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我关于智慧、经验、学习的一点看法

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写在前面:

本文约有14210字,读完大约需要15分钟,内容围绕电视剧《三国演义》及相关历史学习展开,写了一部分个人学习所获、所思、所感。

正如文末所言,《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所包含的智慧,绝不止万字之言能说明白,我所能写出来的部分,多少也会囿于个人或经历、或经验,或认知。

首先,必须得澄清一个事实,此文更多的是对我所学习的内容整理编辑;其次,非常高兴读到王觉仁先生的《三国不演义》一书,让我对三国的真实历史得以拨云见雾;再次,几年前看过曾仕强教授对《三国演义》的解读,让我获得对这部小说或者电视剧更广阔的学习角度;最后,由于是学习内容的整理,所以我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分享的心态,毕竟我也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得以窥探千年前的一段历史。

开篇:

《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以东汉末年灵武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司马炎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全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群雄逐鹿》、《赤壁鏖站》、《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一》。讲述了东汉末年从黄巾之乱开始,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再到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直至三国统一归晋的故事。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纵然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获得感悟、汲取智慧。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为我们形象地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比如,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大事,且将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准确预知,出山后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设空城计;

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正史所载,曹操原话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阴谋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可是他没杀投到账下的刘备,又让我看到了他的大度;

刘备重情重义,仁民爱物,是一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不管是大城小镇,都忠于职守,受人爱戴,一生起起落落却从不放弃心中兴复汉室的理想信念,最终得以建立蜀汉;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忠勇无比,是千百年来“义”的化身,形势所迫不得不暂投曹操账下,便有了“关羽约三事”、“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

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从“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足能够看出他对刘备的忠心,再加上他具有武艺高强、正义凛然的英雄本色,难怪刘备说他“浑身是胆”、“乃真丈夫也”,他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硬汉子,是为“忠”的代表;

孙权年少担当大任,初掌江东,内忧外患,他却能将局势稳定下来,可谓年少时意气风发,英雄了得;中年时鼎足江东,纵横捭阖……曹操的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流传至今;

司马懿的隐忍大度、韬光养晦……在整个《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实在有太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智慧。

接下来,我将从其中剧中几个人物出发,结合对正史的浅薄了解,浅谈个人的感悟与收获。

一、《三国演义》有感之诸葛亮篇

小时候最羡慕的莫过于诸葛亮所展现出来的非凡智慧,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可现在来看,意识到诸葛亮的形象已被神化,自然少了几分钦佩之情,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状诸葛之多智而近似妖”,即便如此,诸葛亮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并没有因为形象被神化而褪色。

与诸葛亮相关的故事中,流传甚广的莫过于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一方面能体现诸葛亮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伯乐,并希望自己的才智、能力得到高度认可。

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表面上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但诸葛亮却是一个胸有韬略、志在天下之人。他对自己的学识和才干颇为自负,经常自比于春秋名相管仲和战国名将乐毅。

然而,当时荆州的名士圈子里,却很少有人认同他,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在吹牛,只有荆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庞统的叔父),以及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寥寥数人看好他。有一次,诸葛亮与徐庶、石韬、孟建三位好友一起论及平生抱负,并且展望未来。诸葛亮说,诸位从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徐庶等人就问他,那你呢?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他们,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徐庶等人不用问也知道,诸葛亮的抱负远在他们之上,区区刺史或郡守,根本不足以实现他的理想,否则怎么会“自比管仲、乐毅”呢?换言之,诸葛亮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一般的功名富贵,而是辅佐明主,成就霸业,澄清宇内,平治天下。

所以,蛰伏隆中的诸葛亮,表面上淡泊宁静,其实内心一直隐藏着一种热切的渴望。 他渴望的,就是一位明主,一位值得他鼎力辅佐、追随一生的明主。

这位明主也就是“三顾茅庐”这一典故里的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用极富戏剧性的笔法,把刘备冒着风雪三度寻访诸葛亮的故事演绎得一波三折、生动无比,把每个人的胃口吊足之后,才让“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孔明闪亮登场,跟刘备和大家见面。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中,真正的“三顾茅庐”其实只有干巴巴的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跑了三趟才见到诸葛亮,有人认为是诸葛亮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故意一再回避;也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为了自抬身价,刻意吊刘备的胃口。

