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唐的新书《投资研习录》正式上线后,很幸运抢到一版签名版,不管签名是不是复印的,只要看到手写+签章就很开心。
我拿到的这本随机手写内容是“有知识储备,才看的见机会”,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老唐的重要原因之一——每次这个“话痨”中翻中的内容,都显示出他大量的知识储备。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更有理由屁颠屁颠跟他他身后,开开心心一起做一个“小屁孩”,持续攀登投资这座山峰,谈笑间既能够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更有可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拿到书是5月8日,断断续续用了4个月才看完,一是舍不得一口气读完,虽然老唐看书的速度像是吃书,经常在月末推荐好书;二是确实懒,尽管这本书通俗易懂,且每一段的留言都是翻来覆去耐心讲清楚一个道理(知识点),但如果没有跟着书院或书房一路认真走过来,多少还是会有卡点,需要反复重读。
总体感觉《投资研习录》与老唐其他的几本书(价投手册、巴芒演义等)一如既往的好读、耐读,阅读过程中不仅时不时有拍大腿的冲动,更有“这都能解释明白”的叹服。
9月中旬读完第一遍,不敢轻易下笔写读后感(特别是看了年轻的冠亚大师兄精彩解读),再次津津有味开始重读,并在小红圈把书中的金句简单整理出来,增加印象的同时,顺便在众多理念中梳理、选择重点,尝试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今天(10月27日),在第七次记录金句后,有了一些胆量和勇气,先从三个方面写下对这本形式新颖的“解读+记录”体书籍的带给我的一些启发,争取挤进拥有3517圈友中优秀的1/35(假设最终35篇入围,哈哈)。
1.投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化。
都说巴菲特是“股神”,网络上也总有一些从未消失的观点——仿佛只要坚持死了都不卖的所谓长期主义,只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只要用好保险公司(或其他途径)带来的浮存金,就一定能有超出预期的收益。
实际上,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与真正学到精髓,有着从太阳到月亮那么远的距离。巴老爷子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进化的,至少谦虚的他曾表明,是芒格“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建议让他从猿进化成人。
多次投资航空公司的失败案例不说,德克斯鞋业和最终成为提醒他慎重决策的“伯克希尔”公司,已经说明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哪怕是已经走上“神坛”的二老。
即便是我充分信任,愿意无脑抄作业(感恩大气又低调的胖胖唐给机会)的老唐,也会在每一次公众号的文章里数度写下“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老唐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他会在上海机场、洋河出现“土地盐碱化倾向时”干脆利落清仓,在预判分众传媒估值失误后迅速修正、更新方法……这些都提醒我们:不用害怕有错误的认识,投资就是在不断学习中持续纠偏。
普通人慢慢进化成优秀的个体,需要日拱一卒的不放弃,需要从不断的提问中找到答案,需要在改正错误后形成更适合的投资逻辑。
在我看来,做一个合格的“夹头”,终身学习是基础。特别认同胖胖唐关于活到老、学到老的幽默解读——持续的学习,除了带来的财富值外,更值得羡慕的是老年的‘状态’:头脑清晰、日日充实、自己快乐、充满好奇、受人尊敬……,这些东西可能比金钱的价值更大。
现在的我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会被身边的朋友信任甚至跟随,但离我对投资学习的阶段性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起码财报读起来依然磕磕绊绊),跟着圈友们共同学习,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从1月26日刚进小红圈怕跟不上节奏的焦虑,到逐步接受现状从一点一滴的每周记录做起,翻开书用键盘打下一行行字的喜悦与安定,学习投资带给我的乐趣,以及满满的安全感。
2.投资是人生选择的投射。
老唐说,人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得选。而正确的选择需要提高决策力。
每当股市大涨或大跌时,老唐公众号下方的留言总有很多固定内容:要么要求心理按摩,要么对老唐指指点点,认为他错过了什么。对于茅台、腾讯、分众、洋河的各种揣测层出不穷,“这只能不能买(卖)”的问题不绝于耳。这时的老唐也总会被迫一而再、再而三,尤为显眼的“祭出”免责声明。
