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82岁,体力一日不如一日,母亲每天会强制性的要求父亲下楼两次,就绕着小区不大点的地方转转,父亲依然会中途休息两次。其余的时间就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睡觉,话越来越少,神情越来越寡淡。
父亲曾经是个闲不住的人,开朗健谈。70岁以前还常常爬高上低地架炉子烧土暖气,骑着三轮带上母亲四处转悠。20年前母亲摔断了股骨头,虽然恢复得很好,却再没骑过车子,父亲为了方便带母亲出门,买了第一辆三轮车,带母亲也带两个孙孙去江边、去公园、去亲戚朋友家,之后又换成了电动三轮,直到我们姐弟坚决制止,没收了电瓶(也不过三五年的事情)。父亲就这么在短短的几年中变成了另外一个状态:沉默、安静。我曾看过一些资料,说这种状况的老人行功时相当于成年人负重30公斤一一他是真的走不动了。
生命就是一番轮回,从弱小无力到体力充沛再到年老力衰。而我们对生命羸弱的关注总是把目光更多地往下一代更多些,因为弱小,因为未来更多的不确定,因为充满希望,我们不辞辛苦地对待着儿孙,灌注全部热情,从不怕繁琐;对于衰老则是一种习惯,尽心,无过则心安的态度,因为是"自然规律"。欣然看着儿孙渐渐长大是一种喜悦,尽心尽责地陪伴父母老去则是一种不可取代的心灵福址一一所谓幸福,是二者不可或缺。
清代的王永彬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绝大多数的人对父母都有一份孝心,只是没有践行罢了。从心理而言,我们总以为生命是永恒的,在等待一个充足的时间就会把一份孝心尽了。可是时间和金钱是一样的,无论闲忙贫富,都没有多余的,而父母真的等得到么?
我的闺蜜C,是个极孝顺的女儿,父亲晚年得肺癌,她放弃工作,放下小家陪伴父亲整整一年。因为需要每天一针两千多元的针剂,半年下来花掉了30多万。还好父亲一生勤奋节俭,小C多年在深圳打拼,经济还能承受,但对未来的花费则有了深深的忧虑,纠结要不要挂牌卖掉房子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原以为父亲只要这样坚持治疗,就会留下来,不料就此嘎然而止了⋯生命又岂是全力以赴就可以挽留的住的。纵观身边的老人,有昨天还和我们谈笑风声,今天就己远去的;有病入膏肓,痛苦万分需要儿女照顾的;有渐渐老去,日益孤单需要儿女陪伴的一一一就像孩子,仿佛昨天还在呀呀学语,今天己经成家立业远走高飞,所有这一切都不会永远。我和刚刚失去父亲的表姨说,如果几姊妹一人三个月陪伴孤独的刚刚失去老伴的86岁母亲,一人有几次机会?别放弃,生命不会永恒,时间转瞬即逝,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