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在胃间叶源性肿瘤中的发生率最高,发病年龄多超过50岁,单发病灶多见,40%发生于胃体,25%发生于胃窦。
肿 瘤 标 志 物AFP、CEA、CA19-9、CA12-5、CA153均正常,当部分患者肿瘤表面破溃形成溃疡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胃间质瘤多起源于胃壁肌层,以胃体部最为多见,其次为胃窦部。另外,根据瘤体生长方向不同可分为局限于胃壁内的壁内型、凸向胃腔内生长的腔内型、凸向浆膜侧生长的腔外型和同时向胃腔、浆膜侧生长的跨壁型四型。
A. 胃底GIST(箭头),呈“心形”突入胃腔;
B. 胃体GIST,病灶起源于胃壁肌层;
C. 胃窦GIST,病灶表面可见“明-暗-明”三层结构;
D. 胃体跨壁生长型GIST,表面可见溃疡凹陷(箭头);
E. 胃体GIST,向腔外生长(箭头)(右图为术后大体标本)
AO. 腹主动脉:C. 贲门;F. 胃底;G. 胃;L. 肝脏;SP. 脾脏
超声造影 肿瘤呈等增强,增强强度低于肝、脾、肾实质,表现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肿瘤体积较大时瘤内常见坏死液化的无增强区域。中、高危险度GIST的增强强度高于极低和低危险度GIST,且不均匀增强也更多见。超声造影能发现囊实性病灶血供丰富的实性区域,有助于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
鉴别诊断
胃癌 起源于黏膜层,胃壁增厚,早期局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向胃壁深层次浸润生长,层次结构不清,胃周常可见肿大淋巴结。而胃间质瘤多呈结节状,常起源于肌层,多呈低回声类圆形,病灶较大时瘤体内可见坏死,极少出现淋巴结转移。
胃淋巴瘤 胃淋巴瘤累及胃壁范围较广泛,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胃壁增厚明显,血供较丰富,可出现胃腔局部变窄,但发生梗阻较少见,常伴胃周淋巴结肿大。
胃神经鞘瘤 体积较大的胃间质瘤可呈分叶状,并常伴囊性变,胃神经鞘瘤少见分叶及囊性变;体积较小的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不易鉴别,往往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支持。
END
下载:
https://e.sonoex.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54&admin_id=1#down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