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正如剧中诸葛亮弟弟诸葛均所言:“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当时的荆州,四方的豪杰才俊避乱于此者甚多,诸葛亮肯定会时常与他们往来交游,一来增长见闻,了解天下大势;二来免于隐居生涯的枯燥无趣,通过社交活动拓宽人脉,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简言之,诸葛亮不大可能一天到晚宅在小小的草庐中。所以,刘备连跑三趟才见到诸葛亮,实属正常。

反言之,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得到荆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庞统的叔父),以及好友徐庶、崔州平的信用背书,不是靠吹牛皮吹出来的,而是在隐居隆中的那段时期,为了能出茅庐入仕做足了功课,否则怎会有《隆中对》流传至今,并且日后蜀汉的创业方向也基本是按《隆中对》的策略开展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体现在如何利用业余或闲暇时间。

——没有人是平白无故的厉害,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平庸。

——最值得害怕的人,一定是身边那个持续不断在学习的人。

同样的,诸葛亮并不只是单纯的对天下大势做了了解,还对当时的群雄做了清晰的了解,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终才确定跟随刘备。当然这一点在剧中并没有深入分析,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本人事先没有做相应的功课。

如前文所说,诸葛亮的志向绝非高官厚禄、功名富贵,而是希望在乱世之中得遇明主,平治天下。

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身边自然谋士如云,人才济济,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徐庶、石韬、孟建后来的确去了曹操那里,可结果如何呢?徐庶历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历任郡守、典农校尉,孟建历任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虽然官职都不算小,但也没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功业。

再说孙权,孙权据有江东,江东历经孙坚、孙策、孙权的长期经营,内部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已相对固化,后来者只能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来玩,在行为方式上要按部就班,在班位座次上要论资排辈。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出一番事业,不仅会处处受限,而且势必要把大量精力耗在“办公室政治”上,很难有什么作为,更谈不上做出什么开创性的贡献。

诸葛亮不选择孙权的原因,还有一事可以说明。那是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奉命出使江东,张昭看出他是个人才,就向孙权力荐,而孙权也有意要招揽他。然而,诸葛亮却婉言谢绝了。有人问他什么缘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假如诸葛亮选择曹操、孙权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人家有他没他区别不大;而选择刘备才是雪中送炭,当时的刘备属于草创时期,求贤若渴,必然对他倍加珍惜,这是诸葛亮眼光的独到之处。

简言之,一个人不管要做什么,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其次是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并以此来分解目标,制定相应可行计划,一切行动为达成目标服务。就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制定的兴复汉室的计划,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步骤。

一个核心,就是结好孙权,对抗曹操,即“联吴抗曹”。接下来就是成就霸业的三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据有荆州;第二步,谋取益州;第三步,平定中原。

最后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做足功课,提前储备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技能、知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把握住机会。

时刻保持向上的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和发扬的习惯,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以上是我从诸葛亮身上所得到的一点感悟与收获。

二、《三国演义》有感之刘备篇

刘备是典型的的草根创业者,他把“仁”的理念发挥得可谓淋漓尽致,不过在罗贯中笔下俨然已过于仁而似伪,所谓“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且不论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这一身份是否真实存在,但不可否认,“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兴复汉室”这一旗号打出来,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有了政治正确立足点。

首先,刘备的身份和“复兴汉室”的政治路线符合正统理念,这是个得天独厚的现成的品牌,在创业过程中运用得好,会发挥很大的效用;

其次,刘备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有英雄之气度,以仁义著称四海,这些都属于可以变现的无形资产。诚然,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枪杆子和地盘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没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和高明的用人之道,再多的枪杆子、再大的地盘,到头来也是守不住的,终究会风流云散、转眼成空。

就以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等盛极一时的枭雄而言,那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刘备眼下虽然枪杆子不多,也没有地盘,但只要能够把上述无形资产加以盘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资本扩张,迟早会创造出这些有形资产。

