多佚文以及出土简牍,可知内容主要服务于占卦,只有文献价值,其他价值也不大。
3《周易》—西周
如今人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是这个版本的易经。《周易》=《易经》+《易传》。《易经》与上述两易一样,主要用于占卦,而最有价值的是《易传》(可以理解为对经文的注解合集)。同一个卦象符号,不同的人可以看出不同的易象,采纳不同的解读规则,可有不同的解读。而流传下来的《易传》,经过孔门弟子以圣人精神不断归纳整理总结,与儒家内圣外王的气质精神深度结合,其哲学性最强,成为了最有价值的部分。
儒家道家对易的解读成了儒家道家体系的源泉,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道家又互相吸收借鉴,最终中国本土的两个最重要学术体系建立起来了。所以说易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并不是无道理的。
二、 何为《周易》
暂且抛开《连山易》《归藏易》不谈,《周易》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3个时间阶段。
第一阶段
伏羲和女娲是华胥氏的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一词就是根据这位祖母的姓而得(华,原意为花)与第一个王朝的名字(夏)合起来称之为“华夏”这个时期应该算上古时期,华胥氏时期已经有了彩陶和网罟、结绳记事等文明萌芽。华胥氏的儿子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创立先天八卦体系并制作先天八卦图。
第二阶段
周文王改变了伏羲氏的坐标系,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写了每一封的卦辞,其后他的儿子周公又写了三百八十四爻撰写了爻辞。至此八卦便有了图文兼得的形态,奠定了易经成书基础,历史上称为《周易》。
第三阶段
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创作《易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出来,开启了人类新智慧。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类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类新觉醒。
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为群经之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至此《周易》包括经和传(《易经》讲占筮,《易传》讲哲理)是—本充满着中国古代人智慧的重要经典。
得以传承和发扬。即便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也有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关于《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
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者。
三、 易的含义与核心
古代来对“易”字的解释很多,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易这个字是把“日”、“月”两个字重叠而来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易是飞鸟的形象;易是蜥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这就是易——变化。今天的学者们大多认为“易”一词包含三种内容:
简易:”易“虽然保罗万象,但有一个简化的公示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用这个模式来说明。
变易:”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万物都在变化,变化非常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易经》就提供了 一个寻找变化中的规律的理论。
不易:”易“虽讲变化,但大道是永恒的,变化之道是不变的,人们学习《易经》后可以运用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矛盾的对立统一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为道。“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如出一辙。与后者不同的是,在《易经》的庞大体系之中,阴阳之间的互相作用被演化的及其复杂万物的变化规律都在阴阳的范围内。整个世界的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消亡——再造······从自然现象上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署为阳、寒为阴······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最好的回答,也是对《易经》核心思想的透彻说明。”生生“的观点驳斥了”神创论“,是彻底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在于”生“,生动的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就是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生生“一词,宇宙从混沌未分的”无极“而来,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分阴阳两仪,再由阴阳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四象,四象分化而为八卦,八卦也代表着世界的八种基本属性,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来概括。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六十四卦并不代表事物演化过程的终结。最后的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象征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作为一个”节点“,以它为开始将展开另一次全新的演变。
”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
