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选择:
除垂直类的资讯产品以外,其他几类产品所收录及展示的均为综合类的新闻,即涵盖多个领域面向多元化受众群体的。我希望主要分析的是满足多元化内容需要的综合性资讯产品,因此垂直类的资讯产品就暂且不做详细分析了。
传统资讯类中,我将选择腾讯新闻、凤凰新闻和网易新闻来分析,腾讯的用户量最大,凤凰凭较少用户获得了仅次于腾讯的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网易的产品设计我认为有许多特色值得注意,因此选择了这三款具有代表性的。
聚合类新闻产品我会选择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的产品结构恕我实在找不到值得分析的点,但它的某些做法还是值得研究一下的。
订阅类的产品我主要分析即刻,轻芒和Flipboard不做重点分析但会针对其产品特色思考一下值得借鉴的点。
碎片化的新闻产品中,Quartz是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但结构比较简单因此也不做详细分析只来简述一下其产品特色。
竞品分析1:传统资讯类
通过粗浅的感知,在内容源上,三者都倾向于报导世界上发生的事儿而非给予深度的解释,因此都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整合多家媒体的报导,力求做的丰富而全面,但相较而言三家的内容源各有侧重。在分发效率上网易的推送会更精准一些,并且优质内容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帮用户降低了搜寻成本;凤凰新闻中规中矩,没什么让我觉得惊艳的点但是也没什么失误;腾讯新闻的推荐内容则显得有些不太准确,但是本次讨论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因此算法问题暂且不说。下面是详细的分析。
1. 产品结构:
2. 功能及场景分析:
正如本文开头所言,本篇产品分析报告的写法看的是各类产品各自是用什么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的,因此也就表现在了不同场景下的功能设计上。
场景1:工作需要,阅读新闻以了解业界最新动态
在功能设计上对这方面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从新闻首页的频道列表中找寻自己关注的对应类别,不过从内容上来看,传统资讯类的新闻产品承担的更多是报导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而非解释它们,因此出于工作需要而阅读新闻资讯的用户群体或许并不能在这类产品中找到满意的答案,也因而垂直类的资讯产品能更好的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场景2:了解一些跟自己的生活相关的事情
这方面我认为是传统资讯类产品的主要发力点。
从功能上来看,腾讯、凤凰和网易三家都通过频道列表给予用户多元化的内容范围,并且在形式上都通过图文消息、视频、直播等形式来给予用户不同的阅读体验。
与其他两款应用不同的是,网易新闻设计了其独有的话题功能:
通过“问吧”和“话题”这两个内容版块,用户可以通过问答或群组互动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跟用户生活相关的事情分为两种,一是这件事情本身很重要,会对用户产生影响,但并不是用户平时关心的话题中的;二是用户平时关注较多的内容。后者可以通过算法得到充分展示,但是前者却有可能被信息洪流淹没。如果用户不能从新闻产品中获取到当天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那这款产品也就难以被用户留下了。因此我认为资讯类产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圈重点。
这三款APP为我们展现了三种圈重点的方式:
第一种:头条中的头条-banner/置顶
腾讯新闻采用大图配文字说明的方式作banner,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
但是这个版块并非固定版块,刷新后有时会以要闻置顶的方式来显示重要内容。
与其他应用一样,置顶的通常是中央的某些会议声明。
网易新闻也以要闻置顶的方式来显示重要内容:
与腾讯新闻相同,对于此类中央要闻,网易新闻也是同样以专题形式来编辑的置顶内容。
第二种:重点内容摘录
这种方式算是跟“圈重点”这个词最相符的了。
腾讯新闻采用“24小时必读”的方式将当天发生的重要事件陆续发布。
但是“24小时必读”的入口却在内容列表中,有时会被信息洪流淹没而藏在极靠后的位置,并不容易查找。