其实,投资从来不是只有一把标准的尺子,每个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哪怕是收入、净资产、家庭结构大致相同的两个投资主体,因为价值观、各种变动因素等影响,选择也可能完全南辕北辙。
比如我的朋友就经常替我可惜,说没有在茅台2600元的时候出手,然后在1300左右接回来。且不论因经济条件所限只能拥有一只阿茅的独苗。就算是运气足够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在最高点卖掉,我也不敢肯定有没有耐心和定力等个一两年,用如此合适的价格换回双倍股权。
对于6年来的呆坐选择,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如果真的运气爆棚,有如此强的预测能力,那根本不用选择茅台,任何一只股票都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得超额收益。如果我的名字前20年没有在“服不服”榜上,那后20年我同样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运气。我的认知是:真的如此循环操作,必然有一天让确定性很高的阿茅从手中溜走,不仅悔之晚矣,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二是就算足够稳妥,能够等到买回双倍数量的阿茅。尝到甜头的我,下次再遇见此类状况,可不敢保证能够做到不贪婪,而是很有可能再次卖掉所有股权,期待二度、三度……数量翻倍。这样“赚”来的钱,大概率会走到“盈亏同源”的路上,与阿茅失之交臂也是早晚的事。
《投资研习录》143页老唐清楚明白写到:在投资者的生涯里,危害最大的并不是赔钱,而是用错误的方法赚到了钱。
对于愚笨的我来说,与其如此,不如再慢慢攒出另一只、两只……阿茅的本金。遇到合适的价格时,将阿茅与其他资产进行比较,认为有足够“占便宜”的空间后,再伺机抱回来另外的”独立“的阿茅,而不是通过”加仓、减仓“实现股权的增加。当然这并不容易,却是我通过学习自愿做出的最佳选择。
3.投资会奖赏有耐心的人。
今年十一前后,各种微信群已经沉寂到连吐槽和骂人的声音都不再冒泡的前提下,随着A4纸消息不断出台,大A从保卫2700点战役,连涨N天冲上3600。各种小作文开始满天飞,国庆期间券商加班加点开户。
身边的朋友也都热情高涨,纷纷喊着“牛回速归”,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一轮市值新高。听到朋友们”回本或大赚“的消息,经历过几轮周期的我衷心为ta们感到高兴,但也因心情平静被朋友们嗔怪:你怎么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这次的呆坐,是因为我很认同(不确定是巴老爷子还是鲁迅或者爱因斯坦说的,因为搜索书籍没有找到原文出处,这里需要佐渡服务器支持,哈哈):资本市场是财富再分配的系统,它将金钱从没有耐心的人转移到富有耐心的人手里。
1960年的巴菲特已经告诉我们:无须在好年头兴高采烈,也无须在坏年头垂头丧气,重要的是超越我们的比较基准。他还在1975年的股东信写到:股市的波动除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买入机会之外,不再有其他重要价值。企业的经营状况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曾经的我当然也会因为市场先生的疯癫而受到诱惑,在看到市值新高后心猿意马,东躲西挪把家用准备金投入想大赚一笔(2007年左右),却在几年后需要用钱割肉斩仓,虽然没有动用杠杆,也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在看到千股跌停(大概是2015、2022年左右)时面如菜色,定投速度也受到影响,然而因高度认同老唐、螺丝钉、启昌等人的投资理念,克服心里障碍坚定投入,哪怕本金所限盈利绝对值不高,但收益率也能与沪深300的基准一较高下,比起曾经东突西撞时的茫然要幸福许多,还有幸认识了不同圈子里一众”未曾谋面“的好友,已经相当超值啦!
老唐在《投资研习录》120页写下:(巴菲特)是那种很早就想清楚了原则和目标,然后按照既定方针走了一辈子的神人吧。认真想想,正是巴神这一”分支门派“,数十年如一日不停传播投资常识,让我们懂得保持耐心、不多进化带来的好处,吸引了一批同频的朋友,在不急不躁中共同学习、相互提醒,”顺便“赚到钱,成为一名有耐心的终身学习者,更加成为必然的选择。
后续还想啰嗦的话:
关于让自己更靠谱更值得信任,关于只与喜欢的人发展和加深友情,关于专注做有优势且喜欢的事,关于做善良且有钱的好人……
还有太多内容值得花篇幅记录感悟和体会,苦于没有院长的各类知识贮备之万一,也无法信手拈来随便就码出几千字,只有继续在大家卷沙发一样疯狂学习的带动下,按照自己的节奏日拱一卒,做终身学习的老齐,努力成为”有知识储备”的院友,说不定有机会跟胖胖唐坐在一起聊聊,那该是多么幸福的图景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