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阳明先生将世上的学问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身心讲学,还有一类用口耳来讲学。用口耳来讲学的,揣测估摸,讲的是捕风捉影的东西。认为能博闻众读,拥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开口能诵读经典,便慬得“道”了。在现在没有一个人脑比一台电脑贮存的知多,照这样的说法,电脑便也懂“道”了。而用身心讲学的,言与行,学习与观察,都是确确实实求诸于自己的良知,笃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才能体悟到真正的“道”。所以如阳明先生说圣道必须体悟后才能认识,圣道必须学习之后才能明白。
夫学贵得之心
做学问,贵在用心体会。阳明先生说即使是孔子所说的话,用心体会了,觉得不对,也不敢就把它当作是正确的,更何状对那些不如孔子的人所说的话呢,用心体会后认为正确,那么即使普通人说出来的话,也不敢认为是正确的。
“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者,只此功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
“格物”贯穿学习的始终。格物是格心中的物,格意念中的物,格见识中得物,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中所用的功夫里最能看得见的地方。
阳明先生通过答罗整庵少宰书,向罗少宰说明了自己学说的处境和对“格物”的认识。并对罗少宰的致疑表示了感谢,给我们做了“格物”以学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