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字号少陵野老。李白同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称“李杜”。杜诗现存1400多首,他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杜诗融会众长,沉郁顿挫,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文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诗。“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从汉乐府诗歌发展而来,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叙事。有诗叙述的就是美好季节中的痛苦故事。
背景
安使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后来流寓成都。上元二年(公元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就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茅屋
就是“草堂”。当年杜甫为逃避战乱,在朋友的帮助下,选定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茅屋。自诩草堂,当年草堂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现在人们游览的草堂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邻的梅园而成。
丧乱
安史之乱。它是发生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唐朝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因为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他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
补注(略)
结构
第一节,起:开门见山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第二节,承,承接一笔,写茅草被抢的叹息。
第三节,转,笔锋一转,写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节,合,卒章显旨,写忧国忧民的情怀。
段意
第一节,风卷草飞
第二节,群童抱茅
第三节,雨夜难眠
第四节,心盼广厦
还可以概括为:
第一节,风之淫威,屋之惨状
第二节,群童无知的戏谑,老翁无力的叹息。
第三节,生活的苦痛,精神的折磨。
第四节,大声的疾呼,宽广的胸襟。
结句
古典诗词很讲究结尾句子的高妙,欣赏结尾句子的高超艺术,是欣赏整个诗篇词章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因为诗人对结尾句子也就是诗的高潮处特别着力经营,因而对此就应该分外留心。
有的诗画龙点睛,其结句正是表达情意之所在,传神之所在,细细体味结尾句子,可得通篇之精神。有的直抒其情,一看便知,本文结句为诗的主旨所在。
句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的写出了风吹茅草的形状,表现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第二节五句写群童抱走茅草和自己的心情。群童指一群顽童,他们欺我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描写出诗人焦急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倚仗”显出诗人疲惫神态。“自叹息”表现诗人心境,写出诉说无门的困窘之状。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三节八句,由风转雨,由昼入夜,由外而内,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二句,用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布衾”二句明写布被使用多年,以变得冷似铁,暗写家境艰难。
“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
自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的国家和老百姓,为下文做好铺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