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后, 西风渐紧, 庭树叶纷纷。 ”每逢重阳,我更加思念敬爱的外祖父(习惯叫爷爷),今天是他老人家诞辰120周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在我小时候的许多教诲便清晰浮现。越发觉得他老人家睿智广博,让我人到中年,反倒有了清醒的认知力。
这两年,不断的有离世的亲人长辈,我们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个现实问题。面对亲人的离世及离世前的照顾,常常会让我们精疲力尽,怨声载道。记得爷爷曾经对我讲过厚养薄葬的道理,恰好最近在学习临终关怀的课程中看到一本《学会告别》的书,作者是著名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彭小华博士,对我启发颇大。
苏轼在《定风波.重阳》中写到“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直言人的衰老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那么,对于临终前老人的医疗看顾与身后事到底该如何处理?面对重症家人患者的治疗该如何决策?彭博士给予了很多建议。
首先,我们作为老人的医疗决策代言人,到底该怎样决策?“往往面临两难境地:既怕过早放弃,导致亲人失去本可以延长的生命,又怕过于积极,不必要的延长临终的痛苦和折磨。”
作者写到:“在临终者没有就临终医疗偏好做出预先交代的情况下,家人往往宁愿为他们安排延长生命的医疗措施,他们更可能在'医疗传送带'上走到终点,更可能遭受过度治疗,从而不必要的延长临终和死亡过程,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对于改善死亡质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要活着就要忍受治疗的折磨,还有孤独、恐惧之类的精神痛苦,如果治疗能够恢复健康,恢复正常生活,付出倒也值得。”
其次,作者感慨现代医疗维持生命的能力。
她认为:这不是在治疗疾病延长生命,而是在拖延死亡延长折磨,医疗化临终延长了临终死亡过程,改变了传统的自然死亡方式,由死亡研究者称之为“临终、死亡的新面孔”。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生命的尽头接受这样延续生命的治疗,“通往死亡的现代仪式”。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这一点我大姨家的表姐表妹们做得非常好,她们完全尊重大姨的选择,让她有尊严的回到家中,全身心陪伴在最后的日子里,让老人没有惧怕,没有孤独,她们用诗歌与语言抚慰老人变得平静安详,当然,这也得益于大姨在清醒的时候给她们交代了在没有抢救意义的情况下,如何应对。
再次,知易行难,理念不一定可以转化为行动。
作者写到:很多医疗化临终的反对者对传统自然死亡有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美妙遐想。临终不再被视为自然现象,而是被当成疾病处理死亡,从自然过程演变为医疗过程,从有论者所称的“人性行为”,变成了医疗行为。
当然,我认为另一本书《好好告别》的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医生说的对:“在活了漫长的一生后,现代人反而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
彭博士还描写了这样一段话:“今有很多人生命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住在医院,而不是自己的家里;周围不是亲人,而是和自己没有情感交集的医生、护士;可能和一个或者多个病友共用一个房间,没有个人空间和隐私可言;有可能住在现代化的加护病房,没有真正的生活,孤独、无聊,惶恐,人生最后宝贵的时间完全用在对付疾病和抗拒死亡上,承受各种检查、检测和治疗的痛苦,身上插着管子连着仪器管线,插着饲喂管,戴着呼吸机,到了最后,眼看不行了,要断气了,还要接受心肺复苏术,常常被压断了肋骨或许没有活过来,或许又痛苦的活了几个小时、几天。
在专业人士的积极指导下,患者做不了什么,医生、护士有办法给不吃饭的人喂入提供足够营养的食物,给予不多不少的药,以任何必要的方式给药。并发症、感染、肺炎、副作用都能发现和处理,临终、死亡过程大大延长,成为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是一段'时日漫长的纠缠'。”
这种情况在我最近陪伴一位朋友时,深有感触,当我们身处重症监护室外,无助的家属,犹如等待宣判的受审者。我们常常担忧亲人在监护室内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是否能吃到送进去的饭食,又担心大夫出来交代一些不好的情形。门里门外,一日如千年的等待,折磨着每个陪伴的人。
人们常常把延续和维持生命当成孝心和爱的体现,又一方面觉得临终者状态可怜可悲,如果是自己绝不接受这样治疗的分裂思想。我想这就是爷爷当年给我讲厚养薄葬的意图吧。
生命到达终点,家属子女的做法也有很大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善后。现在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火葬、土葬、海葬、树葬、壁葬等等,如何选择,依旧是老人有遗言的,按照老人的遗言执行,书中说:因为遗体、骨灰的处理方式是逝者的主权。忠实执行逝者对遗体、骨灰的处理的嘱托是对已故亲人最后的责任和义务。
没有遗言的,儿女们便会各显神通。这种大场面我们不但从影视剧中能看到,身边也会时常有发生。当然,不同地域风俗习惯不一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我崇尚简约庄重肃穆的方式处理逝去亲人。上周,姑父离世,表姐朋友圈的一段话让我泪目:“一生获奖无数,立功无数,荣耀一身!归天家后,没有讣告仪式,不设灵堂追思!……”一位享受特殊津贴的老人,九十高龄离世,既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灵堂花圈,更没有惊扰亲友,高超的医术自有学生传承,不需要追思时煽情的悼词。表姐和姐夫在姑姑的嘱托下,几位至亲安安静静的处理完后才向大家告知,这也是姑父的遗愿,走得云淡风轻。
《学会告别》让我们学会审视死亡,审视临终选择。俞敏洪在推荐这本书时讲到:死亡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生来就要面对的唯一无法逃掉的事情,所以直视它,生命会更加坦然。看见死亡在前方,才会更加努力的去生活。
学习临终关怀课程,也让我更加真诚的面对父母及亲人,可以和孩子坦率的讨论生命,不回避死亡话题,让孩子更具有独立性,面对突发事件也有正确判断力。
上个月,老爸因突发高血压紧急入院,磁共振显示脑动脉一二段狭窄75%,大夫说积极的治疗方案就是在脑动脉搭支架,我跟弟弟及妈妈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保守治疗,不做有创治疗,因为84岁做造影搭支架,瘦弱的身体是非常难以承受的,甚至会下不了手术台,我们完全清楚生命掌握在谁的手中,只要在药物控制下,能够平稳就是最佳选择。
感谢妈妈在我迷茫时,跟我无数次的讨论临终前救治及身后事的处理方法,让我看到她面对生死的豁达与理性,这也许就是爷爷的一种传承吧。
追往事,去无迹。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祝天下老人健康长寿,活得有尊严,有质量,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