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贩毒份子为了逃避打击,将新型合成毒品伪装成气体、酒水、饮料等,迷惑性很强。让毒品增加了一层隐蔽性。现在就让我们来辨识一下这些新兴的新型毒品。
一、不是“毒品”的毒品?笑气/气球(一氧化二氮)。
“笑气”又称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是一种氧化剂,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在1772年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少量吸入后可迅速镇痛。“笑气”的名称是由于吸入体内后会有兴奋放松的感觉,并能致人发笑。曾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轻度手术麻醉中与门诊牙科领域。
笑气在进入人体的血液以后容易导致人体的缺氧,而长时间吸食这种气体还会造成高血压、晕厥甚至是心脏病的发作,接触这个气体还会引起你贫血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等,当吸食过量时,容易导致瘫痪甚至因缺氧而直接造成窒息死亡,并且笑气它是成瘾的,当你意识到这种气体已经对身体造成危害的时候,你已经无法停下了,因为人体对于这种气体已经产生了依赖性,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去接触其他的毒品。
笑气原本在欧美地方比较流行,最近这些年已经流入到国内市场中,特别是那些酒吧夜店场所,因为它一般拥有发泡剂和密封剂,所以所谓的笑气弹的形状也是比较像是蛋糕师的奶油瓶,一度成为潮流时尚,其实在2016年的毒品排行榜上,笑气已经是榜上有名成为全世界的十大毒品之一。因为目前笑气在我国还未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系统,尚未将此列入我国的毒品目录中。虽然世面上已经禁止销售,但依然会有无良商人行走在法律边缘,不顾他人的危险来销售这种气体,所谓不是“毒品”的毒品,满足一些人的好奇心的同时也是将他们推向了深渊。
二、网红饮料,夜店新宠,咔哇/咔哇酒。
咔哇,是生长在南太平洋岛国、海拔500-1000英尺地区的一种植物,系胡椒科多年生灌木,它的拉丁文名字又叫“令人陶醉的胡椒”。当地民间医生广泛应用咔哇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战胜抑郁、松弛肌肉、消除疲劳。咔哇可榨制一种饮料,即咔哇酒。2015年,国内一旅途探秘综艺真人秀节目开播,在节目中,两位嘉宾率领的旅行达人踏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在瓦努阿图制作饮用所谓“最幸福的饮料”——咔哇酒,从而引起国内关注,打着不含酒精的名号,在年轻人、时尚人士中流行开来。
我们在咔哇饮料瓶外装看到,厂家宣传饮料的品名为“γ-氨基丁酸”,一种运动饮料。据了解,“γ-氨基丁酸”是经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这种物质,不属于毒品性质。
但是,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咔哇饮料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二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在性状上却差距甚远,2005年我国就将“γ-羟基丁酸”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该饮料含有y-羟基丁酸(我国一类精神药品)和y-丁内酯(y-羟基丁酸的前体),并不是商品介绍的y-胺基丁酸,属于新型毒品!
对此,公安机关已在严查,该饮料必须全面下架,群众如有发现请立即举报当地公安、工商和安监部门。
三、伪装在身边的“奶茶”
“奶茶”是一种新型毒品,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与奶茶相似。为什么叫“奶茶粉”呢,顾名思义就是它的包装看上去就像是奶茶。“奶茶粉”呈白色粉末状,用奶茶袋包装,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种成分。
使用方法简单,仅用开水调和后,即可食用,也可与其他各种饮品混合饮用,“饮毒”工具简单,不受条件限制,且毒品作用与“摇头丸”相似,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吸毒人员更具诱惑,容易传播。此类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强,毒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吸毒人员极具诱惑力。吸食奶茶粉可使人产生强烈的兴奋感,通宵达旦不知疲惫,消耗人的体力,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损害心脏、大脑组织、肾脏甚至导致死亡。
新型毒品“奶茶”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①外在形态粉末状,与咖啡、奶茶相似;
②多用奶茶、咖啡、茶叶包等包装掩饰;
③使用方法简易,用开水调和后即可吸食,也可与其他饮品混合饮用;
④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作用与K粉、冰毒相似,使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
毒品的危害之大,无需多加阐述,但恰恰可笑可悲的是,许多吸毒者还在质疑这些所谓的“好东西”,到底有没有毒,会不会成瘾,并且屡试不爽,结果到了万劫不复之时,已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所以,不管毒品以何种面目,披着何种外衣出现,只要我们,笃信和牢记毒之害,毒之烈,毒之恨,擦亮眼睛认清这个“毒”字,自然就百毒不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