网易新闻采取的圈重点方式是将要闻与头条内容分离,头条中或许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而要闻中则是用户不一定感兴趣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新闻。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随时快速的查看重要新闻,同时也不影响阅读纯粹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
小结:
让用户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容易,但让用户在不影响其阅读体验的情况下阅读自己不感兴趣但又很重要的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腾讯和网易新闻都有帮用户“圈重点”的意识,只是方式不尽相同。
以banner展现重要新闻的形式很好,既吸引眼球又不影响用户阅读后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4小时必读”的形式也很好,提纲挈领的将重要新闻按时间顺序倒叙排列,使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优先展示,非常契合用户需求,只是这个版块的入口未免太隐蔽了些,或许始终处在第二屏的位置或者安放在一个单独的频道会更好一些;
将用户感兴趣的与不感兴趣的内容分离我认为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相比而言,凤凰新闻似乎并没有这方面意识,我观察了几天,发现凤凰新闻中没有任何帮助用户圈重点的内容版块,这在帮用户减负上并没有其他两款应用那么好。
场景3:休闲娱乐,获取朋友间聊天的谈资
针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三款APP都提供了许多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内容频道,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频素材。同时,三款应用还有其各自的特色内容:
腾讯新闻发力于直播,提供了热门、资讯、财经、娱乐等多种类型的直播内容。另外,腾讯新闻还在“推荐”版块中添加了话题关注的功能,在某一大类(如娱乐影视)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持续关注。
我认为这个功能比较类似即刻的产品思路,将资讯切成极小的话题点然后将与此话题点相关的内容聚合起来,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关注到自己最关注的话题。与即刻不同的在于,腾讯新闻的这个功能所切分的所有话题点都是围绕新闻的,因此相对而言话题范围虽然没有即刻广泛,却非常符合其产品定位。
凤凰新闻发力于视频,提供了几个其独有的视频节目,如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以及大量可供下载的音频节目。这些节目赋予了凤凰新闻在内容上的竞争力。在直播内容上,凤凰新闻所提供的内容则远不如其他两家丰富,并且只是作为新闻版块中一个较为弱化的功能以丰富内容形式。
网易新闻在内容频道上较其他两款应用更为丰富,针对休闲娱乐的需求,网易还提供了跟帖、轻松一刻、段子、哒哒趣闻等多个内容频道。
在直播内容上,网易新闻也提供了不亚于腾讯新闻的内容种类,并设计了大直播、在现场、星在线、纵横谈四个有针对性和话题性的直播内容。另外,刚刚提到的“问吧”和“话题”两个内容版块也极大丰富了用户休闲娱乐时的内容需求,互动的形式使得用户与产品产生了更深的羁绊,增强了使用粘性和迁移成本。
功能分析:
我想挑选三个我认为最值得分析的功能来简述一下,一是直播,二是评论,三是网易的“话题”版块。
功能1:直播
直播是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的重头戏,因此主要分析一下。
1.入口:
腾讯新闻中直播的入口只有一处就是底部导航栏。
网易新闻中,直播的入口有两处明显的和一处较浅层的,明显的一处是底部导航栏,另一处是新闻首页的顶部导航中,顶部导航中的不仅是切入直播版块的入口,还显示了当前正在直播的频道数。另一处浅层的是在新闻首页的频道列表之中,排位先后取决于用户将其放在何处,不过鉴于从首页切换至直播版块极其简易,相较而言频道列表中这个显得有些多余。
2.预告:
预告是直播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功能,就像电视节目预告一样,它能够告诉用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用户感兴趣的节目是用户想看的,甚至是不希望错过的。
腾讯新闻的预告内容入口比较简单,是置于顶部的一行文字(“18场直播预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网易新闻则要多了很多入口:
-
