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做出的选择不是靠经验要不就是靠习惯,凭直觉做出选择。
某天我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服务员拿来菜单要求点菜,在我翻来覆去看菜单还没有决定吃什么菜的时候,服务员用铅笔画出了十几道菜,并强调这是店里一直以来卖的最好的菜,我也就在她的推荐下点了4个,之后她问我要喝什么啤酒还是饮料,我也就加了两瓶啤酒。紧接着她上了消毒餐具和餐巾纸。
这些看上去都是顺其自然,不知不觉我点了她为我们推荐的菜和啤酒,并且还默认我需要餐巾纸。我当时是理性的吗?怎么没有点餐馆没有推荐的菜?服务员怎么知道我会购买餐馆给我提供的餐巾纸?
我按照她给我提供的备选方案里迅速完成了点菜,餐馆节省了成本,我也节省了时间,大家都皆大欢喜。没有通过强制性手段或硬性规定,便保证我的“自由选择权”和餐馆的“利益最大化”。这股轻轻推动你做出优质选择的力量,就是“助推”。
在你做不出很好的选择的情况下采用温和的专制主义,也就是说不强制你选择,而是建议你或者突出某些有价值的选项让你选择,从而提高选择的质量。助推这个心理学概念,不仅被商家运用,还可以被政府运用。
现在垃圾食品泛滥成灾,除了各类超市之外尤其是中小学门口更是如此。如果政府强制规定人们不能吃垃圾食品,只能吃健康食品,这就是一种粗暴的干预,尽管政府的用心可能是好的,但结果一定很糟,不让明目张胆的卖就会偷偷的在小区里面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发现的地方卖。这种粗暴的专制主义在现实中随处可见。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呢?比如,我们可以把新鲜的水果用更低廉的价格、更方便地方式提供给消费者,那么,很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主动地选择健康食品,这样通过改变环境来影响人们的决定,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学校食堂也可以通过改变食品摆放的位置,在学生容易拿到的地方摆放健康的食品,在不容易被拿到的地方放上少量不太健康的垃圾食品,用改变摆放位置来影响学生的用餐习惯,尽可能减少对非健康食品的消费量。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及时反馈的方式来改变选择的结果。政府想让人们节约能源,仅仅在墙上张贴一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标语是没有用的。假如让商家在制造空调时让空调不仅要显示制冷的温度,还要实时显示消耗的电量,可能就会让人们及时调整对空调的使用习惯。月底让每个家庭在收到电费账单的时候,能够从账单上看到自己的用电量和邻居的用电量的对比,那么,出于“同伴压力”,很多人就有可能自觉去注意节约用电。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发自内心的,为了让孩子和学生作出更好的选择,我们是该开动脑筋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通过一些小小的调整,“助推”孩子们形成更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