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小故事:“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后人为纪念称之为“杜甫草堂”),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清苦。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便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经典名作。
诗歌重在读:正字音,把节奏,定基调,理内容,知情感,赏特色,都要通过反复的朗读来实现。本诗重点强调以下几个字音:怒号,挂罥,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见此屋。这是一首古乐府歌行体诗歌,因此和律诗有所不同,歌行体诗歌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富裕变化,所以本诗的停顿相对比较自由。七言处可采用二二三或四三节奏。要求学生读整齐,声音洪亮,把握诗歌悲伤忧愁的感情基调,以情托声,感情要充沛。
多次朗读之后,讨论翻译,强调重点字词。由于诗歌故事性强,所以翻译让他们借助旁边的注释,进行翻译接龙,基本可以文从字顺。而后让同学进行概括:“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就变得很容易了。
文本的探究学习逐节进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赏析为主。
第一节:秋风破屋
1、用四个字概括本节内容?(秋风破屋)
2、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
3、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 “怒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4、“卷我屋上三重茅”中“卷”可否换成“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5、写风的动词还有哪些?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渲染了风的威力,也表达了诗人痛惜的心情。)
第二节:群童抱茅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
(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一个“老”字,不是故作老态,而是深经战乱流离之苦的心理反应,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第三节:屋漏难眠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本节中你觉得哪些诗句用的好?
(“布衾多年冷似铁”,一个“铁”字,写出被子像铁一样硬,一样黑;“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因为睡的不好,把被子都蹬裂了,说明被子用了很久质量已经很不好;“床头屋漏,雨脚如麻”,一个“麻”字,体现了雨密雨大,诗人的生活极其艰苦不易。)
第四节:直抒胸臆
1、漫漫长夜无法入眠,诗人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庐受冻死亦足!”)
2、用四字词语概括本节式的内容?这一节和前三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祈求广厦或广夏万间)
(前三节写景叙事,主要叙写自己在风雨中的茅草屋的经历和感受。这最后一节直抒胸臆,由个人经历写到愿天下寒士“安德广厦千万间”来收束全诗,推已及人,表现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3、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身逢乱世,困顿落魄,却依然忧国忧民。这是一种大胸怀,也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总结及作业:从早期充满豪情壮志的《望岳》到到本课我们所学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看到了杜诗的“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想想,如果是你面对社会的动荡,生活的潦倒,你会怎么样呢?试用不少于300字的练笔来完成。
本节课的完成轻松自在,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也能够深刻的理解到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课堂参与度比较高,以后可以继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