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最喜欢的作者,脑中是短暂的空白。再看学习群里诸多爱好写作的同学,满腹经纶而谈天说地,为这融洽向上的氛围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对自己孤陋寡闻的惭愧。小时候贪玩,不听从父母与老师的敦敦教诲,直到大学方才感觉文学知识的空洞让自己越来越接不上轨。就如这一道作业题,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最喜欢的作者尚未寻觅,眼前却有一位让我敬佩不已。
前几天,在图书馆里发现《老人与海》被挤压在书丛中,原来享誉盛名的它是一则小故事,勾起我浓厚的兴趣继而一探究竟。曾经远航的我仿佛与老人一道驰骋于浩瀚大海,他的喃喃自语其实是与我的对白,我恐惧的夜、深怕的海都因老人的坚韧而显得那么渺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给我重新定义了“坚强”二字,那么现实中的作者又是一位什么人呢?
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爱好拳击、斗牛、打猎、钓鱼的他,身经百战,渴望战斗,以医疗队员和战地记者的身份分别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身负重伤后执笔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作品语言简练,内容深刻,爱冒险的精神更塑造了有名的“硬汉性格”。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其《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老年的海明威病魔缠身,1961年7月2日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花了两天的时间攻读了这样一位傲岸不羁、坚韧不屈的伟大作家传记,其传奇的一生让我——一名铮铮男儿向往崇拜。再次阅读了其巅峰之作《老人与海》,其行文风格更让我——一位写作新手感叹不已。在英美文学史上,不少作家都是先当记者然后再专门从事写作的,如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海明威也不例外,他在《堪萨斯城之星报》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记者形成自己简洁的文风在美国被视为对文学创作有着革新的意义。酷爱冒险、拳击、斗牛的他就把创作与凶残、暴力、死亡联系在一起,他大部分创作突出的悲剧意识和硬汉子精神均出于此。《老人与海》倾注了海明威近四十年的创作风格,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乐观自信且勇敢无畏的性格、潜藏深处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作者海明威精神世界的体现。简朴的动作描写交融生动的情景画面,娓娓道来的叙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有这么一段让我深思了许久:
他知道被打败了,而且一塌糊涂,就回到船梢,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围好,然后按照原路线把船驶回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现在只要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理也不理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无比沉重的东西在旁边拖累了,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顺当。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精疲力尽的老人终于败给了无止尽的鲨鱼,故事到此已经悲剧不堪,没有读者不同情这位一无所获的老头。而作者在这一段用简洁质朴的言语向读者述说:除了舵把那一点儿损坏之外,他并没有失去什么,他只是第85天出海无获罢了。朋友说故事里的老人实在太惨了,如果是我简直要崩溃到投海自杀。是的,有多少人能经得起如此折磨,但令我折服的是作者三言两语便能将这三天三夜的苦痛抛之脑后,当我还在为老人感到怜悯时,那已经过去了的殊死搏斗和惊心动魄对此时的老人而言早已是过眼云烟,其心如止水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心灵震撼——面包早就吃完了,还有杂碎任由你去啃吧。
想必多数读者会疑惑这样一位“硬汉”怎么会选择自杀,甚至一度怀疑其"A man can be destoryed but not be defeated"的真谛。其实晚年的海明威早已过了《老人与海》和《永别了,武器》的创作巅峰,疾病缠身、灵感枯竭,这位坚韧不羁的勇士,名声大振的作家无法容忍无尽的伤病折磨肉体、退化的创作消磨灵魂,最后选择死亡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化作老人圣地亚哥继续闯荡海洋。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活出了一个传奇,写完了一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