最后,刘备拥有一帮忠义无双的铁杆兄弟,如关羽、张飞、赵云,还有大舅子糜竺等人,个个都可以为刘备上刀山、下火海。这是一支足以傲视群雄的人才队伍,也是刘备创业之路上最强大的一笔核心资本。

综上而言,刘备身上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懂得打造人设、树立个人品牌、站在正确的路线上树立旗帜,正是一个人想要成事,需要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必不可少的一步,刘备也正基于此而得以建立蜀汉。

结合个人的发展而言,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路线,以此来建立个人的品牌。简言之,确定自己是走什么样的路线,那么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凡是遇到相关方面问题,别人都能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人,这便是建立了个人品牌的关键之一,也就是必须在某方面让自己足够专业,深度的专业会让个人变得更贵,如此才更值得被帮助,也才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是刘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品牌效应。

此外,刘备身上更值得学习的是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为了追求远大理想不苟且偷安且愈挫愈勇,以及他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几点可以那么几件事看出:首先,刘备创业以来,便屡屡受挫。黄巾之乱历经大小三十余战,好不容易混了个县尉,却因世风日下,当官的只念着自己的蝇头小利被潜规则,后将督邮打了一顿不得不弃官而逃……创业期间,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始终未放弃心中兴复汉室的理想信念。

其次,在辗转投靠不同的人时,刘备一直注意打造个人的品牌形象,并且不断结识四方豪杰,不断招揽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这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理想在努力。

最后,在依附刘表时,有一次刘表宴请刘备,刘备去上厕所后回来,长叹一声,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说明他在刘表处好吃好喝,小日子也算滋润,身体都已发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记自己的理想,否则又怎会因为髀里肉生而感慨。

再者,孙权曾采用谋士的建议,为当时身为妹夫的刘备修建宫殿、好吃好喝供养着,原计划以此消磨他的意志,以期使其玩物丧志。可无论是依附刘表,还是身在江东度蜜月的刘备,心中也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

总而言之,刘备虽然没有高超的武艺,也没有得天独厚的经济资本,但他能通过运用现有资源,找准发展路线,完成草根创业逆袭实属不易。

他的梦想是兴复汉室,是星辰大海,所以他只顾一路风雨兼程,从二十四岁起兵到当上“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用了37年。

这是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精神,也是我比较钦佩刘备的原因之一。

三、《三国演义》有感之曹操篇

曹操无疑是《三国演义》中备受争议的人,没有之一。不过,曹操是我认为最值得学习的人物之一。

打开百度百科,后人给曹操的历史定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在这一串头衔中,刘备和孙权最多只能荣膺前两项,而与后三项绝对无缘。

另外,曹操还有两个身份:“汉末权臣”和“曹魏奠基者”,而刘备和孙权虽然分别是蜀汉和东吴的开国之君,但跟“权臣”的身份则丝毫不沾边。换言之,曹操对汉末天下的影响力是全局性的,代表的是中央政权,他曾经走的是“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路线;而刘备和孙权的影响力都只是局部性的,因为他们只是一方诸侯。

所以,不论是从个人综合素质的角度讲,还是从历史影响力的角度讲,曹操都是当之无愧的三国一哥,也是三国鼎立时期最大的赢家。

同样是东汉末年的权臣,曹操与董卓最大的区别在于“挟”与“奉”这一字之差。虽只是一字之差,两个人的格局却已有天壤之别。董卓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为自己招来横祸,曹操则是胸怀天下、欲扫灭群雄平定海内而“奉天子以令诸侯”,这自然也导致两个人最终结果的差异。董卓死于幻想称王称帝被诛杀,而曹操则名满天下却未曾踹开那临门一脚,至死不过是“魏王”。

回归主题。曹操身上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人在困境之中,以及或迷茫之时,或人生不得志之时,切不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而是要利用这样的机会,多读书。