①Banner:
就像视频网站一样通过banner的形式把最近的重磅直播预告告知给了用户,重点突出而且吸引人。
- ②内容列表
在直播内容的列表展示中,内容被分为三类,最靠前的是正在直播的内容,其次是直播预告,再次是回顾之前已直播过的内容,非常符合内容展示的优先级。
- ③顶部导航的直播提醒
该按钮既有提醒之意,又声明了近期有多少场直播。
对于预告内容的展示二者也不尽相同:
腾讯新闻采用的是突出标题的形式,其次说明直播开始的时间、发布者、预约观看的人数,并且提供预约提醒的功能。
网易新闻则是突出Timeline的概念,同样是将直播内容依照时间顺序排列,但既突出直播开始的时间也突出标题内容,并且提供预约的功能,但省略了发布者和已预约的人数。
我认为网易的直播预告设计较好,重点突出,用户在直播预告中需要知道的就是几点开始(来判断自己有没有空)、标题内容(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兴趣)以及预约提醒的功能(到点儿提醒以免忘记),而发布者属于次要信息,除非是为了提高内容的权威性,否则用户只关心内容而不关心是谁发布的;已预约的人数在详情页能够暗示直播进行时的参与度,但在timeline中则不是很有用的信息,人们虽然有从众心理,但对于直播而言,更多在于个人兴趣,一项内容观看的人多少并不影响用户个人决策。
3.直播-可选频道
腾讯新闻提供了精选、热门、资讯、财经、娱乐、体育、科技、文艺、生活、慢视界这10个内容频道,每个频道下都有许多内容提供商为其提供直播内容。
网易新闻不仅提供了娱乐、时尚、科技、体育、汽车、资讯、财经、健康、生活、本地这10个内容频道,还提供了直播号、大直播、在现场、星在线和纵横谈5个精选后再分类的频道,并且除了通过频道搜索以外,用户还可以搜索或订阅自己喜欢的直播号来关注其最新动态。
小结:
虽然二者的内容频道相差不大,但网易对于直播号的重视彰显了拥有丰富的直播源对于完善直播体系的重要性。直播源自身带有粉丝体系,用户喜爱的某一类内容是可以被其他平台的同类内容所满足的,但如果用户喜爱某一个直播源,则不是那么轻易会移情别恋,因此直播源对于用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粘性,在直播中也是平台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4.直播-内容页
腾讯新闻采取的是纯视频(只有视频)或视频+文字直播,两种形式均默认为静音直播,用户需调节为非静音模式。对于没有直播员的直播节目,用户可以在直播界面看到关于本直播内容的简介,以及更多的直播内容推荐:
对于有直播员的节目,用户可以看到直播员的文字直播:
在直播界面还显示了该直播的参与人数,并且对应着观众的实时聊天内容:
腾讯新闻直播的聊天界面设计比较像微信群组的聊天,对于半屏而言信息展示量大,并且也可以对某人的评论进行回复,评论的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表情等。
网易新闻采取的是视频+文字直播的形式,目前还没有看到纯视频的。直播界面分为两个版块:直播室和聊天室。直播室中是以直播员文字直播为主,观众可以在直播员下面评论。
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只看文字直播,这在腾讯新闻中是不行的。
聊天室的设计比较像是论坛发帖的形式,可能是网易跟帖的延伸。好处在于每条评论都很清晰,但弊端就在于半屏乃至一屏中可展示的内容相对较少,仅发布时间和发布者的用户名这两项就占据了不少空间。
小结:
在直播形式上,我认为文字直播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只看文字直播也能了解有关现场动态的足够信息,而这主要靠直播员。当直播员发布的信息过于简练时,用户根本无法从只言片语中还原现场的大致情况。
腾讯新闻有大量的节目是没有直播员的,因此在直播室中只有关于直播内容的简介以及更多的直播内容推荐,并且文字直播只有半屏且不支持扩展为全屏。因此腾讯视频的产品逻辑上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默认为静音模式则应默认用户可以通过文字直播了解到足够的信息,而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文字直播的内容都未能很好的支持这一点。
但在聊天室的产品设计上,腾讯和网易的大部分用户回复的内容其实相差不大,只是网易新闻的聊天室中,直播员也会发布直播的实时资讯,用户也可以发布大段大段的内容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网易新闻的模式更适应于这种内容,使得每一个用户的观点(无论是长文字还是图文)都是一个整体,并且当用户日后回顾这个直播内容(而非实时观看)的时候,帖子的形式使得内容以一种有逻辑的方式沉淀下来,方便用户阅读。腾讯新闻的聊天形式则比较符合实时观看的观众的发声诉求,发出的多为短小精炼的句子以表明当时的想法,发完接着看直播,而看直播回顾的观众阅读起来则比较像是在看别人的聊天记录。
