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文本解读(来源赵本宁)

我对《邓稼先》一文有如下的解读: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解读:

这一句话中的“巨大贡献”和“鲜为人知”,这两个词。一般情况来说做出“巨大贡献”应该是人所共知,而不是“鲜为人知”,这两个词用在这里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我们分析语言就是要抓住这样看起来矛盾的地方。为什么“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原因就在与邓稼先所从事的核武器的研究事业的特殊性有关。原子弹的研发工作需要极其保密,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不能回家,也不能和自己家人有联系,更不能对外界透露半点自己的工作。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这两个词的矛盾和反差恰是体现邓稼先精神之所在——不图名利,默默奉献,自我牺牲。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解读:

这两句话是用叙述的语言,概述邓稼先人生的重要节点。大家关注一下几个时间:“ 1948—1950”,“1950年10月”,“1958年8月”,这几个时间词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联想?

1948到1950年,不足两年的时间邓稼先便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被人称为“娃娃博士”。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邓稼先的惊人才华和他的刻苦努力。如果他没有选择“立即”回国,回到刚刚成立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祖国,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可能更大,他获得的国际声望可能比1957年即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更大。“立即”这个词,写出来他的归心似箭,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毅然决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祖国。八年之后的1958年,也就是他刚刚34岁的时候,就担当起关系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的原子弹制造的理论研究工作,这是邓稼先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担当。

“几十个大学毕业生”这是一处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却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值得我们在心中刻画出他们的面容:

他们在二十出头的风华岁月,数十年埋头戈壁,最后用两弹一星的成功刻下生命的年轮,书写了真正的永恒。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张译扮演的高远就是以这些人为原型塑造的。

邓稼先带领刚毕业的大学生,“白手起家”开始原子弹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对待大学生们,就像对待弟弟妹妹,常常把自己的粮票分给大家。刚开始大学生们还“主任”“主任”地叫,但是邓稼先一再声明:“你们就叫我老邓!” 据当年与邓稼先朝夕相处的同事回忆,“翻他的衣袋找烟抽,翻他的抽屉找糖和点心吃”是常有的事。平易近人、谦逊随和的外表下,是强大的责任心和巨大的压力。

“几十个大学毕业生”这个细节是从侧面表现邓稼先的伟大,同时也表现出整个核武器研究团队的伟大。邓稼先之所以能够矢志不渝地走完他光辉的一生,是因为他有一批同样伟大的同行者。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解读:

这是一篇至情之文,作为作者的杨振宁却是一位大科学家,他具有科学家的理性和严谨。有时候在表达哪怕是很强烈的感情的时候作者的文字也常常是很平静的。这一部分作者写到了两个细节:文革时期,全国混乱。科学界也不能幸免。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的时候,他能说服他们继续工作。遭到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性命不保,要出惨案。邓稼先能说服他们。别人做不到,邓稼先能够做到,这令作者震惊,表现在重复用的两个“而”和“竟”字上。作者写到“这是真正的奇迹”。为什么邓稼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细读这一部分,关注这一部分这样的评价性的语言,我们就不难理解邓稼先为什么能创造“奇迹”了。

“和他(邓稼先)谈话几分钟,就能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些评价性语句可以反复读,反复揣摩。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邓稼先是用自己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征服了众人,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解读:

这是一句很平常很平静的一句话,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是不是连一点感情都没有流露?这不是邓稼先没有感情,他的感情不过是没有直接流露在脸面上,而是在他的行动中。虽然作者问过之后就和他分手了,但后来收到了一封信。

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解读:

这样重要的信息,口气这样平静,语言这样朴素,好像有点轻描淡写,仍然没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这样写的好处是:第一,充分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理性;第二,表现了科学家的严谨:并不是绝对没有外国人,苏联人是给过援助的;第三,但是,在时间上有限定——早期;第四,在量上有限定—极小;第五,这种“援助”是加上了引号的。这就是说,名义是援助,实质上是很问题的。这样的语言风格,和作者前面描述的邓稼先的一系列特点(忠厚平实、从不骄人、农民的朴实气质)遥相呼应。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解读:

是作者想不清楚吗?

其实作者不是想不清楚,他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模糊的说法,其实是把邓稼先与国家与民族完全融为了一体。这正是邓稼先的伟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既为民族而自豪,也为老友而骄傲。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解读:

这是作者的想象,这又能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想象呢?

值得注意的是“心情”两个字,作者所关注的是邓稼先的内在情怀。邓稼先的功绩已经人所公知,而邓稼先的精神,尤其是他的情感,却不免为世人忽略。作者在这里想要表现的是邓稼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英雄。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解读:

这里的关键词的语言无疑是“颤抖”。在这样的动作背后,有多么深沉的情感啊。

还有这里依然用了两个模糊性的词语“不知道”“不知”,其实是“知道”,是一个科学家对另外一个承担重任的科学家的理解、怜惜。同为科学家,作者有一份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责任、担当的感同身受。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解读:

“我不能走”这是这篇文章唯一一处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这句话很短,没有豪言壮语,简单到只有四个字。就是这透着他朴实人格的四个字分量却是极重的——因为那是生命之重。

他不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来看一段资料:

1979年,一次核试验失败,弹头遗失在了茫茫戈壁滩里,为了第一时间找到核弹头,邓稼先等人乘车在戈壁滩四处搜寻,邓稼先这一组的人员先找到了弹头,当务之急是确认实验失败的核弹有多大的辐射,而邓稼先看着身边的年轻人说:你们还年轻,让我来。说完,邓稼先就抢上去直接用手触摸破碎的核弹,检查起来。这一碰,立马出事了。当他当医生的妻子得知他用手触摸了试验过后的核弹后,立马带他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邓稼先遭受了严重的辐射,肝脏破裂了,尿液也有放射性。邓稼先回到驻地后,却告诉同事们:一切平安。便继续开始工作,而邓稼先自己知道,他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我们再看今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公众号文章《记住!他是邓稼先》中的一段话:

研制核武器,有一个最可怕的恶魔,就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更不必说多年承担沉重的任务压力,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住院期间,他动了三次手术。每一天都疼痛不止。止痛针从每天一针发展到每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临终前,他思考的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他最后留下的是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我不能走”“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样简单的话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看到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解读:

人生有没有“真正的永恒”?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永恒”的人生,我想邓稼先已经用他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同时对人生永恒价值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681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1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623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3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6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6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4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7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2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26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4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15评论 2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