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刚念一年级的我提前体会到了人间冷暖。正是这些让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走出那个有很多我讨厌的村民的地方。15岁,终于,我考到了市里的高中。
虽然我家离市里只有10多公里,也有公交直通市里,但是在高中以前去市里的次数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那一年,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陪着我到学校报到后就回家了。我也正式开始了好奇又独立的宿舍生活。妈妈回到家后,却因为我的突然离开而生了一场大病,病因也很清奇,因为平时我总在她面前叽叽喳喳“烦”她,突然一下家里安静了,受不了了。后来她就陪爸爸去外地了。
从那以后每周六回家之前爷爷奶奶都会提前准备好好吃的犒劳我。晚上就回家补个觉,星期天再带点好吃的回学校。如果是买的到学校就留着自己吃,家里产的就分享给舍友吃。
人都是矛盾的,初中时被妈妈管的太严嫌烦就幻想着高中住校不被管束的生活(不让谈恋爱,如果当时她不拦着,也许初恋就在初中了。),高中后每周末都要回家,和一些几个月回一趟家的同学比,我属于回家非常频繁的。仅仅是想念那熟悉的味道和舒服的大床,听爷爷讲那些书本上没有的历史(虽然我是理科,但对爷爷讲的历史非常感兴趣)。
高考后填志愿,从来没有出过“虚线”的我,听从家人的意见第一志愿报了合工大。第二志愿报了自己想去的著名外省旅游城市。本以为第一志愿肯定能考上,不成想报那个学校的太多,大学也就去了外省市。
爸爸和哥哥一起送我去学校报到,第一趟12个小时的火车把我坐懵了。心想以后想回家不能一趟公交就行了,回趟家要坐12个小时的火车!爸爸哥哥把我安顿好后,去了学校附近有名的景点去转了转。他们离开后我忍不住了,在宿舍的窗台大哭,一想到不能随时回家,一切都要自己面对就控制不住。
大学时光也以一趟又一趟12个小时火车为阶段飞速开过。实习时本来打算去南京,阴差阳错到了上海。刚到上海住在公司宿舍。其实到现在还是很感谢当时的公司,没有很苛刻的公司制度,遇到了非常善良的同事。帮助我从学校到职场转换,教我职场沟通技巧,以及职业技能提升。实习期的我非常快乐,飞速成长的同时,也独立了起来。记得一年中秋节,为了陪不回家的同事,和她一起去了舟山旅游。
有些人离家时间一久就忘了家的味道,反而不想回家了。现在的我,离家越久反而越想家。第一份工作离职后,久久调整不过来,感觉精神出了问题。毅然决然辞掉第二份工作回了老家。在家和家人待了3个月后啥毛病都没有了。又回到了上海,我没有再回到熟悉的闵行区,去了浦东新区。现在在浦东已经工作4年多了。每到节假日就回家。虽然别人不理解,建议我节假日出去旅游。而对于我来说,旅游就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而已。回家也是旅游。
回家陪陪长辈吃吃饭,聊聊天,陪伴他们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这比去哪放松都有效!千万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自己身上发生。
而我就像是家门口的那棵树一样,离家久了,总归要回去吸收那根里的水分。这份珍惜也是离家后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