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不记得自己上一次人生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
你从校园到一家公司上班,还是放弃别人认为还不错的工作,开始新的职业探索?
结束单身,步入婚姻,亦或带着伤心结束恋情?
你是否在面对变化的时候,满是迷茫、焦虑与彷徨?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对我们面对转折期的迷茫、选择时的纠结、以及职业转型期的痛苦给出了建议。
1.特别的张力助你跨过转折期
每个人活一辈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生活种种的磨难,在这一次次的磨难坎坷中,自我不断被打破重构,自我的发展是需要一些特别的张力,这些张力帮助我们抗住压力,这些张力也代表着我们每个个体独特的品质。
人就象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很痛苦,但必不可少。
人类亦如此,在一次次痛苦中转变,成长。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自我的重构。
相传在原始部落,年轻人要通过一个仪式,才能成为部落真正的男人。
部落长老为他唱圣歌,用镰刀在他脸上留下两道伤疤,然后就离开部落度自去森林生活。他没有陪伴、没有家人,有的就是他一个人,度自面对那个猛兽出没的森林,努力活下来。
2个月后,刀疤以及愈合,他重新回到部落,但他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少年了,他的父母早已经把他孩童时候的席子衣物烧掉,父母会给他新取一个名字,部落长老会带他完成后续的转变,直至成为一个新生命。
现代生活,虽然没有这样的仪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一次次转变,成为独特的你。
2.迷茫是在积蓄重生的能量
我们发生变化,大致有三种
第一,环境的变化。我们常常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环境。环境的变化可能会让人水土不服。
记得我念高中、初到大学的时候,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让我局促不安,我特别恋家,想念的厉害时候会默默掉眼泪,哗啦哗啦,哭半个小时那种。
第二,身份的变化。
身份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放松,也是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很多人从不错的单位离职,会一段时间的恐慌,像老干部退休了,患抑郁症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剥离了特定的身份和职位后,我们会恍惚,不知道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吗?
第三,目标的变化。
目标让我们有方向,更有行动力。但是一旦目标没有达成,会陷入我是继续还是放弃的困扰中,同时也会很失落。
不管是环境、身份还是目标发生变化,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不适感和迷茫期。
迷茫是因为我们旧的自我已经打破,新的自我还没有建造起来,在这段时间,我们需要忍耐、尝试和勇敢迈出步子。
那么如何走出迷茫呢?
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试试往前行,小步子试错,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海贤老师是浙大的教师,因为不喜欢被约束和行政事务的繁杂,让他萌生做一个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起初只是偶尔想想,没想到一年后他居然真的辞职了。
回顾这段经历,他说刚离职那段时间,他是害怕的,心里没底的。
在探索“可能的自我”阶段,那是一段过渡期,会呈现旧的自我和新的自我的此消彼长,会有一种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至转型成功,才结束撕扯、纠结、是蛮痛苦的一个阶段。
在这段迷茫期,我们其实是在积蓄新力量,犹如冬天的萧瑟是在孕育春天的璀璨。
3.两大原则让你踏实做选择
毕业生面对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就业还是考研,总是一番纠结。
不知道作为职场老鸟的你,是否曾经在选择上头痛过,还是现在依然有选择困难症?
有两大原则助你面对选择时不再头痛纠结。
原则一: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这份工作我是辞职还是继续?我们继续这段关系还是分手?
经济选择是指,用经济学的思考模式来做选择,比如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利弊得失,核心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法,最后比较,做出选择。
但这种决策方式有个弊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
还有一种思路是:心理选择:把选择放在自我上。每一个选择背后可能的自我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又愿意为哪一个可能的自我站台?
对比两种选择,“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学选择要难一些。
因为前者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对自己负责的勇气。但选择在你。
原则二: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有一个浙大的学生,刚从本校保送读博士,去到导师实验室,发现导师很忙,很少给予他指导,而师兄师姐也不太友善,竞争激烈,毕业很难。他犹豫要不要退学?
从环境的角度分析,要么顺从环境,继续读下去;要么反抗环境,退学离开。
可是他的内心还是很纠结。
环境决策的逻辑是: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
但其实,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作心理的选择 ,我们会有无力感。
从自我创造的逻辑是:我想成为什么的样的人?
那个学生要不要退学,就需要思考:未来要做的事情需要不需要博士学位?有博士学位会不会有更大的帮助?
我们做任何的选择,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在自我创造的思考模式下,我们把风险当成了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选择就会清晰很多,我们只需要考虑哪种选择会让我们更靠近梦想。
想起一句话:
“我们不怕辛苦,我们怕的是苦的没有价值。”
这其实也是在讲,我当下所做的事到底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是不是可以帮助我离梦想近一些。
想清楚了,也就不苦了,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