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生豪和卞之琳版本对比
朱生豪:
朱译善于传达原作之意趣,呈露作者之“命意”,把握原作之神韵和神采。
朱生豪认为翻译首要在于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保持原作的神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退而求其次,但也必须使用明白晓畅的字句,以求忠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和趣味,对于逐字逐句的硬译,“未敢赞同”。
卞之琳:
作为诗体流派代表的卞之琳,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
卞之琳认为过于追求“达”和“雅”,而顾及不到“信”是不正确的。另外,他的“亦步亦趋”的翻译思想指的是翻译时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在追求形式对应的基础上追求内容的忠实。
2.朱生豪与卞之琳的文本语言选择对比
纵观朱氏莎剧译文,朱生豪先生在探寻一种最大限度上接近莎剧的汉语文体。他成功地找出了汉语版莎剧 的最佳风格,那便是诗化的白话文体。他的莎剧译本选择了散文诗形式,这对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载体(carrier),不但传统的、典雅的文言文无法 承载,更是现今的白话文所不能包容的。
例如 :And yet, to me, what is this quintessenceof dust?
朱译:“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呢?”
卞译 :“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
朱生豪的译本中字里行间带有一种轻视的意味,而且对“this quintessence of dust”处理非常简练,也与哈姆雷特王子的身份相符合。
相比于朱生豪,卞之琳主张用贴近大众口语、言文一致的白话翻译外国诗歌。一者是为了顺应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符合广大读者的期待视野;二者也是为了忠实传译外国诗歌 的语言。其中的 “玩意儿”、“火点子”这些词语即为非常口语话的表达方式,这与他提倡的使用口语进行翻译的思想是相符合的。
另外在卞之琳译作中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如:this goodly frame, the earth, seemsto me a sterile promontory.
卞译:“只觉得大地这一副大号的框架,是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
其中译者把“大 地这副框架”比作“荒凉的山岬”。同时,卞之琳也有一定主观的增减词语。译者翻译中增添了“伸向伸到茫茫大海里的”,在原作中这是没有提到的。
3.朱生豪与卞之琳诗歌音韵讲求对比
朱善于把握原作的总体风貌和神韵,不拘泥于语言细节,他的译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意,译笔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译出了莎剧的精髓。
例如:“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ies!”
朱译:“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例如:“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
卞译:“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中间的断句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变化飞动之感,突出了诗歌的节奏。
由此可见,朱的翻译以名词为中心,读起来给人一种琅琅上口之感,一气呵成。而卞之琳的文体兼具整齐均衡美与参差错落美,简洁平实美与丰繁新奇美等特点。卞译既给人一种井然有序、亲切朴实的审美效果,又具有变化飞动的审美特征。这种轻重相间的音韵方式符合英语的节奏,一方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另一方面保留了诗歌的优雅和节奏。在对上句的处理上,卞之琳的译文音韵及其译诗节奏基本具有轻重分明、起伏有序、错落有致的特色,读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4.朱生豪与卞之琳选词对比
原文 朱译本 卞译本
The need we have to use you 帮助 借重
Heard 听到 风闻
Brought 一起长大 教养
Vouchsafe 盘桓 小住
To lay our service free at your feet 投身在两位陛下的足下 鞠躬尽卒
To be commanded 尽力奉行 犬马之劳
由上图可见,在词汇方面,朱译本的词汇相比卞译本更加口语化,而卞译本的用词偏文言文风格,倾向于使用四字成语。朱先生的翻译也并没有保留原作的文体,即诗歌,也没有采用古英语对等的文言文的语言风格,而是采用文白掺杂的口语化形式。
除此之外,卞译本的选词带有较强的封建等级色彩,此类用词是为了迎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排斥西方资本主义,赞颂社会主义阵营的时代背景,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
5. 朱生豪与卞之琳译本韵律文体对比
通常称朱先生翻译莎作时采用的“散文”文体,但就《哈姆雷特》选段来看,他翻译莎剧选择了极其口语化的白话文风格。
例如: “陪伴陪伴他”、“解解闷”、“不大相同”以及“倒使”,目前的日常交流也会经常使用。相反,卞先生在翻译《哈姆雷特》时,采用“亦步亦趋”的翻译思想,即异化的翻译策略。
例如:Welcome, dear Rosencrantz andGuildenstern!
Moreover that we much did long to seeyou,
The need we have to use you did provokeOur hasty sending.
Something have you heard.
