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稍微有些抱负与理想的学子们,总是会想像勾勒着自己的未来。有些人想继续考研,有些人想要留学,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想着自己未来一定要成为像某某或是某某某的企业家。面对数以百计的员工指挥若定、威风八面,拥有千万家产,有车有房⋯⋯但是,参加工作几年之后,许多人早已经屈服于现实,心中的熊熊火焰也一点点熄灭。今天看了吴军老师专栏文章“常识、科技和艺术”之后,对此有些想法,记录下来给予自己一些不同的思维。
吴老师提到:“什么事从0分做到50分,靠的是常识,没有常识做为基础,谈论到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然而“常识”对于每个人来说,也都是不一样的,基本的常识可以从教科书本上习得。但是,同样地课堂上,同一位老师,面对底下50位不同学生,最终对于老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都截然不同的。所以,由于每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做为基础“常识”操作系统的建立,时间一长也就天差地别。操作系统有了差异,那么建构在上面的许多概念与认知,也影响着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在职场中许多年轻人刚步入社会,常识性的工作,可能也只有0分到30分,经过工作岗位的各种不同现实问题的历练,才能逐步提升。而这个提升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成本了。有的人进入职场2至3年,就从员工晋升管理职位的小部门经理,同时也开始学习管理并建立自己脑中有关管理的常识系统。但有的人却是“干一行、怨一行”,滚石不生苔,几年过去,还是依然故我,一事无成。
其实,这也就是笑来老师本周讨论的题目,将工作的目的想清楚,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成长上,在关键时刻,能够勇于尝试挑战,而收入不再是主要的工作目标。如此一来,在每日工作时间内,我们就能够将工作与自己成长并联在一起,更清楚的建立“多维度的常识系统”,积累自己的价值。今天谈及“统筹方法”文章中,数学家华罗庚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以泡茶案例来说明“串联”与“并联”的思考,如何安排工序流程,缩短工时,合并次要环节,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周的讨论中,我们重新认识了“长期”,更深入的理解到:
-对能力越强的人来说,“长期”越短……
-对能使用正确策略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对有能力在投资之外赚钱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而“在投资之外赚钱”这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透过“并联”思考,可以不断打磨学习,并且逐渐积累经验,随着我们自身价值不断提升,相对的估值也将有所对应。这样一来,在生活中能产生盈余,也就有“定投策略”所需要的每期投入,进一步产生复利累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