——厉害的人,往往在不被关注的时候,能静心学习的人。

曹操出自宦官家庭,自然生活的环境远比“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要好上百倍,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不错的人脉资源以及学习资源,比如,有“四世三公”家室之称的袁绍、袁术,就是曹操童年的玩伴。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一点,曹操早年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他本身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三国志·武帝纪》就说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申、商”就是申不害和商鞅,法家代表人物;“韩、白”就是韩信和白起,兵家代表人物。显而易见,最合乎他胃口的,就是武力加权谋。事后来看,他显然都看对了,所以才会成为“三国”中最大的赢家。

曹操后来之所以那么牛,不仅因为早年读了很多符合自己兴趣和性情的书,更因为他有一套很厉害的读书方法。我们今天常说,要把书上的内容真正变成自己的,光靠大量“输入”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输出”。

所谓输出,包括摘录、做笔记、写读后感、与人分享等,而我们现在写的观后感,本身就是一种“输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收所学的精华,并使之为我所用,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曹操恰恰就用了以上的方法。他不仅大量抄录了当时可见的诸家兵法,将其汇集成册,还给《孙子兵法》做了详细的注释。我们今天读到的《孙子兵法》,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之一,就是曹操的注本。

曹操的第一任官职,是洛阳北部尉,因为得罪宦官被以“升迁”之名调到顿丘任县令,后来因连坐罪名被罢免,时年曹操二十四岁,仕途受挫,曹操就拿起了书本,不是为了排遣无聊,而是为了补充能量。

事实证明,无论古今中外,很多牛人在人生的困顿期都会做同一件事:埋头读书。命运的打击没有成为他们荒废时光的理由,相反,他们往往能够把不幸和挫折转化为沉潜和自修的良机。通过大量读书,牛人们不断自我赋能,从而为日后的创业储备了必要的知识资本,也为将来的东山再起积蓄了足够的精神力量。

一言以蔽之,读书不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并非书中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多读书,能帮我们建立、或完善个人思维架构,能帮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多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结合在职场的我们来说,切忌什么好学什么,而是什么有用学什么,这才是最高效的学习,因用而学,学以致用未尝是坏事,摆烂的人生终究无法被拯救,唯有自救才可救。如果实在没有好的方式改变自己,那么读书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之一。

——不同时期,学习的方式应该各有差异,所谓法无定法。

——读书这件事儿,对于职场人而言,论到极致,必须要有目的,有目的的读书才有用。

其次,曹操的智慧、胸怀、气度与格局,也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当初赤壁之战失败,曹操败走华容道,一路上想的依然是在何地排兵布阵有利于消灭自己,并且为此仰天大笑。在罗贯中先生笔下,华容道的围追堵截的是关羽,实际上在历史上,到华容道阻截的刘备,且刘备赶到时曹操已经走远,并未阻截到曹操。

又如,被西凉马超围追堵截时,曹操可谓狼狈至极,以致割须弃袍,逃出生天后,坦然接受这样的事实,坦言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曹洪献出的计策,回道:“战与不战皆在于我,岂能由得马超小儿”,如此气度,可谓不凡。

又听言西凉太守韩遂亲率十万大军增援马超,其余将领皆有所忧,唯有曹操大笑曰:“此乃天助我也。”,众人所看到的是敌人兵马增加,而他所看到的是另一种更容易破敌的方式,可谓大智。

再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一段记载称:建安五年底,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袁军退回了黄河北岸,曹军“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这当中有一批缴获的资料,乃是“许下及军中人书”,也就是曹操阵营的文武官员写给袁绍的书信,曹操的解决办法是“皆焚之”。并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此等胸怀,不可谓不大度,格局不可谓不大。也正因为“皆焚之”的策略,让人心得以稳定,同时也达到了提高属下忠诚度的效果。

最后,纵观曹操的一生,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在别人看来的“加九锡”以及爵位之类的东西,是至高的荣誉,于他而言,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扫灭群雄、平定海内才是他的志向。