卞译:欢迎,罗森克兰兹,基尔顿斯丹!
我们不仅仅老想念亲爱的二位,
还需要借重二位,才把你们
匆匆召来了。你们已经风闻了。
音律方面,基本上为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步,在押韵方式方面尽可能与原诗一致。另外,卞先生在翻译《哈姆雷特》作品时,十分注重借鉴外国文学的优秀成分,以丰富写作艺术,主张中外合璧,将翻译与创作相结合,彼此影响、共同促进。
6.朱生豪与卞之琳译本双关修辞比较
双关谐语即用同音异义或一词二义之语,为诙谐之用,是莎翁每剧必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这些双关谐语经他的精心安排,对揭示剧本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间的关系,推动剧情的发展,预示人物的命运和全剧的结局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
① KING: Take thy fairhour, Laertes; time be thine,
And thy best graces spend it at thywill!
But now, my cousin Hamlet, and my son——
HAM:【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朱译: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 ,雷欧提斯,
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
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雷特,我的孩子——
哈姆雷特: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卞译:
国王:善用好时光,菜阿替斯。时间都归你
愿发挥你的美德去充分消受!
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
哈姆雷特: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他利用“kind”的双重含义(亲属/良善) 表达对克劳迪斯的激愤。
②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Not so, my Lord; I am too much inthe sun.
朱译: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雷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卞译:
国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笼罩着你?
哈姆雷特: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用“sun”(太阳)和“son”(儿子)的双关讥刺国王与王后的特殊关系。
③ QUEEN:Good Hamlet, cast thy knighted colour off,
And let thine eye look like a friend onDenmark.
Do not for ever with thy vailed lids
Seek for thy noble father in the dust.
Thou know’st’tis common._——all that lives must die,
Passing through nature to eternity.
朱译:
王后:好哈姆雷特 ,脱下你的黑衣,
对国王应该和颜悦色一点;
不要老是垂下了眼皮,
在泥土之中找寻你的高贵的父亲。
你知道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活着的人,谁都要死去,
从生存的空间踏进了永久的宁静。
哈姆雷特:嗯,母亲 ,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卞译:
王后:好哈姆雷特,摆脱你黑夜的阴沉气,
和颜悦色,来面对丹麦王上吧。
你不要老是这样子垂下了眼,
想在黄土中寻找你高贵的父亲。
你知道这是很普通的;有生必有死
谁都得通过人世、跨进永恒的。
哈姆雷特:母亲,很普通。
利用“common”的双重含义(普通/下贱)谴责母亲的行为。
7.译本中的明喻和隐喻
①明喻(Simile)
例如:For it is as the air invulnerable,And our vain blows malicious mockery.
朱译:鬼魂应是虚无缥缈的……, 基于对此体验感悟,在戏剧一开场,莎氏就借马昔勒斯之口,把国王的鬼魂比喻为飘忽不定的空气。如此构思,一方面能将人们思维中鬼魂形象的特性生动地勾勒出来,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马昔勒斯心中的无奈,为故事的发展蒙上神秘的面纱。
②隐喻( Metaphor)
例如:The cock,that is the trumpet to the morn,Doth with his lofty andshrill-sounding throat Awake the god of day …
朱译:公鸡的鸣叫往往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基于此,莎氏便把“公鸡”喻为“报晓的喇叭”。通过如此奇妙的隐喻,莎氏将“公鸡的鸣叫”和“鬼魂的消失”建立起玄妙的联系,从而给剧情的发展披上神秘的外衣,扣人心弦。隐喻是莎氏在该剧中使用 频率最高的一种修辞,从剧的开始到结束,隐喻随处可见。
8.两种译本的夸张修辞比较
夸张( Hyperbole)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情感 而故意夸大其词地对其特征作艺术上的缩小或扩大,以使坏的东西显得更坏,好的东西显得更好。
① 例如:Why, what should bethe fear ?
I do not set my life at a pin’s fee,
And for my soul,what can it do to that,
Being a thing immortal as itself?
朱译:
嗨,怕什么呢?
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
至于我的灵魂,那是跟它自己同样永生不灭的,
它能够加害它吗?
卞译:
为什么,有什么可怕?
我把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
至于我的灵魂,既同它自己,
一样是不朽的,它又能伤它什么呢?