功能2:评论
评论是内容型产品普遍都具有的功能,它不仅是与其他用户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使得人与产品之间能够互动的一种方式。有一种说法是当新闻产品所提供的内容十分类似的时候,优质的评论便也会成为优质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腾讯新闻并没有像大部分内容产品一样将评论区放在正文下方,而是为评论区单独开辟了一个版块,以附近的评论为界,用户可以查看热门评论或是最新评论,使得优质内容得以优先显示。对每条评论用户可以在顶、回复、复制、投诉这四个功能中选择。
凤凰新闻依照普遍的做法将评论区放在了正文下方,但以赞助商广告为界,分开了热门评论及网友评论,同样使得优质内容得以优先显示。
网易新闻称其评论功能为跟帖,而且也的确和传统的评论方式不尽相同。其跟帖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网易新闻对用户评论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操作:
其中,分享和收藏这两个功能使得用户评论也可以成为优质内容,而赞踩比使得优质内容得以突显,劣质内容被沉降下去,热门跟帖和最新跟帖的区分也使用户可以聚焦于优质内容。
功能3:网易新闻-“问吧”和“话题”
问吧和话题是网易新闻的两个产品特色。问吧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以PGC为卖点,集结了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为用户答疑。
在专家的答疑界面中,除了对专家的介绍来声明其专业性和按照最新/最热排序的问答内容以外,还会展示与该专家所在领域相关的近期新闻。
网易新闻的话题版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小话题,而且由于都是用户生活中比较常见且联系较紧密的,因此用户如果希望参与讨论则必然没有产出内容的难点,如果不想发内容也不会觉得话题中所谈及的内容离自己很远:
在“话题讨论”这个版块,对于有些与问吧有交集的话题,网易新闻会在讨论中推荐问吧的相关答主:
而对于正在讨论的话题,网易新闻也会帮用户总结出近期与该话题有关的新闻:
小结:
我认为问吧和话题两个功能是网易新闻的一步好棋,它将新闻与用户自身的诉求结合在了一起,当用户因工作需求或对影响其生活的新闻表示关心时,便也可能会有疑问需要解答,因此问答的形式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个诉求,同样这依靠丰富且值得信赖的内容源(即领域专家)来支撑这块功能。
而对于生活和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用户也会乐于通过这种轻社交的方式了解其他人的经历或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会愿意一次性阅读与此话题相关的近期要闻,这也是产品帮用户圈重点的一种方式。
这类功能使得用户对产品或者说是对这种氛围有了归属感,能够同产品互动加上轻微的社交体验使得用户粘性大大增强。
竞品分析1:总结
本篇分析报告讨论的是各个资讯类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上的能力。
仅从产品设计而言,在满足三类使用场景的需求时,面对工作需求用户或许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垂直资讯,因为垂直资讯不仅报导世界还解释了它,更适用于工作需要。
对于生活和休闲娱乐上的需求,正如前文所言,帮用户圈重点能够极大降低用户的搜寻成本,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都有多种方式来帮用户标明重点,而凤凰新闻则没有此类功能。
在内容形式上,凤凰新闻的视频和音频资源较为丰富,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的直播资源较为丰富,并且网易新闻通过对频道和直播源的再整合以及直播间和聊天室的内容设计,提升了用户在直播上的使用体验。网易新闻还提供了问答和话题讨论两种形式来满足用户由资讯而衍生出的自身诉求,产品逻辑链较为完整。
此外,在用户刚刚下载了三款应用后,网易新闻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阅读偏好(即选择自己的性别和偏爱的内容类别),因此其开始推荐的内容就较腾讯新闻和凤凰新闻而言更贴近用户喜好。