正如司马光对曹操的评价:曹操知人善任,很难在他面前作假伪装。他赏识提拔奇才异能之士,不论出身是否微贱,都能依照其才干授予职务,人才也乐于为他所用。与敌人对阵之时,意态悠闲,就好像不愿作战一样,可一旦捕捉到战机,便能克敌制胜,且气势昂扬,威不可当。对建有功勋应获赏赐之人,一掷千金,毫不吝啬;而对没有功劳却企图赏赐的,则一分一毫都不会给。执法严峻,对犯法者必定诛杀,就算犯人痛哭流涕,也绝不赦免。生性朴素节俭,不喜华丽之物。所以他才能够扫灭群雄,几乎平定海内。

一个人眼里只有钱财这样的身外之物,而不致力于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的话,往往理想是无法达到的,甚至会把自己活成一个平庸的人。人生的快乐有很多种,而且快乐也有层级之别,显然,曹操的一生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四、《三国演义》有感之关羽和张飞篇

《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两个人,如果刘备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化身,那么,张飞无疑就是“勇”的代名词。

关羽和张飞在整部剧中,有不少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关羽的刮骨疗伤、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张飞的义释严颜、智破张郃、巧设疑阵喝退曹兵等。

然而,让人感慨的是,被陈寿赞誉,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的两人,结果却死的很憋屈,而且都是死于小人物之手。

不可置否,在汉末三国,不少征战沙场的老将最后都是死在小人物手里。这似乎有点讽刺,但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英雄一旦走到穷途末路,就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而他们的脖子,自然也不会比普通人更硬。

关羽由于太过恃才自傲,才让东吴陆逊的计谋得逞,最终他被自己眼里的江东“鼠辈”的献媚之言蒙蔽双眼,失去理智,将边防部队进行调遣,才导致其大意失荆州。

而在他人生中最后的那一场战斗,规模很小,但悲壮而惨烈。因为关羽这边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马忠想取下关羽首级,绝非易事,势必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至于这场战斗的具体经过,影视剧有过交代,更多细节还需要自行脑补,史书上也只记载了这么短短一句话:“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得知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决心要为二弟报仇,不顾众人反对,直接把矛头指向东吴,明显这次刘备的政治路线是存在问题的,不符合他一直以来打出来的政治理念——兴复汉室。毕竟对于蜀汉而言,名正言顺讨伐的应该是北方的曹魏,而非江东。

正当刘备调兵遣将、摩拳擦掌之际,从阆中(今四川阆中市)突然传来一个噩耗,令刘备如遭电击——张飞死了。张飞既不是病死,也不是战死,而是被自己的两个部下给杀了。一代名将却死得如此不堪,实在是令人唏嘘扼腕。

张飞为什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 答案与关羽如出一辙——性格决定命运。关羽的死穴是骄傲,张飞的死穴则是暴躁。关羽的傲慢,主要是对士大夫,对普通士兵则十分善待;而张飞恰恰相反,对士大夫非常敬重,却丝毫不体恤中下层的将士。

据说,张飞经常动不动就杀人,鞭打身边的将士更是家常便饭。刘备深知他的这一缺点,曾郑重告诫他,说:“你执行军纪时,杀人太多,而且动辄鞭打将士,打完后又把他们留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啊!” 张飞听了,虚心接受,却坚决不改。

每当张飞发飙时,他帐下的两名将官张达、范强就成了受气包,没少挨鞭子。久而久之,两人自然怀恨在心。此次刘备准备东征,命张飞率一万人从阆中出发,到江州与其他部队会合。可就在开拔前夕,张达和范强找了个机会,就把张飞的脑袋给砍下来了,然后带着他的首级顺流东下,投奔了孙权。张飞被杀的缘由,影视剧已清楚交代,在此不再赘述。

事发后,张飞所部立刻把这一消息送到了成都,刘备连奏表都没打开看,就已经预感到张飞出事了,不禁发出一声哀叹:“噫!飞死矣。”《三国志·张飞传》

陈寿在《三国志》的相关传记中,对关羽和张飞的结局,有着十分中肯的评论。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以短取败”,说的就是关羽和张飞性格中的缺点,一个是“刚而自矜”,一个是“暴而无恩”,所以导致了他们最终的败局。

