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2016-11-07第347期
【编者按】
吃着“梨”和“南瓜”的“我们”,究竟会看到什么样的视频?
上周,梨视频的正式上线着实让朋友圈热闹了几天。这颗“澎湃味的梨”是邱兵第三次创业交出的作业,也是其团队从纸媒、资讯APP转战视频赛道的再次出发。
全媒派早在8月份就独家专访提前一步“离队”澎湃、现任梨视频总编辑的李鑫,解密梨视频团队构成与业务方向。
时隔两个多月,新京报重拳推“我们”,南周上线“南瓜”,界面“箭厂”也已向业界射出利箭…视频创业这把火越烧越旺,尤其由媒体机构“孵化”而出的视频项目组队集结,有别秒拍、美拍等视频分发平台,这些原创属性极强的内容项目将呈现何种面目?
全媒派(qq_qmp)梳理几大新近视频厂牌,再次对视频创业输出“切片”观察。
#视频:梨视频预告片《你的时代》 时长:0:02:21
乘风而来,这是怎样的一颗“梨子”?
从今年七月底开始,梨视频就有内容测试产品在各大平台上发布,也不时有各栏目组的招聘帖流出,在梨视频于11月3日正式上线时,“邱兵”、“梨子”等关键词席卷了传媒圈。视频内容创业领域入局者众,梨视频有怎样的特点?
定位:短视频资讯形态
在App Store的页面上搜索梨视频,其名称“梨视频”后跟着一句“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短短九个字其实道明了梨视频的内容定位——好看,资讯,短。梨视频大部分视频“时长控制在30秒到3分钟之间”,力求展现新闻事件最精华的内容。而偶有的一些纪录片也多在10分钟的篇幅内。
在短视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如“一条”、“二更”等,侧重于生活服务类的内容,而有着“澎湃味”的“梨子”势必要在新闻资讯上大展身手。在这个创业团队中,有不少邱兵带过来的媒体人,例如“冷面”栏目的《亚军》项目负责人便是前澎湃人物主编卢雁。可以说,梨视频的长处是资讯,短板是视频——从文字团队转型,在新闻的敏锐度以及挖掘力上必定是专业级水准,但是在声画语言的运用上,这个团队还在不断地学习与磨合。
#视频:《亚军》系列之三届奥运亚军王皓 时长0:05:01
模式:PGC导向,原创分发
正如已经打响名声的栏目如“微辣Video”、“冷面”等,梨视频的资讯以不同的版块呈现。
例如“微辣Video”以趣味性为长,“冷面”是新闻人物回访类视频,“风声视频”瞄准社会问题,“老板联播”则是关注大佬动向。还有关注海外的如“时差视频”、“digger”,以及文娱类的如“文娱小队长”、“眼镜儿视频”。
除了自制内容,梨视频也为其他视频产品提供平台,入驻者包括“罐头视频”、“微在涨姿势”、“《钛媒体》在线”等。
除了这些内容各异的栏目,梨视频的全球拍客计划也颇受人瞩目。打开梨视频,你可以方便地找到这个“上传视频”的地方,成为拍客中的一员。其报酬也相当丰厚,“一经采用,提供400元的基础酬劳,并根据播放量发放奖金”,如果有人正处于一则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其手机拍摄的画面就能成为梨视频的素材。目前,梨视频已有3000余人的拍客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但与“秒拍”等为用户提供内容分发平台不同,拍客拍摄的画面只是作为梨视频的素材,最后面世的视频一定是经过梨视频剪辑后得到的。邱兵多次向媒体表示,视频是一定要精剪过的,用户没有时间观看长时间的内容,必须呈现精华部分。因此,梨视频还从一家美国公司引进了机器智能剪辑技术,处理基础的剪辑工作。
在正式上线前,梨视频旗下多个子栏目曾在优酷、腾讯、秒拍、乐视体育、B站等各大平台传播内容,以测试用户反馈。这与当初澎湃上线如出一辙。上线后,传播通道将会集中于自身平台还是内外联动?要得出结论,还需要追踪其视频内容分发节奏。
此间风大,视频孵化项目成主流?
梨视频的创业形态,堪称是媒体团队从文字向视频转型的代表。“媒记”早前的一篇文章提到,8月时,梨视频很多员工还在进行密集的视频剪辑培训。这也从侧面说明媒体孵化视频创业的特征,即文字团队成为探路先锋。
除了梨视频,其他“入局者”中还有哪些代表性的视频项目?
