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说,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渔民们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达海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遥远,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还未到码头就死了,即使还有活着的,也是奄奄一息。但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却总是活着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多。这个渔民一直严守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聪明如他,只不过是在鱼槽里多了一条鲇鱼而已。
原来鲇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乱撞,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可以活着抵达港口了,这就是所谓的”鲇鱼效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体的潜力是无限的。正是有了鲇鱼捕食的刺激,才让大多数沙丁鱼得以活着抵达目的地。从而使渔民获得利益最大化。
什么是潜力呢?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力量,是个体本身具备却没有被激发出来的潜质。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体运动的生理极限可以定性却无法定量。无论在何种比赛、竞争中,总会有人远远超出我们所界定的能力范围,而且这一极限也常常会被再次打破。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本身都蕴含着极大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就会像一座喷发的火山,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科学研究证明,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成年人只能发挥5%的能力,而剩余的90%-95%的力量则需要一定的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刺激才能得以激发。所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它也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及所接受的文化程度和层次有关。
我喜爱文学,和先生共同经营着一家书店。闲暇无事时总喜欢捧一本书,看张爱玲,老舍,冰心;品王阳明,纳兰容若,仓央嘉措和席慕蓉……兴致来时也写几句人生感悟,然而终是难成篇章。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自我定位太低,总是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到。二是自卑心理作祟,对于优美的文字只敢于喜爱,却不敢尝试;再则就是惰性使然,一日推一日,于是勇气与才情在时光流逝中也消失殆尽。
以前总听人说”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很优秀”,深不以为然,总想和普通人交往不会太累,却忽略了对自己能力的挑战与激发,因而终有一天走向平庸。
邂逅”人间四月”成为激发我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因素,我开始和同行者共同阅读,成长,并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以配合大家的步伐跟节奏。看着参加”精彩一群”读写挑战的精英们每日推送在微信圈里的美文,我也不禁跃跃欲试。当蹒跚的步伐被先行者肯定的目光所鼓励时,我所剩余的95%范围内的写作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我勇敢的,心潮澎湃的敲击着键盘,并在文字发布之后忐忑的期待着家人与亲友的评价,即使无所评价,我也会像看待自己怀胎十月诞下的婴儿一般,一遍又一遍欣赏自己的文字。女儿戏谑的说妈妈有点潜力爆棚,开始自恋了。
现在,我有资格说:潜力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你足够勇敢,充满自信,并不断用知识武装头脑的时候,就是你的潜力得到激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