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1、苏格拉底:“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2、学校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
3、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4、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交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考并不是简单地为某个领域服务,甚至不是获取跨学科的工作能力。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切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说,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5、真正的教育(即“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以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
6、苏格拉底,他倾听学生的意见,启发式地把问题映射回去,或迫使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先承认自己的观点本质并为其辩护,在聚光灯之下以严谨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每位学生都能够剖析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才开始培养出自己的理智。整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不熟悉,不舒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通过不断提出疑问,而不是吸收老师的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7、大学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8、大学所提供的另一个重要资源就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在课堂上,同学们对各种话题可以用严谨的态度相互质疑和辩论。在宿舍里,同学们以最放松的心态促膝相谈。
9、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迎接社会,而不是给学生一份个人简历。
10、教育是一种自我疗伤。
这一部分的标题是《大学的使命》,作者在这一部分详述了读大学真正应该读什么,大学教师真正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首先,在本章中,作者不止一处地引用苏格拉底的例子。自古,苏格拉底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与中国的孔子一样,都是十分具有智慧的导师。苏格拉底提出教学的真谛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然而不论是纵观还是横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与之相反的。自古以来,自小以后,我们所接触到的观念都是:因为我长大了要做······,所以我要接受教育。因为我要做医生,所以我要努力学习生物。因为我要做作家,所以我要在语文课上下功夫。因为我要当数学家,所以我要苦心钻研数学······在接受教育前,学生就又各种宏大的“追求”,可以说,教育之于他们,只是帮助他们登上人生巅峰的工具。因此,也就少有人会认真思考过教育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在中学时代,常有这样的同学,他们极具天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某一科目的追求几近完美,然而对于其他科目,只要做到在考试中不会拖后腿就够了。这样丢西瓜捡芝麻的行为,竟能得到大多数人,甚至社会的认同。在“接受教育”和“真正追求”的顺序上,所有人都认同追求之于教育之前。这样的观念使大多数人错失掉教育能给他们的,第二次认识自己的机会。
我们总是强调专业知识。殊不知,专业知识是更高一层学府,本科都不算,可能要读到研究生才会接触到的。整个基础学习阶段,小学,中学,大学,我们不分专业,大学中即使分了专业,也依旧开设“大学语文”“思想品德”等公选课。而书中说的真正的教育,是忘记所学的一切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知识无限,学不完,学完也很容易就忘了。但是大量知识的输入,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人文教育,最终沉淀下来的,都是技能上的惯性以及心智上的成熟,思维更加逻辑化,眼界更加开阔。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不过本末倒置的现象似乎依旧盛行。看看中学生的笔记本就知道,分条缕析的知识点,模式化的写作方法,公式化的答题模式······少有学生会在书旁注下书评,甚至少有学生学习写日记。大量的输入,却没有自己的产出,知识点依旧是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到了毕业,依旧是白纸一张。即便是我,也是到了大学才开始写日记,毕业了才学会写笔记。
接下来说说大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上,我算是幸与不幸的。幸于遇到好的导师,开阔了世界。不幸于遇见太晚,白白浪费了两年。前两年我为应试而读书,后两年我为爱好而读书。大学首先是交给学生如何思考,而如今国内的大学基本上是交给学生如何死记硬背,相比教学,导师更热衷于做项目,与学生的距离仅限于课堂上的90分钟。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讲完知识点走人。考前画范围,师生合作良好。没有促膝长谈,没有思想碰撞,只有冷冰冰的教与学。我曾上过最讽刺的一门课是外国文学,整本书里全是外国名著,整个学期,导师只负责照本宣科,照着ppt读。别说没有思想碰撞了,连导师自己的东西都没有。而学生,对于从来没读过的一本书,要对其进行各种评价,对作者进行各种分析(其实就是死记硬背的答题模式),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在形式的路上我们走得风生水起,为了教学进度而摈弃了与每一本名著,名著后面的作者对话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学会如何思考,我只学会如何画范围。真正的教育是把人类从以讹传讹的形式中解救出来,但当教师自己都用“以讹传讹”的形式教导学生时,这样的教育还算是教育吗?
记得二姨曾经给我转过一篇文章,至今里面说的大多我已记不起来,全文大意是我们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专业人才,而是要使自己的可塑性更强,可塑性强的人,在各个领域,经过简单的学习都能很快上手。而这里的可塑性,与书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关于教师的意义,我在以前的很多篇文章里也说到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首,授业次之,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方法,是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而这也是我接触教师这个行业以来,一直追求的方向。对于课本,我大概是要求最少的教师了。在教育体制有待改变的这个国家,我坚持鼓励学生读书,写作,开口说话。学会对于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头脑风暴。然而,说句实话,实行起来真的很难,学生不愿说,我便找不到映射的点,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鼓励他们多读书,却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与整个社会的观念对抗,想要动摇教育体系是不可能的。但愿我接受到的教育也能在我的学生身上萌芽吧。
后记:姨妈痛,想写更多,但是,下次吧。
分享本周看到的最棒的一句话:如果说写作真有什么目的,那对我来说,就是以此深入地认识人心与人生,并在此过程中反身自识。——黄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