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VS限制”与“目标VS要素”的思维模型
一、机会VS限制——认知层次模型
人要有系统思维,系统思维简言之就是用“全局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但人会因为格局、视野、志向的大小高低而存在不同的认知层次。下面用一个几何图形说明如下:
1、外部机会
当你站在层次1看机会时,你看到的只有机会a;
当你站在层次2看机会时,你看到的只有机会a、b、c;
当你站在层次3看机会时,你看到的只有机会a、b、c、e、f、g;
所以,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立足当下,立足提升自己的格局、视野、志向,当自己提升了,即便周边的环境没有变化,但你看到的机会却立刻变得不一样了。
2、自身限制
当你站在层次1看自身限制时,你缺少的只有限制a;
当你站在层次2看自身限制时,你缺少的只有限制a、b、c;
当你站在层次3看自身限制时,你缺少的只有限制a、b、c、e、f、g;
所以,不要“把事想到太简单”,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学习提升,否则,“成功的方法千万条,失败的原因就一条”
当然,观察维度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但从大的维度来看,人生/军事/事业/。。。所有的战略问题,本质上就是“外部机会”与“自身限制”之间的权衡问题,战略是否与自身匹配,取决于战略制定者的认知层次。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高水平的认知,通过他看待问题的认识层次就能辨别。举个例子,当我们给对方抛出一个问题A来,对方不仅能回答A,而且能延伸至B、C,雕爷提到的俞军就是这么个牛人。
二、目标VS要素——认知颗粒度模型
同样一个几何图形,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认识它:
1、目标
当你站在颗粒度1看目标时,你看到的只有目标a;
当你站在颗粒度2看目标时,你可以大目标a,拆解为小目标b、c;
当你站在颗粒度3看目标时,你可以把目标a,拆解为子目标b、c,进一步拆解为子子目标e、f、g,最后发现子子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所以,不要目标吓倒,目标的难易取决于你对目标的拆解颗粒度;
2、实现要素:资源/时间/组织/计划/。。。。
当你站在颗粒度1看要素时,你无法控制要素a;
当你站在颗粒度2看要素时,你发现只要控制了要素b、c,你就能控制要素a;
当你站在颗粒度3看要素时,你发现只要控制了要素e、f、g,进而可以控制要素b、c,进而可以控制要素a;
所以,你要太担心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的要素,最终是由颗粒度更小的确定性要素构成的。
综上,战略的实现概率问题,取决于对目标和实现要素的拆解颗粒度。
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大概率的实现目标,通过他拆解目标的颗粒度就能判别。
三、掌握思维模型的好处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些类似的思维模型,因为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面对人生重大选择,面对如何实现目标的方法论问题,尽量的掌握一些思维模型会有助于避免错误的人生抉择、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