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今说实话的人太少了,因为说实话要惹人,所以,都再三推敲,为的是去棱去角,然后再用这个“高效”和那个“理念”对自己的话粉饰一番,等到话最后从嘴里说出来,就像放了很久的屁,早没什么味儿了。
既然是屁,要么出个“响儿”,要么就得“臭”!
今天我的话就很“臭”。
初中语文课堂如死水,一滩沉寂。
如果你搬出于漪、余映潮、李振西等人企图来镇压我,那你显然要白费力气了。因为他们都以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师,难道教育届有一个苏霍姆林斯基就够了吗?显然,我们需要许许多多个苏霍姆林斯基,许许多多个于漪教授,包括不太发达的县城,包括非常偏远的乡镇。
我认为,教师行业中的优秀教师应该普遍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群体的成长,指望一两个典型来改善教育现状简直像扯淡。(当然,我非常敬重和喜爱像于漪老师这样的教师)
我说语文课堂有“病”,不是指语文课该有的,像艺术一样的小缺憾,而是指语文课堂纳入了不健康的血液已经中毒。
一、唯模式是从,导学案像刑具,语文课被五花大绑。
由衷地感谢导学案的出现,不是因为它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是因为它解放了劳动力。教师从此不用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写教案,而可以“悠闲”地在文本的天地里走走、停停。
如果说导学案提供了一种模式,我痛恨这种模式,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学校在着力打造模式,我不知道这种模式到底可以对学生的智力成长起到什么建设性的作用,让我们这么念念不忘?
仅就语文课来看,导学案像一幅刑具,绑架了课堂,固化了思维。
教师设计的问题本来是这节课的钥匙,在合适的时机出现才能启迪智慧。但我们预先印发导学案给学生,课堂上,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有从语文参考书中得来的“标准”答案。课堂该怎么进行,是不是还得对学生的不正确理解进行拨乱反正呢?
在这种预习下,还有活的思维吗?课堂岂不成了一场预演?学生应该预习新内容,但这种过度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干涉。
所以,语文课堂就像一块麦田,不需要在每株麦苗旁都安个黄瓜架。智慧的农夫自然了解天道,也能根据禾苗的干旱情况而给足水分,需要养料的时候自然要施肥,除草。
想要禾苗长得快,反而得慢下来,好庄稼都是慢慢地做务成的。殊不知,越是自然的东西越慢,暴风雨才急剧而下,瞬间造成灾难。
所以,思维活动越丰富的课堂,节奏越慢。我们对文本理解的高度决定着我们驾驭课堂的自由度,所以,是不是扔掉导学案你就不会上课了?还是扔掉导学案就没有好课了?
二、课堂气氛更多的应该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学习环境或思维环境,而不应仅仅指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踊跃发言)。
大家看看,表现气氛热烈的词语有:
那么,课堂中学生欢欢喜喜和兴高采烈的场景是不是就是我们提倡的所谓课堂气氛呢?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理念,所以我们时常创设情境,以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分组讨论看似轰轰烈烈,但我们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我们要的是显性的课堂效果,还是隐性的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提升?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自我筑墙,画地为牢,把自己局限在里面。有时候被动地被他人指使,这些人往往代表着权威。
怎么办?我们要想从城墙里走出来就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就像天牛幼虫一样,在坚硬的橡树树干里依然能啃下一堆木屑做自己的食粮。
我认为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往往,教师能等待、敢等待的课堂最美丽,就像我们种下植物静待花开一样,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最激烈的时刻,是学生将文本和生活经验进行关联的关键时刻,催不得、急不得、代替不得。
别再一味地提课堂气氛,请你看看他们的眼睛,你自我陶醉的时候他正茫然地望着你,虽然他没说一句话坐得端端正正。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有标准,只需看看学生的眼睛就知道了。
……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这是语文的特点,也该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通过学习语文,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收获,那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听、说、读、写。
或者,语文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