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红豆的地里,不施肥。施肥的话会光长叶子,不结豆子。”市子穿着一件贴身的棕色毛衣,一双黑色的干活用的大胶鞋,一边弯腰播撒着种子。
这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村庄“小森”,日复一日,人们耕作,收获,从土地上摘下作物,在冬雪里储藏。“白云飘过,阳光照射下来,树上的积雪便会掉下;阳光被白云遮挡时,纯白的雪便静静地躺在树梢上。”
这便是电影《小森林》所描述的画面。
自幼与母亲生活在小森的女孩市子,长大后在都市生活了几年的市子,在与男友分手后选择回到了小森,这个到镇上的超市骑车要30分钟,被森林和农田包围,夜里常有不明“访客”(有一集甚至夜里有熊去储藏库偷吃了粮食)的村庄“小森”。从一开始对喧嚣城市生活的逃避,到内心对与自然亲近的愿望的苏醒,最后选择留在小森,生活定格在天与田合一的一方净土。
春秋冬夏,种植数十种的蔬菜,谷物,加工成一道道美味或储备作为来年春天的粮食。春天插秧种水稻,等水稻长得比样的洋鸭还高时,便将他们成群赶出圈子。鸭子们欢快地跑向稻田,在一道道秧苗间嘎嘎地窜来窜去。
田地从不施肥,也未使用农药,鸭子们乐得自在地吃田里的害虫,它们的粪便也是最天然的肥料。就这样,形成一个无需人为刻意加工的有机的生态闭环。
“我不在小森的时候,奶奶每年也都插稻割秧捡核桃吗?”
“是啊,小市没出生时就一直就这样,年年都这样。”
同村的奶奶一边帮市子把刚收割的稻穗放到木架子上,一边笑呵呵地与市子闲聊。“住小森的人和城里的人不太一样。”刚回小森的时候,与市子同村小两届的学弟说道。
是的,选择在小森生活,这种自给自足方式生活的人,同时,也选择了更为返朴,自然,亲和,更为感恩的生活态度。他们把自然所赋予的植物,水,天气视为自然的馈赠,用作物本来的属性,加工成一道道的美味佳肴。
“我做了咖喱,一起吃吧。”纪子手捧着竹制的饭盒,站在市子面前。纪子是市子同住小森的好友,一个同样率真的女孩。在与市子发生口角后,纪子捧着自己做的咖喱来到了市子家里,两人吃着便当很自然便重归于好。自己做的便当,你尝尝看哦。有什么能比送去用自己亲手收割,制作成的食物更能打动人心的交流呢!
与此相较的是,市子去超市打工时碰到一个颇有好感的男孩。一次一起吃饭时,市子给他带去了自己做的便当。女孩子的心意,全都在便当里,市子垂着头,有些害羞。男孩在得知这些食物的材料都是市子自己亲自种时,却只是敷衍地夸了两句然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市子的世界里。男孩喜欢汉堡,隐喻着男孩崇尚物质,时尚又快速的生活方式。男孩觉得市子“廉价”的便当礼物不值一提,他们的擦肩而过,市子与纪子好友多年的交集,恰恰是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
选择留在小森的市子,去森林捡拾落下的栗子把它做栗子罐头并乐在其中的纪子,年复一年在小森享用自然作物的人们,他们更多选择了对自然不打扰,不毁坏,顺其属性与其和谐共处的生活。
因为更懂得对自然回馈的感恩,对生活的所有也更加热爱,更加珍惜生活点滴的幸福,无论是秋雨冬雪夏阳暖春的交替,悄然造访的小动物,还是生态自然的食材。在他们看来,自然赋予最好的礼物,最为珍贵的,便是无需添加任何原料便弥足珍贵的东西。
在喧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背后,也许原生态,自然,柔和的慢生活,轻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