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链接生活。
师:曾子的诚信观,成为了国风,并且传承了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感动我们的人、言和事。你都搜集了哪些?
ppt:分享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生1:名人,我知道信守承诺的宋庆龄,还知道一诺千金的季布。
生2:孔子、子路、墨子,还有千金报恩的韩信。
生3:韩信、宋庆龄,还有立木建信的商鞅。
师:大家发现这些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刚刚大家提到的讲诚信的人,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真正力量,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真正脊梁。
师:除了这些名人,你还搜集到哪些名言和故事?
生4:我想分享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故事。
师:我想给你提一个建议,华盛顿是美国人。我们想,能不能在中国的历史上搜集更多的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生5:我搜集了五句名言。
第一句是言必行,行必果;第二句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三句是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第四句是言不信者,行不果。第五句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搜集的质量非常高。这些名言虽时代久远,但直至今天,依然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师:身边有讲诚信的事吗?
生6:小时候,我和同学相约去广场玩。那天,我妈给他妈打电话,发现那个同学病了。但是,当我到了约定的地点,却发现那个同学还是如约而至。他亲口告诉我,他生病了,没法准时赴约。这位同学,特别的讲诚信,我很感动。
生7:一次,我和朋友相约去玩。当时,朋友的妈妈告诉我,朋友感冒了。但是,我到了约定的地方,发现朋友已经到了。朋友告诉我,他的妈妈并不知道他的感冒已经好了,所以特地找到我说了这件事情。我的朋友不想失信于我,我也很感动。
生8:我想讲讲妈妈和我的故事。妈妈的工作很累很累,经常加班。一次,妈妈答应我星期天陪我出去玩,但是我知道妈妈要休息,不会陪我了。没想到,星期天,妈妈拖着劳累的身子,还是陪着我玩。我不忍心,也很感动。
师:这三位同学给我们讲述的故事,也令我感动。自己也是一位父亲,我的孩子和大家一般大,都是五年级的学生。有时,因为工作等原因,给孩子的承诺,无法一一实现。我要向你的妈妈学习,学习她无论怎样,对孩子,对家庭,始终信守承诺。
师:诚信,很大也很小。它很大,大到“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它也很小,小到就是这些身边事,往往能够湿润我们的眼眶,往往能够温暖我们的心灵!也许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六、解悬念,指向研究。
师:课上到这,课堂一开始,大家提出的疑问,得到解决了吗?
有生点头,有生摇头。
师:我认为,我们对曾子的了解远不能止于此。
师:这本书的编者给了第二条极好极好的学习提示——
ppt: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地学下去,你自然就有一颗“中国心”了,从气派到做派,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写在前面的话 编者
师:编者告诉我们,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是什么意思?
生沉思。
师:大家想想,我们对曾子已经了解到这,如果让你继续了解曾子,你想从哪些方面再研究曾子?
生1:我想了解曾子的生平,特别是在曾子身上,还发生过哪些大事?
生2:我想了解曾子师如何跟着孔子学习的,在学习过程,发生过哪些事情?
师:大家想了解的东西非常多。这里,提醒大家可以研究研究曾子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孝”,孝敬的“孝”。大家可以研究一点曾子的“孝”。
师:老师也对曾子做了一点小小的“研究”。这份研究成果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阅读得来,这便是我们送给大家的第一份礼物,由我来编著的一本资料《曾子传》。
师:你看看目录,有没有自己需要的?
生纷纷点头。
师:这本《曾子传》,也许会给你课下研究曾子,带来不少的帮助。
师:这是第一份礼物。看这里,这是第二份礼物——杨存义的著作《曾子大传》。这本书很奇特。作者把曾子的生平和重要的言论,全都编写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非常好看,也非常耐看。
师:编完了这本小书,读完了这本大书,我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留住根,
守住魂,
做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全班齐读。
师:是的,只有留住根,守住魂,我们才能成为具有真正中国心的中国人!
师生下课问好!
写在后面
40分钟的传统文化课,在孩子们“留住根,守住魂,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誓言中结束。余声依然回荡在济南燕子山庄的礼堂里,久久不肯散去。
一篇小小的寓言故事,也许很难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但是,我很想把这则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化成一座“桥梁”。
站在桥梁之上,我们能看到远去的曾子,能看见他不朽的文字。
历久弥新,在不停地追问里(你还认为曾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逐阶而上的思维风暴中(你读懂了吗?你觉得曾子说得有理吗?曾子告诉我们哪三条标准?),一起领着孩子们,尝试着触摸曾子的“魂灵”,尝试着链接自己的生活自悟自省(分享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在自悟自省中,孩子们能自主自觉地对曾子做点自己的研究(如果让你继续了解曾子,你想从哪些方面再研究曾子?)。
站在桥梁之上,我们发现了古与今的时光隧道。
我问,“曾子”离我们远吗?你发现山师附小门口的“曾子”了吗?
一个孩子说,曾子离我们并不远。曾子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一些好习惯好品行,都流传给了世人。
另一个孩子说,曾子一直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每天遵守曾子所说的话,那曾子永远在我们心里,曾子离我们一点也不远。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发现了24字核心价值观上有一个词,叫做“诚信”。诚信,则是来源于曾子。我看到“诚信”这两个字,就好像看到了曾子。因为曾子把“诚信”永远刻在了自己的身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了诚信,就相当于看到了曾子。
孩子,天生的哲学家。
那一刻,孩子们的心和曾子的心交融在一起,穿越千年,相遇相知。
一篇故事,一座桥梁,一种力量。
观摩课结束后,我写下这样的自省——
我没有“物”的装饰,
也没有“身”的技艺,
只有一颗“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的心。
专家评课
1.山东省教科院副院长李文军:《曾子杀猪》这堂课,注重了理性,感性少了些,需要再增加感性和趣味性,让老师教的容易,孩子们学得快乐。这仅仅是一篇寓言故事,不是经典文章,建议老师从《孝经》和《大学》入手,深挖资源,上出一节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课。
2.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王云梅:《曾子杀猪》这堂课,大气,有厚度,有深度,有文化的味道。建议上课老师再思考和研究“语文课”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适当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体验中乐学和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