性格决定命运,这似乎是绝大部分人无法逃出的魔咒,但我们真的就无法摆脱,或者无法减少这个魔咒带来的影响吗?倒也不见得。

要减少性格本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个修炼的过程,比如,在发怒和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做决定,先平稳自己的情绪再进行仔细斟酌。

再比如,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多想想这个决定所能带来的最坏的结果,是不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言而总之,人生在世,不要太把自己当人看,也不要不把别人不当人看。

五、《三国演义》有感之司马懿篇

在我看来,司马懿是将“忍”的智慧发挥到极致的人,也是《三国演义》中真正笑到最后的赢家,司马家族最终能取曹魏而代之,司马懿的智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流逝,智慧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加持,曾经深入人心曹操奸雄的形象,随着人们理性的逐渐苏醒,也逐渐被洗白,而谋朝篡位的司马家族却似乎永远定格在了鹰视狼顾的大奸臣形象上面。

且不论司马懿奸诈与否,也不谈后来司马炎篡位该如何定位,但司马懿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智慧之光,却不得不让我们关注,而且值得学习。

第一、“择主之臣得遇明主”

公元202年,曹操首次征辟司马懿,而司马懿却宁可压断自己的腿也不愿意为他效劳。有人说他是不愿意入仕,其实并非如此。司马懿是颍川名士,整个家族都从政,怎能不想在政坛上施展抱负呢?能像司马懿的老师胡昭那样不问世事的隐士毕竟在少数。

在我看来,司马懿是在观望,因为那个时候曹操与袁绍的决战还没开始,将来的霸主是谁还没有定,局势还不明朗。司马懿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上”。对于司马懿来说,暂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仕途和曹操绑在一起,静观其变才是明智之举。

后来曹操得胜归来,司马懿避无可避,也无需再避,他需要的只是选择。最后他的选择是曹操的嫡长子曹丕,成为他的幕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不去曹操账下当一个出谋划策的谋臣呢?原因当然不是他没能耐,而是他清楚地认识到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谋士荀攸荀彧等人都太优秀了,自己很难有出头之日,不如开始就扶植一个将来的主公,为将来的事业做谋划。

当时的局势是曹丕和曹植都有竞争世子的可能,司马懿选择的是曹丕,后来的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司马懿能够跟对人,当然不是偶然,而是他看准了曹丕的能力和野心,认定他有资本继承曹操的事业。结果他赌对了,于是便有后来司马懿的权臣生涯。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懿面对机会,有更深的洞察和冷静的思考,这是少有人能做到的理智思考。

机会来临之前,多问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样的机会?我要凭着什么样的能力、德行、技能去抓住我想要机会?当这样的问题想明白之后,或许有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怨天尤人终究对现实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对于生活中的难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迎难而上,智慧往往青睐乐于行动的人。

第二、在恰当的时机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

司马懿第一次在三国历史上发光发热是在樊城之战,关羽攻打樊城,被吕蒙从后面偷袭,结果败走麦城。后来关羽的历史地位逐步提高,直接使阴招的吕蒙被世人百般唾弃,其实这里头吕蒙是帮司马懿背了一半的锅。因为联合东吴夹击关羽的计谋就是司马懿给曹操出的主意,这一条计谋就直接解了樊城之围,让晚年的曹操顺了一口气。

司马懿选择这个时候发力,我认为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条奇谋来解围,而且曹操即将不久于人世,这个时候是在两代主公面前表现的好时机,对于司马懿来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得不说这条让司马懿登上历史舞台的奇谋,使得曹操和曹丕眼里都对他另眼相看。

纵使有绝世的才华,也需要一个合适的表现机会,机会一旦来了,就要有能力把握住。

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古如此。每个人都应该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等着被发现。低调对于强悍的人来说是一种品德,对于更多人来说可能是等死。

第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亦能使合作更加契合

谈及司马懿,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但是从结果来看,司马懿是胜者。人们都调侃说,因为司马懿命长而已,当然,这是戏谑之言而已。

