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的错觉吧,这些年听杰伦,总觉得和从前不太一样。
前段时间《说好不哭》上线,第一时间买了版权试听,更是印证了这种想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音色变得更加圆润,像是磨平了棱角,少了《叶惠美》《七里香》时期的纯粹。特别是高音部分,之前是声嘶力竭喊上去的苦情唱腔,现在却更多的是假音或者降调。
如果再仔细听,会发觉声音里的少年气也听不到了,那种失恋了就好像失去全世界的傻气再难寻觅。
想到这些,不免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这或许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这批90后都不知不觉奔三了,杰伦也早就老了啊。
但即便如此,依旧不影响我们听老歌,至今我QQ音乐里的歌单有一半都还是他,《七里香》《搁浅》《借口》《爸,我回来了》《开不了口》《以父之名》……
雨下整夜 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叶 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几句是非 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
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
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把记忆勾回了十几年前的夏天。
为什么说周杰伦是我们的青春呢?
一方面是那些反复吟唱的歌曲,记得小学时,上课铃响了,我们班的规矩是老师来之前,班长组织唱歌。
五六年级,《简单爱》火了,全班人齐刷刷地唱着“我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纯没有悲哀”……
初中时,MP3还没普及,版权意识也不像现在,大家会从音像店花几块钱购回一盒盗版磁带,下课后讨论自己最喜欢哪首歌。
那时流行抄歌词,《七里香》的歌词我抄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人把词写成了情书,折成千纸鹤扔给了喜欢的姑娘……
现在想想,他贯穿了我们学生时代的所有记忆。
初三那年,有幸去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无与伦比”,以父之名的前奏响起,杰伦站在十字架上从天而降,那一瞬间眼眶没来由地湿润。
曲终人散,所有人都不肯离场,齐声高呼“安可,安可”,杰伦一次又一次返场,唱响了熟悉的歌。
前几年去看了“摩天轮”“地表最强”,可再也找不回当初看无与伦比的震撼与感动。
高三那年,大家早已不用磁带机,听音乐的工具变成了手机亦或是MP3。那一年我最喜欢的歌是《分裂》。
坐著我的摩托车 载你缓缓的离开
考不上的好学校 可以不微笑就走
把手慢慢交给我 放下心中的困惑
雨点从两旁划过 割开两种精神的我
……
清晨坐公交,看窗外一闪而逝的街景;晚自习回家,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巷道,耳机里传来杰伦低沉的嗓音,听不清的歌词。
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个人,在地球的另一端唱出了我从未道出的心事。
我们就像是歌曲里的主角,延续着歌里未完的故事。
从10岁到28岁,整整18年,我听着他的歌长大。
在这18年,他参与了我人生中的无数“第一次”——
第一次暗恋、第一次被人告白、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看演唱会、第一次离家出走、第一次旅行、第一次参加高考、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工作……
当我们被时光追逐着愈跑愈远,蓦然回首,原来不止杰伦老了,自己也早已不再年轻。
那个青涩害羞、吐词不清的大男孩早已成家立业,成为了中国音乐殿堂级人物,他已无需再用一首歌来证明自己。
而我也回不到听《七里香》的那个夏天,下课的钟声即将敲响,隔壁的男生又在拨弄前排女同学的发绳;老师开始整理讲台上的试卷;我紧盯着窗外,生怕错过偷看某人途经教室的侧脸……
一切都回不去了……