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隐藏自己的情绪,迎合别人的期待,想讨所有人的喜欢。
你想要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吗?
中国的父母大多没有“边界感”。
他们认为,孩子都是自己生的,当然要“了解”他所有的一切。包括孩子不想让人知道的“隐私”,尽管日记里只是写了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家长看以后,还会嘲讽道:“多大点事,还不让看了”。
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理应唯父母的命是从。他们不接受孩子的拒绝,不管孩子有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决定,就要打压。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堵得孩子哑口无言,可父母的决定真的让孩子幸福吗?
他们认为,孩子不能惯着,有一点小成绩就要打压。免得他“骄傲”,却不知道,本来满心欢喜的孩子,心情瞬间跌落低谷。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看出来孩子“飘”的,有时候只是想分享这份喜悦啊!
……
不管孩子是抗争、还是哭泣,家长总是会有理由反驳孩子。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一句“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来搪塞孩子。
如果孩子有些叛逆,家长就会语重心长表明自己的辛苦……这样的孩子慢慢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孩子没有自我,也不敢有自我,久而久之就失去自我。这种和家长的相处模式,会带到他的人际关系中。他无法拒绝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的要求,即便是让自己感觉到不舒服也会硬着头皮接受。
作为家长,你真的想要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吗?
如果你不希望,那请停止文章开头的三种行为。
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肯定和鼓励孩子。其实,鼓励孩子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夸赞孩子,鼓励孩子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肯定和鼓励孩子可以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而打压久了,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怎么也做不好,丧失积极性。
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多多鼓励孩子。相信一定能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早教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刻。
希望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都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畏惧任何人的眼光,活出真正的自我,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具有自我价值感的人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