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事情对我改变最大?
那一定是断舍离。
每天被繁忙得喘不过气的工作包围得满满,回到几平方米的住处,感觉不到丝毫的放松,却因为满屋子堆叠的物品而更加压抑。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决定“断舍离“,一年没有穿过的衣服,很多年没碰过的包,居然还有大学时代买的发卡,前前男友送的手链……平时任它们躺在不被发觉的角落,当一一清理出来的时候,恍然感觉看到了那个很怀旧的自己,然而那一刻,我却发现,保留这些旧物留给我的不是回忆,而是负担,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捐赠,送人。
清理之后,整个人舒服很多,断舍离这件事,如果你自己不去做,那么你将永远不会感觉到它带给你的人生改变。我们的感情、生活、工作都是一样,很多事情不是越多越好。爱好不是越多越好,不是你做很多份兼职就可以赚很多钱的,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反。
两年之后,始终对那个不懂欣赏你,无情抛弃你的前男友念念不忘,结果只能是,他已经在前进,而你却永远在原地踏步。不结束旧的一切,就无法开启新的人生。
漂泊在上海这座城市,最捉襟见肘的体验应该是越租越远,越换越小的房子,不断上涨的房租,和随时需要看心情的房东,背负着那些沉重、陈旧的旧物,只会让你本就很松垮的肩膀,变得更弯。
来说说我的故事。
两年前,除了本职工作,我还做了两份兼职。一个月前,总觉得工作之后还有余力,于是又找了一份兼职。写一篇稿子要花费我将近6个小时的时间,却拿着完全不匹配的稿酬。
一位智者告诉我,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恨不能拿钱去买时间。
很多东西真的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质量。
一年前,突发奇想,报名了琵琶班,而学习的过程中,却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很久,也没有好好练习,一年过去了,当课程要结束时才发现,自己怎么学得那么烂,怎么对得起花去的钱和时间。
2年前,在健身房办了卡,时光流逝,现在胳膊上仍然有着恼人的赘肉。
3年前,心血来潮,想学习小语种,一口气买了韩语、法语和日语教材,现在却不得不忍痛把仍然崭新的它们当作废品处理掉。
每一年,都会列很多的计划,却发现每一年列的计划都一样。
……
这样看起来充实的生活让我安心,因为时光貌似没有虚度。然而带给我更多的却是巨大的压力之下,身体素质直线下降,脸上开始长痘痘,而且它们此起彼伏,像在我的脸上搞军备竞赛。
几个星期前,与一位智者聊天时,我说我很迷茫。
他问我,你有目标吗?近5年想达到什么样的职位,或者想获得怎样的薪水?
“我想去摩洛哥,想住一个更大更舒适的房子,想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想把很多事情做好……”
“你的目标太多了,太虚了,你的目标要断舍离”。智者说。
断舍离,精简生活,你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结束谈话之后,我第一时间辞去了兼职,回到家,把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不会再看的书,旅行时景点的门票、汽车票,全部整理好,能捐的捐出去,其他则一起丢掉。
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工作list,认真实践番茄工作法,把工作在工作时间内以最大的效率完成。其他时间,疯狂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工作不断充电。认真把生活和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四个象限的排列,即便不写出来,在脑海中也一定要有这个概念。
于是我做了以下这些。
1、关掉了朋友圈,省去了每天发朋友圈、刷朋友圈的时间,半个月过去了,才发现,朋友圈没有我,照样顺利运转,那些每条朋友圈都会点赞的人,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减少他们刷朋友圈的频率。
2、暂停了每周的徒步计划,而是把时间放在专业知识学习,和不断看书充电上。徒步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属于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3、暂时放下去摩洛哥的梦想,专注于眼前。
4、减少或者不看电影、话剧。
5、减少无关紧要的社交。
6、列出每天的工作和生活list,参考番茄工作法和艾力34枚金币法。
7、认真健身,这是终身要做的事情。
8、暂时放下文学类书籍,多看专业类、提升工作类的书籍。
9、认真学习英语。
10、调整作息时间,最晚11点之前睡觉,6点半起床。
11、甚至自己的公众号都停止更新了。
13、结束了最后的琵琶课之后,暂停一段时间。
做了这些之后,感觉生活轻盈了很多,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读一篇VOA,超半页经,下班之后,按时去健身房,挥汗如雨之后,皮肤也会好很多。不再无休止地加班,而是把下班时间留给自己。看书、看综艺节目,看专业相关的节目。
做这些事情,到现在为止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了,我仍会坚持。
前几日再次与智者聊天,我说,我发现,当我为琐事烦恼时,那一定是因为我过得太好了。大叔微微一笑,看来你成长了。是啊,当你每天被繁忙的工作缠身,顶着满脸痘痘,没有男朋友,随时都有可能被房东赶出去,你还有心情伤春悲秋?
当自己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断舍离真的是一门神奇的课程,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爱情、友情,所有困扰你的一切,唯有断舍离,才能前进。
正如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你居住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周末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你的居室,也是你的传记》,作者写道,每个人的居室布置,所用的生活用品和审美趣味,都是一部活灵活现的传记。作者提到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回目,当到了宝钗住的蘅芜苑时,第一眼的印象便是“清厦旷朗”,进了屋发现,“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
这段描述给了读者寒素、乏味的印象,但细细品味会发现,“案上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宝钗的陈设透着的是清雅之气,她实践的,恰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断舍离”。
前天偶尔听到蒋勋老师的讲座:池上教我的事——谈自然秩序与土地伦理。蒋勋老师之前被检查出有心肌梗塞,于是他放下频繁的讲座和繁忙的生活,去了台东一个叫做池上的小村子,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士生活。
在那里,他跟着农民一起下地劳作,观察云朵的变化,感受稻禾的味道,发呆,作画,每晚8点就会入睡,早上4点被鸟儿吵醒。断舍离之后的生活,让他得到了更多,他开始去倾听大地的声音,寻找身体与大地的连接,也把自己的感悟写成新书《池上日记》。
只有真正放空,才能有新的氧气,新的养分填充到我们的生命中,只有懂得放下,才能真的得到。
断舍离教我的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