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真正原因:司马懿非常清楚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他明智地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司马懿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并且司马懿曾经对诸葛亮有过中肯的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大概就是说,诸葛亮志向远大,却不善于抓住机会;非常聪明机智但是缺少果敢的决定;喜欢用兵但是缺少机敏的权变。当然,从整个三国来看,诸葛亮的用兵之能的确不如他治理内政的能力。

在工作当中也是如此,清楚地知道双方各自的不足,规避自己的短处,利用对方的长处,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反言之,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达成更有效的合作,形成绝佳的配合。

第四、忍人之所以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比如,诸葛亮北伐时期,由于蜀军属于主动北伐一方,常常面临粮草不继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是蜀军的致命问题,木牛流马只是改善了运输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后来的姜维也没能度过这个魔咒),需要的速战速决,而司马懿则以逸待劳,以消极避战的方式来消磨对方,面对诸葛亮的各种挑衅与侮辱他能忍,也正是如此,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再比如,晚年的司马懿,为了等待高平陵事变的时机,司马懿躺在床上装病整整三年,他几乎骗过了所有的人,为的就是彻底让政敌曹爽放松警惕,最终他的确做到了。

身为太傅的他一直在给曹爽为首的曹氏宗亲面子,他像一只匍匐着的老虎一样等待反扑的机会。司马懿忍下了常人不能忍受的日子,最终在高平陵事变后,他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反客为主。司马懿的一生几乎都在做别人的手中刀,直到那一次事变之后,他才开始做自己的执刀人。

可以说,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

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相司马懿。

六、《三国演义》有感之总结篇

明朝时期,《三国演义》曾被当做兵法一类的书籍,销往外邦,这足以说明这本书所包含的智慧绝非一般。除了从人物角度所感悟的东西,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比如,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劝关羽和张飞的之间较量,两人正打得火热,他上前握住二位的手臂,用力往下压,接着说了一句:“二位俱身怀绝技,在下佩服。”一句话就能体现刘备说话情商之高,没有偏袒或得罪任何一方,也没有直言说“你们不要再打了”这样的话,但却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既让二位停手不再继续打下去,同时也有机会结交关羽和张飞,试想谁会对一个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人发脾气呢?

比如,赤壁之战前夕,庞统为曹操献计,说用木板和铁索将船只绑在一起,士兵在上面行走就如履平地,打起战来就不怕因为不适应船只左右摇摆,也就不会导致战斗力下降。

如此一来,曹操自以为得到天助,在他的眼中,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一场定鼎天下之战。可以看出,当时曹操内心是那么的自信,甚至说自负也不为过。开展前夕,他带领百官,歌舞升平、横槊赋诗,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短歌行》。

基于这样的情况,曹操对黄盖投降这件事便少了疑心,他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一个人一旦过于自负,会不由自主把事情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自我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按正史记载,并没有黄盖的苦肉计,而只是写降书给曹操。并且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设计的那些精彩桥段,通通是不存在的:既没有蒋干盗书,周瑜以反间计蒙骗曹操诛杀蔡瑁和张允,也没有庞统献计,劝曹操把所有战船锁在一起;既没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也没有诸葛亮在南屏山上登坛作法、呼唤东风的鬼把戏;更没有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让他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以过人的智慧“草船借箭”,令周瑜无可奈何,只能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所有这些,均属虚构。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曹操太过自负,已经被即将很可能会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并没有理智的分析当时的处境和时局,也完全没有考虑过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要去做一件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或参加某个比赛时,我们会自我鼓励,会被他人鼓励,要相信自己,因为唯有相信才有可能,所以面对困难,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一点盲目的自信。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并不是任何时候的盲目自信都能带来正向的结果。

——相信相信的力量。

——保持高度的怀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有好有坏。

——在顺境中有最坏打算,在逆境中不要忘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铁律。

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智慧,然后冷静的分析眼前的情况,切不能目空一切,否则很容易招致大败。

比如,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屯兵五丈原时,和司马懿足足对峙了一百多天,其间诸葛亮屡屡派人挑战,可司马懿始终不为所动。为了激怒司马懿与自己决战,诸葛亮想了一个损招,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遗懿巾帼妇人之服”,以此羞辱他,逼他出战。

