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刷屏了,同事之间也一直在议论纷纷,而我是听大家谈论才知道的事,《WePhone创始人被前妻所逼自杀》,大家都在为苏享茂感动惋惜。讨论的原因主要围绕苏享茂遭遇骗婚被前妻翟欣欣所逼,遭索要1000万元和房产赔偿后自杀身亡。而翟欣欣逼的主要手段是抓住了苏享茂的两个弱点:1、苏享茂个人有漏税行为。2、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翟欣欣用这两点威胁苏享茂,称要让其产品下架、倾家荡产。并且索要1000万、三亚的房子。现在也有同事说:“别逼我,要不我就是下一个苏享茂。”,当然这是开玩笑的。
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去看所谓的遗书,感觉那是别人的事,没有太大兴趣去看。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别人,而事实的真相是需要依靠有关部门去处理的事。就针对事情本身而言,我很在意的一件事是“逼”这个字。因为我主张的感点是谁都不会被人逼死,谁都不会被人气死。那么为何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有这么多被逼死,被气死的案例存在。答案是“放不下,太过在意”。所以如果说苏享茂被前妻逼死,就是他在意某一方面,走在了牛角尖中出不来。如果他都静一静,可能结局就会不一样了。人在紧张或恐慌时,首要的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而在冷静之前最好不要做任何决定。因为气头上的决定会让你后悔终身,甚至付出生命。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弗兰克.柯克在海军学院的杂志《过程》中写到的思维转换的经历:
两艘演习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我就在打头的那艘战舰上当班,当时天色已晚,我站在舰桥上瞭望,浓重的雾气使得能见度极低,因此舰长也留在舰桥上压阵。
入夜后不久,舰桥一侧的瞭望员忽然报告:“右舷位置有灯光。”
船长问他光线的移动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们。”这意味着我们可能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船长命令信号兵同志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20度。”
对方说:“建议你转向20度。”
船长说:“发信号,告诉他我是上校,命令他转向20度。”
对方回答:“我是二等水手,你最好转向20度。”
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大叫道:“告诉他,这是战舰,让他转向20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这里是灯塔。”
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
上文的船长因为身处迷雾而看不清事实,所以一心所想的让别人让开。如果不是最后的信号,相信他在冲动下就会撞上去。这后果可以相像。而落在我们每个人上都是一样的道理,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迷雾,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清事实则是极其关键的一环。而如何做到看清事实,就需要个人的经验与成长,但无论什么阶段都需要有做人的原则,只有这些原则不变,你才可以看清事实并接收事实,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进步。
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只能在违背法则的时候让自己头破血流
谈原则的重要性,不得不提原则是什么,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强盗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良善的原则。所以当别人的价值观与我们的不一样时,我们需要作到的是认清现实,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如果你内心动摇而去违背原则时,你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势必让自己头破血流。
记得我朋友与他老婆吵架,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两个人就吵的特别厉害。他很生气,打电话给我,说:“这日子没发过了,我不行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找到他时,他在江边上吹着江风,看上去好了很多。见到我时,他说了一句话:“等你的过程中,我想了一下,都不是原则上的大事,鸡毛蒜皮小事,只是当时气的发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内心动摇时,不如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原则。看在意的事是否真的违背了一直以来的原则,如果没有,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一切都会过去,也不会因为违背原则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