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观点: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的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损失更大:我们忽视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第一部分:明确几个核心概念
1.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很多人对于稀缺都有一定的体验,比如发现自己赚的钱永远都不够花,自己的时间很少。
2.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这个观点应该算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它让我们认识到比时间,比金钱更稀缺的是心智带宽,但我们浑然不知,也很少会注意到它。比如我们很多人时间稀缺,于是就开始精算如何花时间,如何见缝插针,就如同原本路已经很堵了,但是为了赶时间,就有人会拼命地塞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让道路变得更加地堵塞。
被“堵塞”的心智带宽。带宽它在一定的时间里其实是很难变化的,比如厦门的海沧大桥,假如大桥在一个小时内可以通过一万辆车,那是不是车流量增加就可以提神这条路的使用效率呢?天天被堵车的你想必也知道这是不科学的,当车流量达到最高值后,道路的使用率会下降,甚至瘫痪,呈一个倒U字形。
而我们的心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我们不停地给自己的脑袋塞各种各样的东西,那我们的心智也会超负荷,出现堵塞,甚至瘫痪。比如那些贫穷的人,他们天天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其它东西。比如你现在脑袋里想着明天有个很重要的演讲,并且还没有任何思路,然后让你去参加女儿的生日派对,可能你身体去了,但你的脑袋里满满的都是演讲的事,这时候你就很难全身心投入于你当下的生日派对,也因此女儿必然会责怪你的。
3.管窥:专注某件事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事物,也叫隧道视野。
这个体验很常见,比如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发一篇文字,结果现在都快十一点了我还没开始动,于是我就不得不放下未看完的电影全身心投入于写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有妹子微信找我聊天,可能也会被我忽略,甚至外面下雨了我也没看到。
稀缺会给我们带来专注,这种专注就如同沿着一跟管子看目标,很集中,很专注,但同时有可能也会让我们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4.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比如当我们时间不足的时候,我们会想着借用其他的时间来弥补,结果你原本想着忙完这阵子就会好点,但是还是时间不足,甚至产生更大的空缺。就像有些人原本只欠下一笔比较小的钱,但是由于还不起,于是就信用卡,下个月继续不够,于是又贷款还信用卡,就这样几次折腾下来,自己就越欠越多。
5.余闲:我们拥有很大的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余闲可以让我们从权衡的苦差事中摆脱出来。
比如以装行李箱为例:用大行李箱的时候,人们十分随意;而用小行李箱收拾则需要变得小心翼翼。大行李箱就是因为有余闲,所以可以任性。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给小时,吃掉每一份食物。稀缺会给我们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可以随心所欲,还剩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满满当当。
当然也不是余闲越多越好,太多了会造成我们一定的浪费,比如你的工作总结是一个月后才交,那因为时间太充足了,于是前面一段时间你可能很淡定地在那浪费时间,最后截止日期快到的时候,你就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二,五个核心元素有哪些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稀缺进行分析,比如我们缺少时间,稀缺一方面会让我们专注于我们所缺的,从而让我们投入更加多的精力进去。但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心智带宽降低,从而陷入更深的稀缺之中,几次下来我们就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的稀缺心态,思维也深陷其中,为了解决稀缺,我们可能会借用其他的资源来弥补,但是因为我们思维还是那副怂样,于是我们还是没能走出来。而稀缺的本质是因为我们没有余闲,因此有一定的余闲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稀缺。
举两个案例参考下:
教育的角度看稀缺
1稀缺:中式教育的核心就是选拔精英的过程,伴随的就是大量失败和淘汰。
2管窥:整个社会都把精力集中在培养精英上时,孩子的天性、兴趣、爱好等,都被屏蔽掉了!
3带宽负担:管窥心理出现后,父母会盯着所谓的成功,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等;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一种抹杀。
4借用:孩子的快乐时光、都被占用了,导致天性被抹杀,所以整个社会都会说孩子逆反。
5余闲缺乏: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兴趣、没有自己的未来。
财富角度看稀缺
1稀缺:解放前我们没有财富,解放后大家都一样穷。
2管窥:改革开放后可以有钱了,先富起来的思维逐步让大家更多的开始关注财富和金钱。
3带宽负担:对掘取金钱欲望的控制能力在不断的降低和减弱。
4借用:用正当手段与他人竞争不理的时候,就开始借用不正当手段。
5余闲缺乏:在赚钱当中乐不知疲的情况下,造就余闲缺乏。
三,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一招:守护心智带宽
《瓦尔登湖》的作者大卫·梭罗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的富有程度是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的。也因此在守护心智带宽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出一些抉择,找到最重要的,舍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同时关于心智带宽的管理,作者也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不要将占用大带宽的任务连在一起。
比如不要在你的重要主题演讲之前,安排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或者观看孩子学校的表演;不要在专栏截止日之前,安排与即将离婚的老友吃晚饭。否则,孩子和老友看到的将是一个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你。而你获得的将会是一个准备不太完善的演讲和草草赶就的文章。
2.任务之间要留出“清空带宽”的时间。
比如你预计要花费四个小时来撰写一个重要的项目方案,但依据时间管理原则,你把这四个小时拆分成了二个一小时和四个半小时,分别插在两个会议和几个会谈之间。这与完整的四个小时所能产出的成效是大大不同的,你无法在一个会议或者会谈开始之前以及结束之后,马上进入项目方案写作的状态,它们会在你的脑海中“余音袅袅”。务必在一个任务结束之后,为另一个任务留出“清空带宽”的时间。
3.对于必须要分解完成的大带宽任务,拆分成大的连续性模块胜过多个小模块。
比如你要写作一本图书,每天早上拿出三个小时进行连续写作,坚持三个月,这样安排的效果要好于每天早中晚各拿出一个小时进行写作好很多,后一个方案可能需要两到三倍的时间,也就是六到九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整部书稿。
4.找到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带宽”的事情,持续去做。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带宽”滋养法,也许是尽情舞蹈,逛古玩城,玩三国杀,跑马拉松,偷偷在周二的下午给自己放个小假。当你的带宽告急或者需要提升的时候,你的身体和情绪会自动发出信号,不要忽略这些暗示。
招式二,给自己一定的余闲
道路流出70%达到最佳使用率,堵车就是因为缺乏余闲。我们要不断构建自己的余闲,以便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们是否可以有自己一套做ppt系统,这样如果遇到时间很赶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做好,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比如你面对那些重复性的工作是否能够不断地进行优化,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系统,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余闲。
招式三:你能否为将来多做点什么?
小结:《稀缺》这本书结合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并且很多观点也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一篇文字要全部概括,实在有点难,所以墙裂推荐细细品读,因为生活中有些问题我们用稀缺的角度去看,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同时也会让我们的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得到改善。篇幅有点长,如果我的文字没能让您看明白也没关系,只要您记住:守护好我们的心智带宽,稀缺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