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子——那是木头做的,还吱吱呀呀叫唤的老窗——田野的气息扑面而来,
久居城市中的人很久没嗅到过这般纯粹好闻的味道了,应该有泥土、新苗、引入水渠的山泉、糜烂在土壤中的根茎。
吃过早饭,走在通往学校的羊肠小路上,商店的店铺名都是极朴素又极回归本真的,比如‘餐馆’、‘杂货店’、‘汉堡店’这样子,并无累赘的花里胡哨。”
这篇文章来自一位衡水中学毕业、现在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寒假时去支教的心得体会。不矫情,不文艺,不故作玄虚,没有“我有很多收获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之类的感叹,有的只是关于支教最真实的记述。
那些好奇、新鲜、犹豫、艰难、感动……你经历过的,或者你想知道的,也许都能在这篇文章里看到。如果你现在有假期支教的想法,或者正犹豫不决,这篇文章可能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以前不喜欢假期支教,或许看完文章后你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全文三千余字,你可以在坐公交或地铁时,或靠着沙发小憩时,点开这篇文章看一看。
一、第一次远行,没有兴奋,也没有担忧
支教地点是福州市永泰县盖洋乡盖洋村的中学,我们是一群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现在就读于复旦的大学生们,来这里做老师。
出发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既没有兴奋,也没有担忧,连那种家人亲戚会劝阻我的情节都没有。怀着旅行般愉悦轻松的心情乘上火车。
当然,下了火车后,我没有想到当地会和我想象的有那么多不一样……也是,从小生活在城里衣食无忧的人,哪里能想象到村儿里、最基层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呢?
但是,当我真正融入那个环境之时,却感受到村民的热情质朴——完全不同于城市社会交际圈的假面社交,聊天内容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噢,还有天气。毕竟,他们是靠天吃饭的。
在田间实践时,小朋友一路都在跟着我,兴致高昂地讲述出现在路边形态各异的作物。“那是李树,那是杨梅……”他告诉我,盖洋人主要是郑姓和林姓(难怪半个班的同学都姓郑),因此班里总会有七八个亲戚,什么她爸爸是我大舅之类的。
这里主要产李子和杨梅,但其实,呕心沥血、经风历雨精心培育的几亩地一年的收成也就一千块钱。
二、作为一个老师意味着什么
先从理性的角度谈谈关于上课的一些东西吧。
学校刚刚放寒假,但是因为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学生们也恰好住学校附近,所以我们前来开展素质拓展冬令营。
初一二年级的课外活动相对更丰富,科技制作、音乐课、建筑课、美术课、经济课这类的兴趣课程也相对更多。初三的学生们离中考就只有半年时间了,课程的安排专业性和知识性更强。
而我,是初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每天至少都会有一节数学课,甚至有一天上了三节。
我不希望我的支教只是单纯的到此一游。既然选择了去支教,就必须对自己面临的角色负责,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怎样成为,最快的方法就是角色转换,即想象自己是一名初三在读的学生后会希望拥有怎样的老师。
我是个“老师迷”,非常喜欢做老师(加引号的“好为人师”),初中时候数学课和化学课上就经常替老师在讲台上讲解题目,到高中特别是高三,数学老师备课工作太大,我作为科代表当然要为老师尽心尽力啦——上台讲题呗。
倒不是我自夸,后来高三毕业我又拉着两个衡中朋友合办了补习班,同时还接了三份家教工作,二十天挣了一万多块钱——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学生们都很喜欢我的课,知识深入浅出,还常常额外将一些名人故事、人生哲理、心灵鸡汤什么的。
越夸越爱吧。
越被人夸奖,我就越喜欢做老师,越希望把课备好,把内容讲解得更加精彩。
大概在出发去福州的前半个月,我每晚睡觉前都在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根据之前已经确立好的大纲增强课堂效果,因为我面对的毕竟是初三的孩子们,他们是毕业班,只剩半年时间就要奔赴中考考场了。
因此,课堂的趣味性次于专业性,五天时间七次课程时间很短,我必须尽全力使得我教授的数学课真的对他们产生实在性的帮助。
我将每节课45分钟分成三个部分:
分享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利用改错本、数学的数形结合、特殊值方法等)、
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并讲解作业、
使用学案讲解新课。
学案我走的是知识点+相关题目练习的路子(内容大半都是我手抄再扫描拍照制作的),以具体的题目来带知识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也可以根据其课堂配合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其掌握程度。
课堂讲解时,我把每一个步骤都尽力讲到清晰明白,因为根据第一节的授课情况,我发现全班有大概五分之四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好,我抛出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或者讲解一个简单题时,随机提问他们,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就是很多人不会……)。
