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妇叫女儿们来家里过周末。
大女儿海蒂一家先到,从他们凝重的神情和悲伤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家庭聚会。
二女儿桑尼更是在路上平稳了很久的情绪才赶到父母家。
她似乎对这次家庭聚会心存恐惧。在家门口,她甚至把车钥匙扔进了河里。
她这次来带来了吸大麻的男友,这个男友并不被姐姐海蒂待见。
原来桑尼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但她曾经的经历是一个谜。
除了两个女儿,老人儿时的闺蜜也来了。
这次非同寻常的家庭聚会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沉默的心》在充满悬念的家庭聚会中上演了。
通过老人跟孙子的对话,之前的悬念有了答案。
老妇人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随着病情的恶化,她的四肢会失去知觉,甚至要通过食管进食。
老妇人决定在医生丈夫的帮助下安乐死,跟女儿们沟通几个月后,终于征得了女儿们的同意,她想在死前再见一面最爱的家人们。
他们吃了最后的晚餐,
照了最后一张合照;
在琴声中笑闹;
老妇人想尝试吸一口大麻,家人都陪她吸了一口;
看似尽兴的家庭聚会其实充满了各种尴尬,看似快乐的周末也只是因为不想扫了即将安乐死的老妇人的兴。
毕竟,谁能坦然面对最后一晚的相聚?
老妇人在家人面前端庄美丽,但在卫生间,却遭遇着无法自己捡起掉在地上的口红的艰难,
对倔强的老妇人而言,尊严比死亡重要,如果生活都不能自理,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但对家人而言,妈妈安乐死是她们不愿接受的残忍现实。
镇定理性的海蒂同意了母亲安乐死的决定,不想失去妈妈的桑尼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她们不知道的关于妈妈的事还有那么多,她们甚至不知道妈妈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妈妈死了,那就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总在即将永别时才发现,还有那么多事没有一起做,
并后悔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对对方苛责,这种遗憾或许就是永别的意义。
桑尼决定到时候叫救护车,海蒂得知她的想法后劝她同意妈妈自己的选择,这才是对妈妈的爱。
但爸爸和妈妈闺蜜的一吻让海蒂对妈妈安乐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如果爸爸是想和妈妈的闺蜜在一起而把妈妈的病说的严重了呢?如果是,这更像一场谋杀。
爸爸和闺蜜在一起的事,妈妈知道吗?如果知道,她会不会因此更想安乐死?
她最后会如愿安乐死吗?
这些问题就不剧透了,虽然结局的反转有些刻意,但也在情理之中。
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故事都发生在室内,
作为家庭琐事为主的电影,《沉默的心》没有密室杀人电影的刺激,竟也没有显得过于沉闷,这和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娴熟的调度有很大关系。
比利·奥古斯特凭借两次戛纳金棕榈,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享誉影坛。刚过去的第七届北京电影节,奥古斯特就担任评委会主席。
这部描述安乐死的电影很容易让人想起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哈内克的《爱》。
堂叔发现,欧洲电影很喜欢生死、爱恨这种永恒的主题。
主题的沉重和画面的冷峻让欧洲电影显得过于小众。但这些对宏大命题的思考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爱》着重展现的是病人精神和身体双重的痛苦,是疾病对尊严的侵蚀,是安乐死的“不得不”,
电影结尾,老人用枕头捂住妻子的头,让她窒息而死,这一画面充满了痛苦、悲伤、解脱和爱。
影片也终于在最后这一幕达到高潮,让积郁在心里的沉重化作泪水。
《沉默的心》着重展现的则是面对想要安乐死的人,他的家人要怎么接受这种决定并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是因为爱一个人而同意他安乐死,还是因为爱一个人然后鼓励他活下去?
同样的出发点,却导向了两个不同的结果。
《沉默的心》虽然有情理之中的反转,但既没有过山车一样的刺激,也没有情绪上的高潮,给堂叔留下的印象并不如《爱》深刻。
一直以来,我们都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
在《活着》里,我们被富贵经历种种遭遇之后的坚韧和活着的艰难感动得一塌糊涂,
自杀,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禁忌,是对生命的不敬,是对周围至亲的不负责任,是流言蜚语的开始。
所以对安乐死,很多人或团体选择抵制。
当然安乐死还难以准确判定,可能造成社会混乱,甚至可以作为谋杀的假象。
但电影,让我们对特定环境下的安乐死有了另一种解读。
《百万美元宝贝》里,安乐死是麦琪无望未来的终结,
《深海长眠》里,安乐死是雷蒙渴望自由的极致。
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吗?
电影没有答案,它们只是静静地把所有的可能性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去体验也许永远不会经历的情感遭遇。
我们可以不认同他人异于世俗的抉择,但至少我们通过电影理解了他人的处境和抉择。
这何尝不是我们喜欢电影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