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由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的交互分析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处于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
父母:这种模式下,你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成年人:在这种模式下,相对来说你能将自己与情绪分割开,用客观角度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况。
孩子:在这种模式下,你受到幼时相似经历的控制,尽管已长大成人,却仍会重温当时的场景。
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单独模式,我发现患者能够迅速联系上述模式并运用它解决问题。当然,父母或孩子的模式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成长过程中,只要积极一面的天使在发挥作用,他们通常都是温和积极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一旦出现问题,成年人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你想要找到一种与先人不同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那这种成年人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得】父母—成年人—孩子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三个我,父母(内在的父母),孩子(内在的小孩),成年人(理智层面的我)。
内在的父母总是倾向于用儿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内在的小孩总是想用儿时我们的防御方法去逃避痛苦,而理智层面的我,如果曾经有所觉察和领悟,则会更理性的看待遇到的问题,用更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比如说,当孩子做了某件我们小时候不被父母允许的事。
内在的父母会倾向于让孩子立刻停止,反省——就像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做的那样。
而内在的小孩则想要表达愤怒——就像我们小时候被制止后的第一反应,这时内在的小孩也会希望孩子立刻停下来,因为他害怕如果孩子不能停下,那么内在的父母就会提出责罚。
而理智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抛开情绪后,就会更多的去权衡,孩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吗?是不是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等等。
很多时候,成年人部分的我们,都是在战况激烈,一片废墟后出现,负责收尾,内疚或和孩子道歉。如果我们可以在风暴中间,更早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就有可能跳出战局,让成年人部分的我们早点出现,来阻止后续战争的发生。
当然,我想这很难(至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点难),我会选择一些方法,来觉察自己的状态,比如说,意识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和孩子适当隔离,告诉他,妈妈觉得有点不开心,希望去另一个房间呆会儿,分别呆在两个房间里各种冷静一下,情绪平复了以后再去安抚他,这样可以防止直接吼他。
有时候孩子也会自己跑去一个房间哭一下,可能是发现,在我面前哭更容易被吼的自我保护?不过的确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我更冷静,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我想或许比直接吼好一点。
我想之后或许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去觉察自己内心的这部分变化,探索自己的童年,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