所以,我在课程中会保留知识点部分的板书,题目讲解的时候对应指出知识点,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说了很多我当老师的准备和感受,偏理性一点,而接下来我该谈谈感性的东西了。
三、没有人不想考高中
这里最打动我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学生们。我也走过他们这个年纪,但与我不同的,农村的师资力量远不如城市。
偌大的中学里一共只有个位数的教师,通常是一人教授三个年级的相关科目,老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自然有限,照顾和了解程度自然不深,而一些科目(比如英语)老师的水平本身并不高(因为学生们告诉我,他们英语老师发音错误,并且从来不讲发音,只让他们背单词的组成字母)。
每年能通过中考顺利考入高中的学生并不多,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大多数还未褪稚气的他们,即将面对的,是社会。
还记得那次经验分享会,薛老师问同学们:“你们都想读高中吗?”
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渴望。
没有人不想读高中,没有人不想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缤纷多彩的世界,结识形形色色有趣的灵魂。
每每想起这些,我都提醒我自己备课要再认真一些,哪怕让他们意识到粗心的不应该,把该得到的分数都得到,然后增加考入高中的可能性。
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我们真的希望自己的存在对他们有价值。
说句题外话,当地小卖铺售卖的巧克力只有最原始的“金币巧克力”一种,我答应他们回家后给他们寄过去更好吃的巧克力。还互相约定,如果彼此的梦想都成为现实的奖励。
我诚收获着电视剧小说一般的满满喜悦,满心欢喜。
四、我们太早忘记乡村了
余华在《活着》中如是说: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宫崎骏在电影《天空之城》里有这样的台词:
“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了多么惊人的武器,也不管你操纵了多少可怜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没办法生存。”
他们在赞颂的,正是脚下这方土地,不是硬邦邦的水泥地,而是松软芳香,吸收着万物灵气、养育了人杰风情的土壤。
不是有一句话吗,人杰地灵。
清晰记得大二上学期学习俞沂暄老师的《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说:
“接下来的内容,期末考试不会考,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好好听一下,拥有自己的思考。
大家想,为什么抗日战争之后涌现了那么多杰出的学者、大家,为什么西南联大又穷又苦却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他们为建国做出了多少伟大的贡献!”
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农村的真实样貌?
体验过八亿农民的真实生活?
即使以后更多农村终将变成城镇,即使城镇化势在必行,即使为了更好的生活应该让城市取代农村,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我们太早地忘记了起始的模样。
这趟行程,我与这样的一群人打交道——
他,在严寒里挑着柿饼,用最老的秤盘称重售卖。
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行礼等在凌晨五点的福州火车站,疲倦却欣喜。回家。
五、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
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七七事变”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937年8月28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长沙的天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淞沪会战失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为了保住文化血脉,临时大学决定西迁。
“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得翻山越岭3600里才能抵达昆明。
这个寒假刚开始的时候,《无问西东》大热,朋友圈里也是关于这部电影从多种角度不同的欣赏解读。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以前又何尝不是一群养尊处优的公子小姐,毕竟那个年代不是谁都可以有资格接受教育的。
但是战乱所迫,他们必须从华北地带穿越大半个中国走到西南边陲去,这一走,自然深入到中国最基层,特别是后期,学生们的生活已与当地农民们无异:过日子、打交道、吃喝拉撒睡……
我坚信,这与西南联大教育奇迹的产生是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结语
盖洋支教,扛扁担、劈柴火、入林挖笋、走泥泞山路、识记各种农作物的名字、与最朴实的农村人打交道——甚至于,十几个人会为一盘炒蛋而争得不可开交,也切实体会到“四肢僵竟不能动”的无奈。
根终究还是要深扎土壤。感恩,这几天的支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