此处是哈姆雷特跟随先王亡灵走时所表的决心。为了弄清真相,哈姆雷特把自己的生命看得一文不值,卑微得像一根针一样。
莎氏在这里运用缩 小的夸张有双重含义,一是为衬托哈姆雷特勇敢无比,二是为以后哈姆雷特思想的突变埋下伏笔。
② 例如: I could a tale unfold these lightest words,
Would harrow up thy soul,freeze thy young blood,
Makes thy two eyes,like stars,start from their sphere.
朱译:我可以告诉你一桩事,用最轻微的几句话,
都可以使你魂飞魄散,使你年轻的血液凝冻成冰,
使你的双眼像脱了轨道的星球一样向前突出。
卞译:要不然我可以讲讲,轻轻的一句话,
就会直穿你的灵府,冻结你热血,
使你的眼睛,像流星,跳出了眶子。
从上文的“lightest words”,“harrow up thy soul”和“freeze thy blood”等词汇可以看出,莎氏在这里通过夸大夸张制造出一种毛骨悚然、紧张恐怖的气氛。
鬼魂说出如此话语是为了刺激哈姆雷特的神经,以使他鼓起勇气为自己复仇。哈姆雷特听后确实义愤填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当真正要复仇了,哈姆雷特却又变得犹豫不决。莎氏通过哈姆雷特这种前后矛盾的举止把其性格缺陷描绘得入木三分。一方面自己父王被杀、母后被夺、王位被篡,另一方面自己却在复仇中犹豫不决。这样的修辞手法,让观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便油然而生。
9.两种译本的排比修辞比较
排比( Parallelism)
Horatio:…Soshall you hear
Of carnal,bloody,and unnatural acts.
Of accidental judgments,casual slaughters,
Of deaths put on by cunning and forcedcause …
卞译:……你们会听到
荒淫、残杀、反常背理的行为,
出于偶然的灾殃、意外的送命,
迫不得已、将计就计的成功,
以及,在一个收场里,谋害别人,反害了自己的结局。
朱译:
……你们可以听到
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
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刀杀人的诡计
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排比修辞是利用相同的句式展开来论述,从 而使“结构平行匀称,语调铿锵有力”。上文中,霍拉旭用了三个 of 开头的句式向福丁勃拉斯及英国的使者阐述了丹麦国发生的悲剧情况。这样的排比修辞格不仅节奏分明、语意流畅、声声入耳,更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戏剧效果可谓甚佳。
10.两个译本翻译目的比较
(1)为传承翻译思想而译
朱先生是中国传统翻译诗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从传统意义上讲,朱生豪所采用的翻译诗学强调“意”的翻译,尤其是“神韵”的传递,反对逐字逐句对照式拘泥生硬的翻译。
而卞先生提出了“亦步亦趋”的翻译思想,即指翻译时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在追求形式对应的基础上 追求内容的忠实。
(2)为预期读者而译
→朱先生心中的预期读者是被日本肆意欺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炎黄子孙。为了普及莎作,当务之急更需要的是简单流畅的译本。因此,在翻译时他采取了以散文文体译诗,挣脱莎士比亚素体诗的形式禁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使语言更好地言情达意。
而卞先生的《哈姆雷特》在五六十年代完成,这时莎作已经在国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对→莎作译本再度关注的多来自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学者。基于如此趋势,卞先生坚持如实介绍西方诗,保持尽量使译作保持原诗的面貌。很显然卞先生翻译面向的是国内的学者,一方面是为了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为了保留西诗的特点从而丰富我国的现代诗歌的形式。
(3)为时代所需而译
→朱先生的译本诞生在抗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莎剧翻译中的浸透着朱生豪在危难时代世事维艰深刻感受。时代的意识形态鲜明地烙印在汉译莎士比亚戏剧中,因此朱译本以其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而卞先生翻译莎作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局不稳,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西方文学大都不被国人所接受。但由于其在人类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中国还是决定引进莎作,但是要从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的角度进行重译。
11.朱生豪与卞之琳译本风格比较(可作结尾)
无论是朱生豪先生的“神韵意趣”,还是卞之琳的“以似致信”,他们二者以自己独特的翻译策略展示了自己对莎翁原作的解读 。
亦无论是朱氏的“诗化白话文体”还是卞氏的“口语白话文体”,二者都以极强的 表达力传达了莎翁原作的精髓。
亦无论是朱氏译文中的声韵和谐的平仄、押韵和节奏,还是卞氏译文中音韵的灵动变化与错落均衡,二者都给中国读者带来了诗歌节奏的美好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