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枝叶关情”的“重农”情怀,找准“三农”工作“切入点”。要时刻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三农”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接足底气、深扎根基,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深入走好群众路线,确保工作走深走实。常下基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进民心最深处,听民声、解民意,在群众建议声中发现痛点、难点和焦点,凝结出“好点子”“新做法”,能让民声表达更实际、精准。同时要集思广益,发动群众积极为“三农发展”建言献策,找准实施政策的切入点,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做好典型村建设工作,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真正让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直起来,走向“共同富裕”。
厚植“民以食为天”的“爱农”情怀,把握“三农”工作“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广大党员干部要耕好“粮食安全”责任田,带领全体群众守住耕地“红线”,守好高标农田,有效做好耕地流转,保证“不弃耕、耕种高效”,同时要对承包经营等行为的监管,重点监管试图改变用地类型等触碰耕地红线的行为,并予以及时制止,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中国人的手中。同时不仅要加强与农业技术人员的联系,还要培育本地耕种科研人才,通过“雁归计划”加深与攻读农学专业在外学子的联系,适时引雁归巢,加强中国粮中国产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厚植“时时放在心,事事有落实”的“兴农”情怀,明确“三农”工作“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干部是直接与群众沟通的知情人,要扎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争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引导村“两委”干部不仅要重视村常住村民的心愿,更要对在外乡贤的乡愁上心。是农村的天然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变农村既有面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探索一条生活富裕及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依托乡村文化禀赋,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让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