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存的世间万物的有,都是从虚无中生长发育而来,而红尘中凡人的情感,却是执着于物质世界有的存在。
能够深入探究那长久不变的无,固然有一定难度;而探索永恒不变的有则更是困难重重。
修行人如果希望站在恒常没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也应当将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放在清静无染的如来真性上。
倘若此心时时关注在如来真性里,则不会执着于万物的存在。
如果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那世间万物自然就没有了。哪怕世间万物诸如房子、车子、诸般金银财宝等等堆满眼前,就好像没有存在的一般,视作无物。
庞居士说:
一个人只要将那颗【如来真心】不关注在物的上面,哪里还惧怕万物诸如金银财宝、高官厚禄,经常在身边障眼环绕。
在这个世界上,【人】有像“妖精”一样的【人】【物】也有似“妖孽”一般的【物】,他们都能够【迷惑】人。
这些所谓的人与物难道真能够迷惑人么?
终究还是自己被那些障眼虚幻的物质给迷惑了呀!
百字碑说:
用如如不动的真心来处理各种事物,处理事物时则不会被迷惑。
见到漂亮的物品,从而派生出爱恋,这颗心便被这些物品给带走了,也就是被迷惑缚住了。
我们如果能够看透一物,则不会被该物迷惑;及至看透万物,则不会被万物所迷惑。
《金刚经》里说:
一切有为的方法,就像梦中之幻象和泡沫里面映照下的影子;又似早晨的露珠及雷鸣闪电,当用这样的念想去观察物事方可。
天下的事事物物,都有一个适时生存的道理,一私一毫的私心也参杂不得。
若然如此观察:天下之间还有什么事情好思考、好忧虑的?
有智慧的人处理事情,仅仅是就这件事来处理这件事,而不是从这件事上去分析推理,派生出其他无关的事来;也是因这件物而付出这件物,而不执着于这个物上面。
程伊川说:
世人对于外在让自己身心付出代价的物质,诸如名闻利养、毁誉称颂等等,事事都要求完美;只有自己的一个身体和心灵,却不要求完美。纵使一时得到外物的某些好处时,岂不知自己的身与心,已经在这之前就不好了呀!
今天的人们对于房子、车子、衣服、饮食、器皿,总是耻于没有比别人的好。而对于自己的学问如不如人,良心如不如人,却不知道羞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实在令人费思量啊?!
白鬓老人说:
人若能忘掉自己的存在、万物自然化作虚无。可见内在因素是由于有自我的存在,外在才有万物的显现。内在的自我如果都没有了,外在万物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
世间人放弃真实的存在,而去寻觅瞬间逝去的假象,还自得意满地说我是多么多么的聪明!
覚明居士:
万物之有无中生,执有失无丧本真;
纵观世间痴物众,唯美逐物忘自身;
终日但将喜好攒,物壑难填舍命挣;
未达魂牵梦绕己,既得漠然觅更新;
真常应物自不迷,梦幻泡影离合分;
人之吃喝拉撒睡,五字简满乐盈生;
尔今参透万物理,无忧无虑返视听;
弃假觅真物自化,物我两忘怡然轻!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 RULAI333 覚明
2017年7月28日於美茵茨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