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在当下一直都不是稀缺的商品,也就印证了那句“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而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行动的或缺。正如我们买了一堆书,看了几天便放弃,还自我安慰:“明明我看的书也挺多,也没什么长进啊”;某某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不屑于做课后练习,一到考试成绩就上不来,于是同学们就在背后议论纷纷。这种“低效率的勤奋”相信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并不少见。还有一个原因,方法论的过载催生的选择焦虑让现代人无所是从,于是,方法多等于没方法。
根据脑科学理论,边缘层会过滤掉大脑认为没有价值的内容。于是乎当我们接受一个方法论的时候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个方法论当然就不可能在边缘层幸存。于是乎,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应该符合以下两个特征:
一 少量
二 向自己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
满足以上两个前提条件后,接下来一步才是重中之重:
三 践行
在知识付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并不缺方法论,缺的是一个行动的心,因此,再怎么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也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行动是否需要一个期限,如果需要它的期限是多长。
正如李笑来所说“一件不起眼的事只要加上一个长时间的期限,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比如学外语,学习编程”。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回归到方法论践行的最终目的而言:“追求自我成长”,因此践行的首要目的是判断方法论是否对你起作用,如果自我感觉不佳,那么这个时刻就是方法论的期限,反之,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了。
坚持!
下面奉上关于坚持的方法论:
你一定很期待吧!
其实它的方法论非常简洁,就是:
没有。
如果你相信坚持的力量,认为很坚持很坚持才能做成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你一定做不成,因为你打心里认为这件事很难,当然就需要诸如坚持,毅力,翻译过来:你骨子里就不愿去做!在这我们不得不提大脑的痛苦遗忘机制:“越痛苦的事情遗忘的越快”,试想:当我们背单词这件事需要很坚持很坚持才能做到,我们潜意识会感到痛苦,而伴随着这段时间的单词也就随着痛苦一起烟消云散了罢。
因此,尝试着赋予一件事足够多的重大意义,这个意义分摊到每一天,你还需要“苦苦坚持吗?这个重大意义就是人们常说的“内驱力”。”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找着足够重大的意义呢?别忘了,给这件事加一个“时间”期限,它的重要意义自然浮出水面。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两个月...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将面临这样一个状态:每天早上起床叫醒你的也许是梦想,接踵而至的是日复一日的无尽空虚感,这也是我刚刚经历过的一个时期。这种状况我称之为“重大意义的淡化”,这是时间在记忆里留下的痕迹。这个时候,拿出纸和笔,写下这件事没有完成的负面后果(越惨越好),其目的在于让大脑感到恐慌,进而产生焦虑,接下来的行动会是自然而然。
这么4,5个月下来,这件事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哪一天没有做就浑身不自在。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说法在我看来是不严谨的,坚持21天只能说提高了习惯养成的概率,距离习惯的养成,还差的远呢。如此看来,“坚持”与我而言,统统都有放弃的嫌疑。
说到这,不妨将坚持从你的字典里删除吧!
总结一下:
1 方法论的三要素:少量;强调重要性;践行
2 两招废除坚持:1)赋予重大意义;2)强调负面意义。
PS:如果我的方法论给你一些启发了,不要吝啬点赞哦,您的支持是对我莫大鼓励。
“坚持”方法论来自李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