从产品结构而言,我认为网易新闻的产品设计有着最好的用户体验,腾讯新闻次之,凤凰新闻在体验上还有许多需要增强的地方。但是从市场表现而言,网易新闻只是维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凤凰新闻则有着超越其产品设计的表现,因此我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凤凰新闻的新闻品质更加符合其受众的内容偏好,比如资讯和时政类的新闻正是凤凰新闻从门户时代开始就在市场中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网易的产品虽好,但在市场上或许更需要运营手段的推动才能有更佳的市场表现。
竞品分析2:聚合类新闻
不同于传统资讯类产品有专业的内容编辑团队来采集和编写内容,聚合类新闻产品采用UGC和数据抓取的方式来产出内容,因此负责UGC的大量自媒体团队为聚合类新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为了丰富自家的内容,网易和凤凰新闻等产品也都推出了自家的自媒体频道来吸纳自媒体团队,例如网易的网易号和凤凰的凤凰号。
但在内容上聚合类产品主打的是个性化,因此符合用户喜好的会得到优先展示,不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则被沉降,但这也导致了此类应用的新闻性较弱,不过符合用户喜好的资讯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对于聚合类的资讯产品而言,对于优先级1的内容源来说比拼的是谁拥有的优质自媒体更多,谁拥有的可搜寻到的优质内容更多,这是能够通过算法抓取到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的前提。在这方面,各家引入的内容源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传统媒体、垂直类媒体以及自媒体,因此内容的原创性和流量便成为了差异化的竞争点。在自媒体方面,天天快报有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坚实后盾,与自媒体团队开展合作相对其他平台而言更为容易。
不过在聚合类产品的竞争中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微信公众号是去中心化的,而聚合类产品能够帮助更多优质内容暴露在读者面前。
在《哪有什么自媒体,做不成IP就是死路一条》一文中作者提到,自媒体大号可以分为两种:
像十点读书、冷笑话精选、经典短篇阅读、哲学人生网、水木文摘这样的号,没有多少真正优质的原创内容,因为在微信上做得早,成了大号。但是这些内容的可替代性太强了,头条号这样的新平台出现的时候,也一早就有其他同类的号占住了位置。
这些“自媒体”想要在其他平台上分发,是很难的。甚至,就算微信上想保持优势,都不容易,没有“水木文摘”,马上就会有“火金文摘”补位。内容可替代性如此之高,其实很危险。
另一类自媒体,是像严肃八卦、商务范、六神磊磊读金庸、毒舌电影、玩车教授这一类的号。这些内容不仅优质,而且特色鲜明,已经做到了读者追着看的水平。他们不仅换个平台一样有流量,而且,哪一天他们不做微信号或者不做头条号了,流量(也就是读者的注意力)会跟着他们,跑到其他平台上去。
因此对于聚合类的产品而言,吸纳这类掌握着流量分配权的内容生产者,或者通过平台的算法推荐能够使其内容有如此影响力的自媒体,将会是使平台本身拥有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内容生产者(至少是一部分)获得流量分配权这件事,已经被各个平台感受到了。今年以来,几个主流平台都陆续落实了保护“原创”的政策:
作者认为,保护“原创”也是讨好那些优质内容生产者的一种手段,让他们在自己的平台上分发内容,给自己带来流量。
而除了内容源的竞争以外,内容分发渠道的竞争也是关键,下面主要从产品设计的分析上来谈一谈这个部分。
1.产品结构:
三款产品的结构大同小异,都将结构划分为了图文类资讯、视频内容、个人关注和个人中心四个部分,只是天天快报的结构会更为精简一些。
2.功能分析:
共同之处便不多说了,主要来看看差异。
三款应用的内容列表页差别不大,除了一点资讯在内容列表中多了一项“实时热搜”,这个功能和微博的热搜一样告诉用户大众所关心的话题,而这也可能是用户所关心的。
详情页有一点细微差别,就是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的工具栏“更多”中都有“查看头条号(或企鹅号)”的入口,而一点资讯只能从原文中切入。
视频页的频道列表设计略有差异,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的频道是不能编辑的(也就是不能添加/删除/移动位置),其中天天快报的频道选择是标签式的,每一个标签对应一个新界面窗口,而非像其他两款产品一样是滑动式的界面切换:
下面来说一下差别比较大的:
功能1:搜索
搜索功能入口都在首页,但搜索框的设计就略有不同,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的搜索框中的提示词都是正常的“搜索”(或“搜你想搜的”),但一点资讯则是以4秒一切换的方式在搜索框中展示热搜的项目。
