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很多时尚是历史上一群游手好闲的人造就的,或许让人不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揭示了这一过程,读来大开眼界,发人深省。
所谓有闲阶级,是指不从事劳役类工作的人,说白了就是上层人士。这些人在历史上有贵族、将军、官员、学者等。有闲阶级起源于野蛮时期,也就是近代以前,这个时期的典型文化特征如下:
1.以掠夺为荣:采摘、种植等劳役类工作被认为低下,而暴力掠夺,如狩猎与战争,则被认为是有价值、荣誉的和高贵的。据考证,“荣耀”在西方最初的含义,就与成功的杀戮相关。
2.身份等级制:拥有暴力优势的人成为统治者,由此开始出现等级制。好战倾向在统治阶层中一直有体现。当代的贵族学校与阶层提倡体育运动即是“好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金钱攀比风气:最初是掠夺带来金钱,后来金钱便直接代表了一个人拥有的竞争优势和取得的社会成就,最终成为一个人能否博得社会尊重的唯一决定性依据。
有限阶级经常用“炫耀性休闲”来刷存在感,而同一阶级的女性被当做是“代理休闲”的工具,被剥夺了工作本能。所谓代理休闲,就是这人除了自己不做生产性活动,他身边的一群奴仆、女眷等,除了服侍他,也是啥都不准做,这才体现出主人的无上尊荣,如现在依然看到的冷漠高冷的英伦私人管家风格。一个贵妇,就应该纤弱无力。相应对女性着装的要求,比如长发、长裙、紧身胸衣、高跟鞋等等,目的就是提高女性的可观赏性,同时让她们的自由行动受到限制,无法从事一切有用的劳动。至于这样穿着起来是否舒适,从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那么中国传统的三寸金莲的审美是不是也来源于此呢?
社会的审美观深受金钱标准的影响,凡是价格不高的艺术品,就不可能被认为是美的。俗话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说的就是这个事儿——炫耀性消费。人们相信,高档商品本身是名贵优雅的,消费它的人自然也是高贵的;而廉价商品本身就是低贱庸俗的,消费它的人自然也是低人一等。那么,什么是“高档商品”?理论上高档商品必须同时具备“美的”和“贵的”两种属性。但是,由于什么是“贵的”是一目了然的,而什么是“美的”,很大程度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于是最后的实际判断标准就是,只有“贵的”才是“美的”,廉价品则绝对不可能是美的。很多时候人们眼中的“美”,本质上只不过是高价带来的满足感。即使A货和正品一模一样,在人们心中的价值也是天壤之别。
这本出版于19世界最后一年的书,在100多年后的21世纪,书中描述的场景依然处处可见。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力量吧。人人都喜欢小确幸,如今天的日本,也许社会与经济发展反而止步不前。对有闲阶级,书中给出了尖锐批评。但这种根植于人性中的东西,好与不好,只能批判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