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活着》的短文,简单地讲述了我的学姐,一位坚强面对人生的女性,一颗使我不敢直视的灵魂。后来翻阅了余华先生的《活着》一书,才发现自己的格局或许太过狭小,“活着”所强调的,也许不应该仅仅是坚强或者尊严。
作者用代入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旧中国至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时代变迁的背景来描述了主人翁“福贵”悲惨的一生,从大富大贵的荒诞不经,到门庭破败的贫贱生活,他都依然没有完全醒悟。而后被军阀掳去,随着部队东奔西走,终日战战兢兢地生活在枪林弹雨之下,这时的人命,真的不及一颗子弹一个大饼。来到新中国时代,我原本以为他的生活终于走出困境了,他这一家也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孰知这才是作者投下毒药的伊始。主人翁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地死去,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在还没有阅读《活着》之前,我一直认为托尔斯泰笔下的卡秋莎是这个世界上最惨的主角,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原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作者手法之冷酷心肠之残忍令人无法弄清楚,这个“福贵”究竟是坚强还是冷漠,或者两者都不是,只是他麻木了死亡,麻木了生命,麻木了“活着”的意义…
歌者以声动人,书者以文感人,全书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精致的布局,也没有传说中的帅哥美女,只有粗俗易懂的文字和简单的人物描述,平平淡淡地演绎着惊心动魄的场景和生离死别的嘶吼。虽然我不屑于作者一味地冷酷,将悲惨贯彻始终的做法,但我不得不承认,文章感人,他做到了!这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有所感悟的好书,因为它一次又一次催动了我的泪腺,撩动了我的情感。当然,或许只是我易于伤感、承受能力太差,并没有自己妄以为的那样强大,又或许生命于命运而言,从未曾强大…
阅读《活着》一书,您可以看到生命的脆弱,您可以感受到身为“宇宙尘埃”的无奈;您也可以看到“活着”的伟大,您也可以切身感受到“珍惜生命”的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对生命有所敬畏!某司机急病突发,在生命结束前一刻将旅游大巴刹停在悬崖边上,使得车上三十多名乘客得以无恙,他做了什么?他仅仅是忠于自己的职业,他的职业就是尊重生命,保证乘客的安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做到了,所以他是伟大的!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致使父母失却所望,不致使妻儿失去依托;爱惜他人的生命,不致使他人的父母妻儿失去依托盼望,或许这,才是生命最崇高的本质。
“福贵”那懦弱或者说是坚强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认命”,是啊,生存在这茫茫渺渺的人世间,谁又能不认命呢?我从不相信“命运”一词,也不相信“人定胜天”这个说法,冥冥之中,总有一些事物是我们无法寻获的,也总有一些看不见的界线是我们无法逾越的,但是,这不包括思想,我始终相信,人的思想,是无穷无尽,无界和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