搜索页的设计上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都是只展示历史搜索,而一点资讯则是先展示热搜的项目,再展示历史搜索。对于历史搜索的条目,天天快报还支持“关注词条”的功能,即便是因用户自己搜索而创建的新词条也可以关注:
对于正在输入的搜索关键词,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都做了关键词联想(天天快报则没有),帮助用户可以快速选择自己想要输入的词条,但一点资讯还加入了相关词条搜索,并且给出的是相似而不相近的结果,来给予用户更多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搜索结果页的功能和信息结构三个应用展现了不同的思路,值得探讨一下:
今日头条的搜索结果页信息结构最为鲜明,视频、图集、头条号、问答四个类目各自收录不同形式的内容:
综合类不仅有图文资讯和视频内容的混排,还有标签化的相关搜索便于用户做关联搜索,以及网页搜索结果:
另外,今日头条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引导用户关注某个词条的设计意图。
天天快报则是将所有内容混排,并且只有图文内容、视频、企鹅号三类,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所在的话题来持续关注该词条下的内容:
一点资讯的搜索结果页分为两种,对于词条所覆盖的内容比较具体且内容形式比较单一的会如下展示:
在吸引用户触发“订阅”这个行为上,我认为一点资讯比天天快报要更有吸引力,图文相较于纯文字词条要更有表现力,而且彰显了以下内容都属于本词条的概念。这类搜索结果显示的方式一般暗示着以下内容以图文或视频为主,基本没有其他形式。
而第二种展示形式则是适用于词条包含的范围较广,内容表现形式较多的,比如含有视频、问答、音频等:
不同于今日头条的问答社区(今日头条是自己打造的问答社区),一点资讯的问答与知乎相联,因此内容迁移使得问答内容的丰富度能够快速提升。
功能2:我的关注vs应用号
今日头条中可以添加到“我的关注”的基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户关注的头条号:
另一类是用户从头条所给的可添加的话题分类中选择的: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版的添加关注的话题的入口和安卓版的不同,iPhone版是一个搜索按钮的icon,安卓版式“+”的icon:
天天快报的关注版块是优先展示用户所关注话题的综合信息(混编),同时提供查询独立话题的入口:
同时,天天快报也提供了类似今日头条一样的可选话题标签:
一点资讯的关注体系与其他两款产品最为不同,用户订阅的内容/话题会在首页的频道列表中出现,用户可在频道管理中为其排序、取关或实现快速跳转至所选择的频道页面,此功能设计确实符合其slogan“为你私人定制的资讯客户端”:
其应用号则是另一类产品,提供了64个话题聚合性的频道分类,每个分类下又对内容进行了再次的整合编辑,有些应用还提供了衍生的服务:
例如“一点电影”不仅提供了首页的电影频道中所涵盖的图文和视频,还提供了近期热映的片子和丰富的片库资源:
而“小米小说”的设计基本上和多看阅读是一样的:
因此我推测一点资讯在设计上是基于用户的某个需求,先推想到了对相关资讯的需求,再延伸至了相关场景所触发的服务。
小结:
仅从关注已订阅的内容这一项而言,三款产品都各有其可取之处。
今日头条的分类收集、天天快报的综合混排还是一点资讯的频道化展示,展现的都是对用户明确表示关心的内容的关注方式。
天天快报的处理方式比较像是ipod当年的做法(既然都是你喜欢的,那混编就好,不需要单独分类);今日头条采取的则是微信订阅号的方式,分类清晰而明显;一点资讯将用户关注的内容直接添加到频道列表里这点我认为算是一个小创新,并且让资讯类的内容都归于了首页,而用应用号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更深入的为解决用户需求提供了服务。
3. 内容分发机制:
聚合类应用普遍都是靠数据抓取来获得内容,再靠推荐算法来分发内容,但是各家做的又有些差异。
按照今日头条的说法,他们会为内容打标签,有时候一篇内容会被打上多达150个标签,再记录每个用户阅读时所触发的标签,重合率高的标签就代表了用户的喜好,并且在《今日头条陆芳:内容创业者,你欠头条一个1000万+》一文中道明了影响头条文章推荐的8个因素:
① 点击率+读完率:点击标题并读完文章的人越多,推荐越高;
② 分类明确:文章兴趣点明确,推荐越高;
③ 文题一致:做恰如其分的标题党;
④ 内容质量:优质内容才是根本;
⑤ 账号定位明确:文章题材随意宽泛的账号,得到推荐的概率更低;
⑥ 互动数、订阅数:读者越活跃,推荐越多;
⑦** 站外热度:**在互联网上关注度高的话题,推荐越多;
⑧ 发文频率:经常发文,保持活跃很重要。
今日头条选择现阶段主要打击标题党,以提升内容生态和内容品质。
