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足半月就要进入2020年,这意味着2019年要正式退场了。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留给年底的大多是各样的花式总结,带着对这一年的回顾和追溯,在一整年浩如烟海的信息库里搜寻值得总结的那些片段。
但是很多人在进行信息搜集和总结的时候,可能都会发现一个现象:
自己所接触的信息基本上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类似的,或者可以说绝大部分的信息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自己比较容易去相信的。
比如在网络上,大家首先获得的信息是自己曾经浏览或关注过的,能让自己产生兴趣的类似或者同质的内容。
在生活或工作中,因为所处领域的狭窄和有限,很多人每天所能参与和讨论的信息也是属于这个特定领域的一部分。
而且由于现在信息获取的简易性和传播的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人基于信息信任的优先性,总会选择获取“第二手信息”,然后直接进行信息的再次扩散和传播。
于是,我们现在总能看到网络上的很多人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先去看看主流的评论声音是什么,接着看看这个主流的声音是不是合乎自己的三观认知和想法,然后一结合就确定下来自己的态度和对这件事情的认知。
而且,如果有一个观点得到很多的认同,那么这个观点的拥护者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很容易变得激进和偏执,根本无法容忍其他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存在。
而这种情况就可以称之为“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
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而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要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的原因,年底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的花式总结,更需要在这个时候提醒要走进2020年的自己:
警惕“信息茧房”。
01 信息茧房里的惰性思维会裂变上瘾
凯斯教授在阐释“信息茧房”概念的时候已经告诉我们:
“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或者只关注使自己愉悦舒服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大家可以想一下,身边有没有一些人很热衷于看内容重复度很高的短视频,习惯性地去看别人总结好的内容,对于认可的观点或表达直接复制粘贴?
在如今这个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都可以发声的时代里,各种观点和声音应该是百家争鸣,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
譬如,如果发生了一件引起热议的新闻,在我们关注的各类营销号里或在其他社交平台里关注的大V账号下,我们能发现,很多根据热点新闻而发声的文章或观点,基本都是照葫芦画瓢,甚至有些内容会出现重复。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认为:
人们越沉默,那么其他的人就越是会认为某种特定的看法具有代表性。
所以在网络舆论中,如果人们看到赞同某种观点的人多,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不断强化这种观点并促使其向更大范围扩散,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我们要承认有些原创内容和观点很鞭辟入里,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不少人就是在“蹭热点”和重复性地复制观点。
而最让人难过的不是营销号们的操作,而是在这种环境下接受观点和内容输出的我们每一个人,逐渐在接触的同类型观点的过程中进入到了“信息茧房”里。
而一旦进入到信息茧房里的我们,就会非常容易滋生和放纵自己的惰性思维。
这些惰性思维一旦形成,就像繁殖力极强的细胞一样开始裂变,会让我们对于不用自己思考的依赖性大大提高,甚至上瘾。
曾经采访过很多大学生和一些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
如果有一个很重要但是你不熟悉的课题/项目需要自己去完成,你会直接网上搜索这个课题/项目的成功案例进行借鉴,还是自己找资料做研究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可能会失败)?
有82%的人都选择了直接搜索借鉴成功案例的这个选项。
虽然在不熟悉的领域里,我们第一反应都是想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但是如果一碰到陌生的情况都这样去做,那就很容易养成惰性思维的习惯。
这种时候,先入为主的作用会非常明显,别人关于这个事情的看法观点以及思考,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会影响着你的思路。
最可怕的便是这种惰性思维一旦形成,就会让你首先感知到不用自己思考的轻松和容易,而这种感觉会轻易让你上瘾。
02 深陷“信息茧房”的我们很像井底的蛙
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就会很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的心理,然后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切。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片面地把自己的看法认为是对的,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
如果只是个人,那么这只是个人对于世界事物和人的认知出现偏差,但是如果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都在陷在“信息茧房”里,那么就会形成很可怕的偏见。
历史上包括现在仍还存在的白人群体集体性地对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主义对犹太人的歧视造成的暴行,这些就是非常恶性的偏见。
现在社会中也有不少身处精英阶层的人都会凭借自己的优渥的环境来对他人做出一种自认为很对的评断。
之前有节目报道过,香港的亿万富豪田北辰曾经是看不起穷人的,他认为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读书,不努力工作,所以活该受穷。
王石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停下来赚钱的脚步,多去做公益和探险,不能只是盯着钱。
王思聪曾在微博上说“都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吗?”
长期身处精英阶层的人把自己裹进了“信息茧房”里,他们对其他人事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片面的认知,他们在做出这个论断之前并没有真的去体会过别人的境况和生活。
后来田北辰通过参加一档综艺去亲身体会了穷人的生活,真正感受了他才明白,在每天都在为明天的吃住而奔波操心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又何谈通过读书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所推崇的要多读书,其实不应该格外强调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们应该注意并看到读书所带来的格局的开阔和认知的扩散提升。
读书,其实就是在和具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学习,而且应该读不同类型的书,去接触不同领域里的观点和想法。
如果只看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书或者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类型,这就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信息茧房”里。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劝告:做事还是要专而精,不要什么都掺和,但是什么都不优秀。
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专而精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中。
过度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对其他领域的信息不闻不问,不仅会让自己信息闭塞,也会很容易程序化固定性的思维,会对他人的不同看法产生偏激的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很像在一个坐在很深的井里的蛙,能看到的只有井口小小的一片天,对外面的世界,我们未曾了解过的事物都会下意识地排斥,会认为那些都是不对的。
而偏见一旦形成,就会阻碍我们去正确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也会成为限制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未知和领略美好的障碍。
写在最后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经历和成长过程中,在自己所受的教育中,逐渐形成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看待和评价其他人或事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从自己所建立起来的三观出发,这并没有错。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我们要警惕的并不是三观不同导致的观点的碰撞,反而是在“信息茧房”里的回避甚至排斥观点碰撞的现象。
我们应该多去关注和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包括自己不喜欢的,只有自己真的去了解过了,才能在“信息茧房”外全面地得出自己的认识。
所以,偏见想要得到消除,就需要“信息茧房”里的人走出来,给自己一个了解的机会。
就像一句话所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是如果没有了偏见,我们会给予尊重。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舒适区里我们总能觉得会自在从容一些,但是很多的成长和突破都是在离开舒适区里获得的。
“信息茧房”很多时候就是在我们长期停留在舒适区里而形成的。
尝试性地离开舒适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或许也可以开发出自己之前没有想象到的潜能,包括一些之前没有的思维模式和看待事情的角度。
我希望,当你站在在2019年的尾巴上,回顾这一年和展望新一年的时候,能警惕“信息茧房”的存在,并能避免自己被裹进到“信息茧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