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识自己
互联网世界少不了争论。
尤其发生一些热点事件时,网上总会有几拨人,吵得不可开交,都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实。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著名概念:信息茧房。
简单地说,如果人们一味被动接收信息,久而久之,便会“作茧自缚”,固化认知,走向封闭,远离真相。
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你听到的,永远都是你听起来最动听的。
你学到的,永远都是你做起来最拿手的。
尤其当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逻辑基本上都是按照兴趣推荐,从而导致你越来越看不到个人兴趣之外的世界。
这让你下意识觉得,我代表大多数,我是正义的化身,我才是对的。
而别人呢,只要观点稍有不同,就是少数的、反动的,是异教徒。
越无知越自信,越浅薄越骄傲。
更有甚者,矛盾激化、群情激愤、观点撕裂、站队互攻。
可悲的是,许多人深陷其中,很难意识到自己才是少数派,在浑浑噩噩中做了井底之蛙。
02. 分析原因
是什么让你误入了“信息茧房”的圈套?
《认知觉醒》一书中说: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替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这是人类远古时期求生自保的法宝,却也成了现代人追求进步的绊脚石。
我们习惯于逃避高耗能的思考,躺在舒服的沙发上听信被量身打造的“真实”信息。
这让我想起王小波笔下“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
传说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个古怪的风俗,
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
而那些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
最终这个国家的结局,可想而知。
03. 解决方法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要打破“信息茧房”,就要学会博采众长。
多读书。一本书,是一套“思维模式”。
读的书越多,你就会理解越多不同的思维模式,谦逊,平和。
从小时候开始,家人就会在睡前叮嘱我捂好被子,拉下窗帘,怕我着凉,怕我睡不好。
睡前拉窗帘,好像已经天经地义,无需辩驳。
直到我读到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才发现打开窗帘睡觉可以让阳光把我们自然唤醒,让起床变得轻松惬意。
因为阳光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是一种控制我们睡眠和清醒的神经递质。
两种观点,孰优孰劣?或许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各自亲身尝试一下便知。
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与作者,秉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各自幸福地生活了几十年。
多交朋友。一个人,也是一套“思维模式”。
接触的人越多,越会发现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好奇,求知。
我曾经无意间点进了一位设计师的公众号。公众号里既有设计教程干货,又有职场经验总结,还有号主的生活感悟分享。
关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号主经历丰富,文章深刻生动。于是在申请好友时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从您的设计文章中学习审美,从您的职场文章中学习处事。设计小白,交个朋友。”
我是设计行业的门外汉,但我深知“最要紧的是对生活兴趣要广一点”。
兴趣广一点,接触的圈子多一点,你才能发现一个真正五彩斑斓的世界,开启“思维转换”的开关,在各类新鲜视角中,不断跳跃、迁徙。
多吸收正能量。一组算法,其实也是一套“思维模式”,更是一种工具。
工具的作用,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
就像前段时间新东方董宇辉的双语直播,重新定义了直播带货。这里不再是嘈杂甩卖的地摊夜市,而是家蕴含文化气息的“古玩小店”。
“店老板”对自己手中商品如数家珍,娓娓而谈。哪怕你不买货,也愿意坐在他的身边,安安静静地听故事,学知识,在笔记本上默默记下:
“什么是独立?
听世界的意见,保留自己的判断。
不要变得狭隘,有失偏颇,
不要只听自己喜欢的部分,
也不要变得附庸,随波逐流,
失去自己的思考。”
这样的正能量,千金难换。
最后的话: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当你能看到、接受、理解越多的不同,你的眼界越广、智慧越深、格局越大。
而许多时候的“对错”无关“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愿你早日走出“信息茧房”,看见真实的世界,破茧成蝶。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