天天快报在刚开发的时候名为快豹,是腾讯做的一次灰度测试。当时有一个特色功能是用户能够在阅读资讯时像发弹幕一样来发表评论。快豹团队选择以这种资讯与批注并行的方式来观测用户的基础需求,最终证明被动式的阅读才是主流习惯,在评论上大做文章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驱逐那些不太适应这种阅读体验的用户。天天快报在内容分发上与其他两家并无太大区别,也是利用机器和算法,但在内容源上背靠腾讯新闻和微信公众号两大资源,内容池更为丰富,它会把各个领域各个垂直方向上的或深或浅的信息推荐给用户再观察用户的兴趣和生活需求,推荐给用户更多相关的内容。
一点资讯称其自己的算法为兴趣引擎,采取的是搜索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社交推荐技术,其对兴趣的界定是:用户短期或长期想要的符合自己需求的就是兴趣。一点资讯在采访中提及:
兴趣引擎主要由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组成,搜索是用户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在整个搜索引擎的库里去拉内容,推荐是用户处于被动状态,你先给他共性的东西,然后推内容给他。搜索要求用户要求得到任何东西必须形成一个关键词,而结果是与关键词相关的;推荐是用户完全不用参与,我给你什么你看什么,我观察你的行为然后给你推。打开推荐引擎,用户在不表达的时候,看到的是所有人都爱看的东西,所以用户点击的只能是在提供给他的内容里的。
聚合类产品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不表达自己的时候,系统会推荐给用户所有人都爱看的内容,而尽管人与人个人偏好不同,但一些八卦或是三俗内容却都偶尔会看上一些,于是系统默认你也爱看这类内容因而就推荐给你更多,你继续看它继续推,才导致了目前常见的内容低俗化,这也是一点资讯声称自己要在下一阶段发力改进的问题。除了内容的低俗化以外,聚合类产品还面临着大量的评论低俗化的问题,这一方面和产品所营造的氛围有关,社区氛围影响着受众选择,另一方面也同内容的低俗化相联,低俗的内容怎么可能产生优秀的评论。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应对优质评论予以鼓励,并沉降劣质评论,优质内容下的劣质评论氛围也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键盘侠横行的时代,无论好与坏先要喷一喷,并且产品本身对此类内容不做处理,实在不是作为内容型产品应有的阅读体验。
小结:
在内容分发上可以看出,分发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内容池中内容的质量,其次才是算法对用户兴趣和需求的理解。曾看到过一个观点提倡的是创作与分发分离以及信息过滤的权限让渡,即内容生产者只需要专注于内容生产,而把内容如何有效分发的事儿交给专门于内容分发的平台来做,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反馈将优质内容显现而将劣质信息沉降。
竞品分析2:总结
聚合类产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新闻品质参差不齐,二是对用户喜好的准确把握和满足。前者各家都是通过广泛与专业的资讯媒体团队合作以及开展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吸收优秀自媒体团队来丰富高品质内容,以及原创内容;后者主要是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如浏览、收藏、搜索、订阅/关注等)来有针对性的反馈给用户符合其阅读特征的内容,今日头条的内容形式是最为丰富的,其内容组织形式也是信息结构最清晰的;一点资讯则是最关注的场景化需求的,主要表现为当用户搜索某个词条时,一点资讯会给出同类的其他内容推荐而并非仅限于用户所输入的词条,并且当用户在文字资讯页面看到某个他感兴趣的关键词后可以直接选中然后就会有搜索的功能提示,用户便可以轻易的搜索资讯中的其他内容;当用户表现出对某些资讯内容(比如电影、小说等)的兴趣时,一点资讯还将对应的服务(比如影评、影视资源或是小说阅读器等)在应用内提供给用户,使其能够满足当前场景下的完整需求。
但是在准确把握用户喜好上,目前的推荐算法仍有缺陷,比如用户只是对某个内容表现出了好奇而去看了一下,系统有时就会推送很多关于该内容的资讯,必须要看很多别的才能将其刷掉,并且正是由于这种算法所推荐的内容间的紧密联系,用户在长时间内能够接触到非常多元化的内容,但是短时间内所接受到的内容却较为单一。至于聚合类产品普遍拥有的内容低俗化问题,则是产品该如何分配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的比例问题,对于低俗化的内容应尽量避免滚雪球的效应,对于劣质的评论应予以沉降或折叠,以维持良好的评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