新京报“我们”
10月中上旬,《新京报》连续四天刊登广告,预告“我们”的诞生。“新闻直播,看我们!”,“新闻视频,看我们!”,“新闻现场,看我们!”,“关键时刻,看我们!”等等,这些口号预示着“我们”将是专注新闻内容的视频平台。
事实上,“我们”是短视频与直播风口上,新京报与腾讯合作推出的纯新闻视频项目,而其定位则可从招聘启事上便可见一斑:
1) 内容:以直播、点播视频节目为主,并融合文字、图片、声音等全媒体元素。专注于新闻,以时政、突发热点和重大事件为主,适合互联网、移动端传播。
2) 背景:为迎接新闻视频化和媒体融合的大势,新京报与腾讯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拥有新京报的新闻专业生产能力,以及腾讯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
3) 团队:30人专职视频制作团队+200人新京报记者。
4) 理念:在现场,在一切新闻发生的地方。追求新闻的专业主义和视频的专业质量。关注新闻中的人并把人作为最高价值。
5) 目标:成为中国最好的移动端视频新闻生产者。
与梨视频“好看、有趣”的资讯站定位相比,“我们”视频更多强调的则是“只做新闻,不做其他”。
南周“南瓜视业”
“南瓜视业”和“梨视频”被一并调侃为“取名爱用农副产品”,这个标榜着“服务于吃瓜群众”的公司正是由广东南方周末经营有限公司、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代表南方周末电视团队的小强填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合投资成立。
与南方周末气质鲜明的“读懂中国”相比,南瓜视业让人惊异于它对“文娱”方向的偏重。不谈国事,不谈政事,无特稿也无深度报道,这颗“南瓜”瞄准当下文娱风向,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视频平台。并且,在传播终端选择上,电视台、视频网站和移动终端并行不悖,南周的这步棋,着实让人既疑惑又期待。
界面“箭厂”
“界面”堪称传统报业的媒体融合的领军代表,9月,界面推出“箭厂”视频项目,重点生产“原创短视频纪录片”。
箭厂从Vice挖来了不少资深导演和制片人,也从央视等平台招兵买马,决心不小。而从它目前发布的视频来看,人物记录将是最大的特色。在人物选择上,争议性、话题性对象是优先选项,包括MC天佑、庞麦郎、“华尔街的执业风水师”、“纽约的Gucci男模太极大师”、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等,都成为“箭厂”推出的纪录片主角。
与梨视频的全球拍客计划类似,箭厂也意在将视频分发渠道搭建完毕后,发展自由拍摄者,让他们成为箭厂的合作伙伴。
“叔叔辈”视频创业如何跳出传统窠臼?
上文提及的几大视频项目,皆带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内容优势无需多言。但是,除了内容生产之外,视频分发、运营思路能否跳脱出传统的机构模式?
我们不妨将视线投向国外。邱兵的团队曾直言向Great Big Story学习,这个CNN旗下的视频工作室的确与梨视频的发展诉求非常接近。CNN之所以成立GBS工作室,是因为发现网络用户的两大需求:一、从社交平台中获取新闻资讯;二、获取高质量的新闻资讯,同时也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传统“玩家”纷纷开始生产高质量网络视频有关。
除去视频内容的充实,GBS的一大特色便是社交平台的多样化分发。它的内容分发渠道不仅有网站、IOS、Android客户端,还有Facebook、YouTube、Apple News和Snapchat等多个社交平台。据GBS称,他们的视频在上述所有平台上的观看总量已经达到了1.6亿次,在Facebook上,GBS收获了200万的粉丝,而GBS在YouTube的频道也有超过14万的订阅者。自上线以来,已经有900万用户访问了GBS的网站和手机客户端。
#视频:欢迎来到GBS工作室 时长0:01:14
事实上,我们在梨视频前期“预热”阶段,看到它在不同分发平台的努力尝试;“箭厂”基于界面自有渠道有效分发;“我们”则得益于腾讯平台的传播优势,确保直达大基数用户;“南瓜”内容创业则试水多终端同步分发。国内的视频项目早已有多样化分发尝试,并带有鲜明的平台烙印。
此外,我们也关心这些由传统媒体人主导的视频项目,究竟能否找准网感、把握游戏规则?
近来众多试水视频创业的“核心”人物,年纪已近不惑,“有网感”、“年轻人爱看”是他们为产品制定的生产准则,但同时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叔叔辈”的产品,要让“小朋友”叫好,这条创业路上,注定将充满试错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