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任务需要和其他单位人员一起去,我以为是对方的工作,我是在尽力配合她。
跟对方电话沟通中,我觉得对方应该做好大部分安排,但是并非如此,遇到沟通不畅,我就非常生气,跟领导抱怨对方。
领导说:都是工作,别夹杂那么多个人情绪!她要是不来,你也得自己做这个工作。
领导简单一句话,我忽然马上转变了观念,一方面是觉察到了我表现过分的情绪;另一方面转换心态,是将工作看作是对方是为了帮助我完成。
在那个当下,我就突然发现,我何必要生气呢?生气或者愉快的完成工作,结果都是要完成,何必这么傻,还找不自在。
转换心态之后,我再与对方沟通,就非常通畅,把时间/行程/内容都敲定了,并按计划顺利完成了。
一整天下来,我都抱着这种心情工作,今天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有些平时会拖延的工作,也及时完成了。
今天我发现,消极的情绪并非对方引起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次生气,是因为给对方扣上了“她应该”的帽子,还有我固执己见的认知导致的。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情绪ABC理论,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可见,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时,我们通常会怪罪某事或某人,但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选择了愤怒,我选择发脾气,我选择消极对待····
一旦转换了对此事的认知和信念,情绪也会瞬间转换。如果我足够理智,我就应该选择平静一些,毕竟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不利,也会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