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母亲上了一大碗(盆)“乱炖”有蔬菜有粉条有咸肉。我最是不爱吃这咸肉,原因很简单——腌渍品不健康;而父亲却极爱这一口,本就把这咸肉分与他便了了,可他偏就在咬了一口“激动不已”的直呼好吃后让我也一定要吃上几块。
吃,是一种分享 感恩。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三天不吃响叮当”[似乎第一次听着话,还是从外婆口中与我说到的,转眼已是几十载。]
一日三餐人体基本需求,吃的健康也是现代人的追求,诸如不吃米饭,不吃盐,生机料理等等越来越多,健康潮流变换多。秉着健康的首要原则我也不吃咸肉,可今天想来一起吃就是一家人的分享,就应该有分享、有共鸣、一起吃着、讨论着才算是一桌子吃饭该有的态度。
曾有人在午餐时问我“当你不开心时,眼前一桌子美味佳肴,你可还吃的下?”我回“肚子饿应该能吃得下”结果被“批”了“没志气,再饿都要忍着,出来吃碗面”。。。
彼时,我以为饿了就吃,简单,不复杂。
今日,却觉得哪怕是天天吃,吃了几十年的饭也依旧没那么简单,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很多门道和味道。
最美的赞誉是“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父亲最爱夸母亲的一句话就是“嗯,这道菜你做出了我小时候的味道”“嗯,这个和阿拉老阿奶做的是一个味道”
常看美食节目,食客点评一道菜品的词汇有许多,诸如“软糯可口”“外焦里嫩”“食材新鲜”等等。
这些词儿我觉得大多是说给没尝过味儿的人的,需要花大力气来从内而外,由表及里,从选材到烹调手法,从色泽到味觉的一一讲述方能让看官隔空在脑中想想出一个5D的菜味出来。 而父亲的一句“小时候的味道”寥寥数字就带出一种记忆和共鸣。
吃,有时候是一种回忆。
年前吃饭同事们说道现在的人工智能如何了得,机器人都能做出和大厨一模一样的菜品来,日后厨师这职业怕是要被机器人代替了,餐馆越来越标准化机械化了。
下午C大哥说道将来不能让他儿长大从事我们这职业时说,他想让他做个有技能之人,例如厨师……
吃饭这件事儿或许以后科技发达了会有很多的“标准化”人工智能来代替,而每个人脑海中的记忆味道却不易被橡皮擦所抹去。
倘若某日母亲大人酱油打翻了多放了,我们便知她心烦意乱了。吃饭也能吃出做饭人的情绪。
饭菜味儿,是一股烟火味儿。
饭菜味儿,也是一股温暖人心的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