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儿童心理课,我突然看了一下讲台上讲课的同学。也突然想起来我有多久没有好好听一节课了,我的好多书都是空白,空白,再空白。上课玩手机,在宿舍玩。天天捧着一个手机,就以为拥有了全世界,手机上学英语的软件不少,可是这么多的软件,我,又用了几个?我的英语又提升了多少?
在朋友圈里看了一个老师转载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那些二十岁不信,三十岁却深信不疑的道理》。我点开看了看,说的很有道理。
再看看我身边的同学,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周围和我自己。只知道在某些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是不是现在的好多大学生都是这样过的,拿着手机,上课玩游戏,看小说,刷微博和朋友圈,下课铃声一响,提着包包去往食堂的路上。吃了中午饭,又该上课了。周而复始,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哦,不,应该说是不是每天重复这样的大学生活。
但是好日子终有头,你,终会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终有“机会”去展示你自己的时候。试问,你拿什么去向别人,向面试你的HR展现。难道拿着你在大学那些周而复始的大学生活。不用说,你自己是不是都感觉不可能?
这种可怕的生活,让我对我那个正在“三战”高考的好朋友都有点害怕。刚上大学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过大学。我想,如果是我那个好朋友,我相信她一定可以比我过的好,肯定会比我把大学生活过的充实且有成就感,她肯定会参加很多比赛。肯定会去更多的地方。
可是,现在,我不敢这样想。因为环境太重要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时间也过的太快了。
我相信造成这种方式的大学生活有很多因素。曾经,我给我自己的网名取了一个叫做“我想回到1992”。知道为什么吗?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那个年代坐火车人们手里拿着的都是报纸,现在的人们坐火车,手里拿着的是人人一部手机。
前几个星期,我突然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演讲视频,该视频还有一个演讲主题,叫“对白,这世界会更好吗?”于是我就去网上搜,原来是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演讲,这件事就发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
他说,如果现在的大学生把你一天是怎么过的大学告诉你父母,我相信你的父母一定会大吃一惊(忘了他用的什么成语,只好用大吃一惊代替了)。我相信你肯定不敢告诉你父母你是怎么过的,反正我是不敢,我怕我回家我妈把我给打出来。
我老是想如果没有手机,我会干好多事情。如果没有手机,我会干多少事情。我会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可是现在,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巴黎圣母院》(不知道是《巴黎圣母院》还是《悲惨世界》)!你看,我自己都快忘了我从图书馆借的什么书了,我自己都要嘲笑我自己一下了。相信某些大学生有和我一样的“体验”。自己都要“呵呵”了。
可是就算把我扔到那个年代,就算没有手机,我估计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吧?
反正你现在是怎么过的,你将来一定会还给你。
当然了,在任何时候都不缺比你优秀的人,他们把大学生活过成了你理想中的大学。我们经常在网上看新闻时,会看到某个大学的学霸收到了来自国外牛逼大学的offer,你每次估计也只是用手巴啦两下,又看下一个新闻了。因为你感觉那肯定不是你自己,还是早早遛之大吉,如果你感觉那是你自己,我不知道你的自知之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