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剪,都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大将,他们身经百战、用兵无数,是秦国的不败将军。
他们二人,一个打下最有名的长平之战,一个一年之内灭楚,都是功劳极高的臣子。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为何白起和王剪,一个含泪自刎,另一个却能安享天年?
原因在于他们对待君王的态度。
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坑杀士卒四十万人。本来名声就很响亮的白起,一战之后变成神话级人物。
白起的名号响彻整个六国,会被白起坑杀的可能所带来的恐惧弥漫在六国诸侯心中。韩国、赵国很害怕,就派苏代去游说。苏代对着秦相应侯说了一番关于权衡利弊的话,应侯认为很有道理,觉得白起这样打下去不行,军功太高,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就劝秦停攻。秦王便只要了对方一些地。白起因此很不快。
日后秦国计划攻邯郸,白起反对,但是秦王没听。结果攻邯郸八九个月,还是没攻下,不仅没攻下,还被楚赵南北夹击,伤亡惨重。
秦王心急,便召白起速去带兵,但是白起借口病重,不去。秦王又派秦相应侯去动员白起,白起见在朝堂上多嘴的老贱臣来了,更倔,不去。
这是秦王第二次动员白起,命令白起带兵了。第一次秦王也下令也派遣了应侯。起初白气推辞,后来白起拗不过这对君臣,就称病不出。
第二次推辞秦王带兵令后,白起听到惨壮的军情,就哀声叹气发唠骚。说这秦王不听话,导致如此结果。秦王自然很没面子,又封不住白起的嘴,直接罢免他,让他赶紧离开咸阳。可是白起身负重病,行动不便,就在咸阳磨蹭了一会儿,愈来愈惨壮的军情传入咸阳,都让白起听到了。秦王更加打脸,尴尬地命令白起不许踏入咸阳,白起迫于命令,终于出城了。
出城一天不到,秦王就赐死了他。白起自刎叹息:“我害了那么多条人命,死不足惜”!
王翦有着和白起相似的经历:他是秦国老将军 ,做事有经验,做事很成熟。昌平君和项燕在楚地造反,王翦说要用60万人平乱,但年轻的李信说要用20万人平乱。秦王哈哈大笑到王翦老了, 怂了。于是,就派李信带着20万人去平乱————然后大败。
这代秦王同同白起当时的秦王一样,也去找了告老还乡的老将军。秦王去请王翦,王翦推就了一下,但他之后又从命了。大败楚军,收复楚地。最后不知在哪个地方度过了安详的晚年。
看二人对待君王的态度:王翦他很服从,很圆滑,在秦王不需要时他噤声,在秦王需要他时他赴汤蹈火。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政治智慧很高,明白如何和君王打交道;二是他的君王是秦始皇。
君臣之间的关系只是合伙人的关系,他们相互需要。君王需要臣子来打仗,收税,来辅助自己,臣子需要君王给他财物、爵位。君王不需要臣子了,就挥挥手杀掉,臣子不需要君王了,却不能轻易的告老还乡。
王翦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随时保持自己对秦王的需要性。但是他没有时时刻刻都提醒君王。不在君王面前晃荡,就要可以默默隐身,有危难时,跑路方便。因此在史书里,没见王翦主动提建议。只要别人不问,他就不说,凭借着这种政治智慧,他平安到老。
为什么说王翦的君王是秦始皇也是他对君王态度服从的原因之一呢?秦始皇的性格多疑。他把60万人马——秦国全部兵力都交在他手上,自是不放心,害怕王翦带着兵力倒戈攻打自己。
王翦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心,便请求他多赏他些田宅,日后又派人去要了咸阳城内大部分良田美宅,为子孙置办产业,以示无反之意。
秦始皇疑心消了,大家也相安无事。如果王翦的君王不是秦始皇,那么他定不会考虑这么多。王翦会做出什么自寻灭亡的事,还不知道呢。所以,王翦君王是秦始皇,也是他对待君王态度服从的原因之一。相反,白起的君王秦昭王,是个好脾气。白起抗令两次,他不气。换秦始皇早手他砍个百回千回了。
白起敢抗命,一是秦昭王脾气不错,二是白起官封最高,又掌握着兵权,所以他敢抗命。
再者白起的性格很倔,倔到连王令都不听,态度很不服。起初秦昭王不听他的话攻打邯郸,后来又想和白起和好。白起气未消,不去,还抱着一种看戏的态度看秦昭王的军队被打得屁滚尿流,还说了句风凉话,把秦昭王狠狠地抽了一耳刮。秦昭王嫌丢人,就让白起快迁走。白起却磨磨蹭蹭,于是每当军情传入咸阳,秦昭王就被抽了一耳刮。在秦昭王不知被抽了多少了耳刮子之后,秦昭王赐死了白起。
白起在连抽秦昭王N个耳刮后,被赐剑自杀。白起含泪自刎。可他始终都没想明白自已为何被赐死。
两人对待君王的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结局。白起最后痛心自杀,怎么叫人不为他的死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