天地有其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有其运行的规律,不是哪种规律顺应另一种规则,而是两者相互对应,并行不悖。它们的关系的本质是”映射“,而不是”决定“。所以”人之命,天注定“的说法并不准确,”人定胜天“的观念也狭隘,将天与人平等、辩证的结合才符合”自然大道“。也正是因为天道与人道的”映射“关系,我们才可以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来预测人类社会中的事情。《易经》描绘的这种”映射“的规律把所有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的链条中。这种”全息性“或”相互感应“的思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在内的不可分割的世界。理解这个道理便会用整体、辩证、全息、系统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而不是把事情割裂、孤化、片面化。
四、 易经的两派六宗
古人将易象、易数、易义、易理称为”易之四德“。简单来说,”象“是卦及其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数“反映卦象中的数理关系。”义“表达了伦理道义的思想。”理“是对万物的规律所做的探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
两派:就是象数派和义理派;有人认为,象数派接近自然科学,义理派接近社会科学。象数讲的是事实的”必然性“,义理则着重讲为何会“必然”。
象数派三宗:一为占卜宗,把易经当成占卜用书,这也是《周易》最古老的用途。二为禨祥宗,谈灾论变、语言吉凶祸福。代表人物:焦延寿、京房。三为造化宗,创立各种图式,讨论宇宙生成变化之理。代表人物:陈搏、邵雍。
义理派三宗:一为老庄宗,以老庄道家观点解释易理。代表人物:王弼、韩康伯。二为儒理宗,继承汉儒思想,从儒家角度阐释《易经》。代表人物:程颐、朱熹。三为史事宗,用历史事实证明并发挥易理。代表人物:。
五、 易经与术数流派
《易经》从产生之始就与道家相互融合,产生了众多的预测术,统称为“术数”。术数各分支都以《易经》为理论原点,它们和《易经》有相同的哲学内核,只是在演绎时对《易经》进行了不同方向的阐释、发展和变异。
术数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其有文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现如今的话,如果对术数下一个较为官方的定义,可以参考79年版的辞海,即:“‘术’指方术,‘数’指气数,即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
而若依此对术数学做一个简单分类的话,则可以依据网上流传甚广的道家五术“山医命相卜”的说法进行概括。虽然此说法源于近代港台术数圈,不足百年,但用起来颇为方便,故广为流传;
山——内丹修炼养生之术
医——道医、祝由术、符箓之类
命——对人一生命理进行测算,四柱八字、紫微斗数
相——堪舆术(风水)、面相、手相等
卜——卜卦(六爻、梅花)为主,起盘(奇门、六壬)为辅
以上说法虽简易明了,但经不起考究,如若再官方一些,可以参考《四库全书》中对于子部术数的分类,因为其有较长的历史踪迹可以去追溯,而渊源的历史,也正显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
《四库全书》中对于子部术数类,分成了七种所属:
一 数学之属——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其主要研究书目是河洛之数、杨雄的《太玄经》以及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为主;
二 占候之属——凡观察研究天象和动植物的异常变化并以此推知国事人事吉凶的书,均归入本类;其主要以星占为主,唐朝的《开元占经》以及李淳风的《乙巳占》是其典范;
三 占卜之属——凡用龟、蓍、牌、铜钱等按某种规则确定一组数,再规矩这一组数确定一个卦象,即所谓“随物取数,随数取卦”,然后依托易经判断吉凶的书,均归入本属;四库中记录此属的书主要以【六壬】与【六爻】为主,附论着【太乙神数】与【奇门遁甲】,夹杂着【邵子易数】与【河洛理数】;
四 相宅相墓之属——凡研究建房(阳宅)和造墓(阴宅)的朝向地势等的选择与吉凶之间的关系的书,均归入本属;此即通俗意义上的风水,而在其分类下的著作,主要以晋朝郭璞的《葬书》为始,以唐朝杨筠松的《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为主,此即后世风水学派中最为著名的“杨公风水”之源流;
五 命书相书之属——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知其命运吉凶的书,叫命书;根据一个人的形状气色来推知其命运吉凶的书,叫相书;命书定是以李虚中的四柱八字为主,收录了《李虚中命书》、《徐氏珞琭子赋注》、以及《三命通会》等经典八字著作;而相书,则以《月波洞中记》、《玉管照神局》以及《人伦大统赋》为主;
六 阴阳五行之属——此属下面主要包括择吉的书目,如《钦定协纪辨方书》以及《御定星历考原》,除此之外还间杂着占卜与占星之书;
七 杂技术之属——除以上六种之外,又有讲述如何分辨吉凶贵贱之术的书,如占梦、拆字、太素脉法等,均归入本属;关于拆字的有《神机相字法》,关于占梦的有《梦占类考》、《梦林元解》等;
书籍参考资料:《周易全解》《图解易经》《周易入门与应用》+蓝老师讲义
网上查阅资料:https://zhuanlan.zhihu.com/p/356996543《浅谈术数江湖的各家流派及入门书籍推荐》https://zhuanlan.zhihu.com/p/541943268《三易内容》
后记
学了周易真是入了门大坑,光是这第一篇的易经背景概述查资料就找了好几天,颇有难度,一个是有些起源过于早,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答案。在翻阅很多内容后基本有了一套比较明显的脉络下来才敢写了这篇笔记。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买书来仔细研读。义理的部分具有很深的哲学思想,对于智慧和德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占卜的部分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觉得如果只是占断吉凶不如去庙里求卦,用《周易》占卜更多的是对占出来的结果有一个客观的内观与自省,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与环境是怎样的(卦象非常讲究位置),至于是吉是凶,完全取决于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而已(人的主观意志也非常重要,并不能完全看“命”),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孔子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不认为富贵是人人可求的,还不如「从吾所好」。「从吾所好」就是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不管你所好的是什么,其实都包含了智慧和德行的增长,因为那是人性的光辉。
上面这段话出自蓝老师对我问题的答疑,学习《周易》也是我的【从吾所好】。也希望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一些自己的贡献,星星之火,亦可燎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