而在影视剧里,司马懿被塑造得十分老奸巨猾,忍辱之功可谓登峰造极,看到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虽然心中大怒,脸上却仍保持微笑,而且甘之若饴地接受了,还穿上了诸葛亮送来的衣服,但就是不出战。

不过,在正史中,司马懿却不是这种表现,而是勃然大怒,并立刻上表曹叡,请求出战。曹叡一见奏表,赶紧派卫尉辛毗持节来到前线,以军师的身份节制司马懿,严令禁止他出战。

其实,司马懿根本不是真心想打。他之所以坚决请战,只是摆出一个姿态,借皇帝的权威,堵众人的嘴罢了。司马懿既不像一般人那样为了面子不顾一切,也不像小说塑造的那样为了大局甘愿忍辱。

首先,司马懿做出勃然大怒、上表请战的姿态,足以保住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同时也让自己和部众的愤怒情绪得以释放。此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像上回那样被将士们讥为“畏蜀如虎”。

换言之,这么做既回应了诸葛亮的挑战,又满足了部众的求战心理,司马懿的个人权威也能得以维护;至于最后仍不得出战,那是皇帝不允许,不是他司马懿的问题,所以谁都没话说。如此公私兼顾、两全其美的办法,不可谓不高明。

在工作当中,也难免会遇到司马懿遇到的棘手问题,学会运用上级资源来缓解合作的紧张情况,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比如,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吞并凉州。

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于是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安定的杨秋、河东的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期间马超曾试图拉拢刘雄鸣势力,但遭到拒绝,被马超率兵击破,投靠了曹操。

马超为了拉拢韩遂,甚至对韩遂说出了放弃父亲并让韩遂放弃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当儿子的话。于是关中联军推举韩遂为都督,屯聚于渭河、潼关,建列营寨。

七月,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自西征,与马超联军在潼关夹关对峙。为了对付马超,曹操采取贾诩的计策,在阵前和韩遂谈言欢笑,故意让马超看到,马超开始怀疑韩遂背后和曹操达成协议出卖自己。

第二天曹操又写了一封涂改伪招安信给韩遂,信件摆在马超面前,马超更加坚信韩遂内心有鬼;此计得逞,从而导致了马超和韩遂相互猜疑,二人打了起来。曹操趁此机会发动攻击,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成宜、李堪等战死。

这是整部剧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攻心战之一。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这样的攻心计,包括但不限于空城计、草船借箭、官渡之战前夕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替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

攻心战,应用到细处,我认为可以从社交角度去分析和应用。人与人之间时刻都存在着微妙的博弈关系,简言之,当一个人说话唯唯诺诺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其他人蹬鼻子上脸。反之,当一个人说话声音洪亮、落落大方的时候,往往会更容易获得尊重。

所以想要获得平等的社交关系,首先要稳住自己的气场,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其次就是培养个人的自信心,用平等的心态去沟通,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任何时候都要有谦卑的心态,不必凌驾于人,也不轻易妄自菲薄,并且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获得平等社交关系的筹码。

——任何时候,多问问自己:凭什么?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什么比人性更稳定,关系的本质是交换。

《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所包含的智慧,绝不止万字之言能说明白,况乎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经历不一样,从根本上就已经决定每个人所能从中获取的智慧,以及所得到的感悟千差万别,经验这种东西向来忌讳“拿来主义”,同样的经验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也大有不同。

反言之,智慧不是单纯的经验复刻,也不是模板套用,智慧是帮助我们学会掌握事物规律,了解内在动机的东西,用智慧来解读经验,如此才能让经验真正发挥最大的效用,真正在实战和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一千个人眼里是否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我们的经历,以及我们的思维结构,我们能从所学、所看的东西中,要能参透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便是最好的。

以上,是我个人看完《三国演义》后,关于智慧、关于经验、关于学习的所感所悟。

编辑整理者简介:张宗超,一位用力体验生命并努力传递更好的生活理念的年青作者,写人生规划、职场认知以及自我成长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