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患者,男性,33岁,因“腹部疼痛”就诊于我院,发现盆腔低回声包块,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为一步诊治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肝活检,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本例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
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我引用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共识,供大家学习。这一疾病目前研究与c-kit和PDGFRA基因的突变有关,已经有明确药物可以治疗,所以这位患者也是非常幸运的。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一、GIST的定义
GIST是一类特殊的,通常CD117免疫表型阳性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学上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基因蛋白产物CD117,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驱动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二、发病率与临床特征
依据美国的统计资料,GIST占胃恶性肿瘤的 2.2%,小肠恶性肿瘤的13.9%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0.1% 。美国对每年临床上确诊为GIST新病例从原来估计为300~500例/年已修正为可能达5000~6000例/年 。依据Miettinen资料,过去诊断为胃、小肠和结直肠的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平滑肌母细胞瘤)实际上绝大多数为GIST。 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或肿瘤略多见于男性,55~6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40岁以下少见。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GIST,最常见于胃(60%~70%),以下依次为小肠(20%~30%),结直肠和食管 。偶尔,也可发生于腹腔软组织(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 。诊断EGIST时,肿瘤可邻近胃和肠,但必须能完全分开。肿瘤位于网膜和肠系膜者多于腹膜后者。如果肿瘤小,通常无症状。常在体检、X线、胃镜检查或在其它手术时偶尔发现。肿瘤大,可出现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与部位有关。位于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难;位于胃者可有不适、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位于肠道者可有腹痛、腹块、梗阻、便血或穿孔等。恶性肿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偶尔腹腔播散和肝转移症状。
三、生物学行为
GIST的生物学行为从形态学良性、富于细胞、潜在恶性到低、中和高度恶性形成一个连续谱。按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中间性(局部侵袭性)、中间性(偶有转移性)和恶性四类 。
四、影像学表现
(一)X线
1、瘤体自胃肠道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见充盈缺损,轮廓较规则,周围粘膜受压推移,部分出现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肿瘤发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压性改变,邻近结构受压推移,发生于小肠可见肠间距增宽。
(二)CT表现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软组织块影,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见坏死、囊变或钙化,表现为高、等、低混杂密度影。
2、增强扫描肿块多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发生溃疡或穿孔、强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恶性的指标)
3、CT分型: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
(三)超声表现
无特异性超声表现,呈现实性低回声或囊实混合包块。多借助于超声引导下包块活检得到病理诊断。
五、鉴别诊断
恶性GIST
肿块,外缘较规则,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晰,囊变、坏死、出血。胃壁增厚较局限,常无淋巴结转移。
胃癌
胃壁增厚,不规则,肾门以上淋巴结肿大,侵犯胃周脂肪,僵硬。
胃淋巴瘤
胃壁明显增厚,胃周淋巴结或肾门下淋巴结肿大,多无明显外侵,有一定扩张度。
胃神经鞘瘤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均质,无或轻度强化
六、治疗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避免肿瘤破裂所造成的医源性播散,确保切缘阴性,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远不如四肢软组织肉瘤。全身联合化疗的疗效一般。 特异性靶向治疗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c-kit基因突变引起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是GIST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步骤。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小分子药物:STI-571(Glivec,ima-tinib)能阻滞GIST中与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和PDGFR相关的酶活性,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停止和凋亡 。
七、推荐需要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治疗的GIST患者检测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的状况,这有助于临床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研究表明,在c-kit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以第11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最佳。新近研究发现,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发生继发耐药的GIST患者存在c-kit或PDGFRA基因的二次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